点歌点心 巴比多︰反战歌曲大家唱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点歌点心 巴比多︰反战歌曲大家唱

显然,我们不是活在太平盛世。地球并不安全,好战的人类,到处点燃火头,战争动乱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地球村时代,村庄着火,影响每一个村民。“爱与和平”并非上个世纪60年代的过时口号;关怀地球,追求和平,是许多歌手的信仰,只要人类还有斗争,反战歌曲永远不退流行,世代传唱。



反战运动先驱

没有经历过战乱的人,不会了解战争的恐怖。上个世纪60年代,风起云涌,战云密布,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沼,超过200万年轻人被征召入伍参与越战,有6万人没命回家。

越战深深影响美国,从1965至1975这10年,反战运动达到最高潮,“做爱不作战”思潮掀起,花儿世代高呼和平,反战游行处处,不愿再当战争的无辜牺牲者。



歌手艺人热烈参与,其中代表人物有Bob Dylan、Joan Baez、John Lennon以及Bruce Springsteen等人。

美国民谣之父Pete Seeger,反战歌手先驱,一首《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代表诗人的文艺革命,悲伤的浪漫,以诗歌控诉战争的残酷。

反战诗人有传人,之后的Bob Dylan、Don McLean及Simon & Garfunkel等人,同样以反战民谣传播和平讯息,《Blowing In The Wind》唱道“何时炮弹不再纷飞?何时不再有无辜的死亡?”抛出一连串问题,令人深思,打动人心。

另一首《With God On Our Side》启迪民智,很多人冒用老天之名出战,将战争合理化,行掠夺杀戮之实。

1969年的胡士托音乐节(Woodstock)更埋下了爱的种子,和平之花全球盛开。约翰连侬《Give Peace A Chance》以及《Imagine》,唱出了胡士托精神,成了人类宣扬和平的共同国歌。

美国摇滚波士Bruce Springsteen,美国中下阶层代言人,以呐喊抗议战争,其中一首《Born In The USA 》描述越战退伍老兵回国之后的可怜生活。

热血抗议冷战

越战结束,战争并没有停止,不论是冷战、后冷战或是新冷战,战火依旧,真正和平还是梦想。

80年代至今,反战热潮虽减退,但是歌坛仍不乏热血歌手,继续高举爱与和平旗帜。

1983年爱尔兰摇滚组合U2《Sunday Bloody Sunday》,抗议英军屠杀和平示威的北爱尔兰平民,激昂的歌曲,教人不要仇恨,珍惜和平。

1984年英国组合The Culture Club《The War Song》高唱战争的愚蠢,歌词和旋律虽简单,反战意识却很强烈。

1989年,柏林围墙倒塌,东西德国团圆,共产苏联瓦解,冷战结束,象征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德国摇滚组合The Scorpions有感而发唱了《Wind of Change》,希望和平之风带来改变。

1990年Bette Midler翻唱《From A Distance》,红遍全球,这首歌宣扬“人在做,天在看”,当你抽离现世,以老天的角度看事情,就会发现世界大同,人类平等,应当和平相处。

已故流行乐天王麦可杰逊,生前极力宣扬和平与爱,其中代表作有大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Heal The World》以及《We’ve Had Enough》,都是为战乱中的弱势孩童发声。

中文反战声弱

相比西洋歌坛,中文反战歌曲少之又少,也许是民族性的关系,华人比较内敛,不善当众表达感受?

中文歌坛教父罗大佑,是比较叛逆敢于批判的歌手,他在80年代掀起黑色摇滚旋风,愤怒抗议当时社会不公不义现象,其中《亚细亚的孤儿》反战意味浓厚,唱出了人们在战乱的恐惧和无奈。

香港乐团Beyond,有不少激励人心,宣扬和平与爱的歌曲,《Amani》是其中一首最脍炙人口经典。1990年海湾战争刚结束,Beyond对于和平的渴望,以非洲语Amani表达呼唤,令人有一种世界一家的温馨感觉。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