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華小特教班 未知前景明暗

報導:方俊心

從2010至2013年,入讀華小特教班的學生數量上升了近43%,加上被硬排入普通班、候補特教班,以及輟學在家的特殊兒童,華小是時候認真檢視增設特教班的問題了……

“對不起,學校不能收你的孩子。”家中有特殊兒童的家長,對這番話應該不陌生。上天造就了特殊兒童,也考驗他們的求學意志,當別的孩子輕輕鬆鬆就能報名上學,特殊兒童的家長很可能坐困家中,因為找不到願意接受孩子的學校。

我國進行11年國民義務教育,理應特殊兒童的教育也包含在裡面。最新的教育大藍圖提及,在2025年,國家要達到75%的特教班學生融入普通班的目標,特教班的撥款也不比普通班少。

目標有了,撥款也具備,但特教班在哪裡呢?截至2013年1月31日,全國只有62所華小有特教班,其中人口最密集的雪隆區,只有4所華小有特教班。

我國特殊人士的數量持續攀升,單單在2012年,就有接近3萬名18歲以下兒童登記成為身心障礙者。從2010至2013年,華小特教班的入學人數以平均每年12.7%的速度在增長,4年裡共上升了42.69%,而且尚未計算那些被硬排入普通班、候補特教班、輟學在家等的孩子。

增設華小特教班一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問題是,誰願意給我們解答?

華裔特殊兒童比較少?

1997年,洪彩珍老師以國民大學特殊教育學士的資格畢業,她被派遣到國民中學,開辦“Program Pendidikan Khas Intergrasi”課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特教班。

特教班只錄取擁有OKU(Orang Kurang Upaya)卡的特殊兒童,課室須經設計、規劃。他們擁有自己的課程、專用的老師,也享有州教育局的獨立撥款,不跟學校其他班級共用。

“其實國家在獨立后就已經開始關注特殊教育。馬來社會對特殊教育的認識,會比華社來得完整。”

洪彩珍老師的言論,可從以下數字得到印證:截至2013年1月31日,擁有特教班的小學,國小共1313所,但華小是62所,數量的差異讓人大吃一驚。

難道華社的特殊兒童特別少嗎?

特殊學生人數不可能是零

幾年前,轉任師範學院講師的洪彩珍老師請求州教育局派發問卷給州內華小,要求各校填上校內特殊兒童人數,結果回收問卷時,發現每所學校都填了個鴨蛋。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根據我的觀察,每所學校很可能有5至6巴仙的特殊學生。”洪彩珍老師目前是理科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專研特殊兒童的性教育課程。

她認為,學校如此回覆,很可能是出于應酬心態,或對特殊教育不了解。因為不了解,所以他們無法辨識出哪些學生是特殊兒童。

根據教育部數據,2011至2013年,特殊小學生的入學人數增長了3274人,即13%(參照表一);而按照教總數據,2010年至2013年,特殊小學生的入學人數幾乎翻倍,增長了368人,即42.69%(參照表二)。

基于數據庫的不完善,我們無法獲知等待入學的特殊兒童數量,只是從旁得知,一般要進入華小特教班,孩子都得大排長龍,等上好一段時間。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華小應增設特教班,否則無法應對特殊兒童數量上升的趨勢。當特殊兒童無校可上,被排除在正規教育體制以外,我們還敢自稱“有教無類”嗎?

華小可曾積極申辦?

很多人以為,開辦華小特教班的責任應落在教育部肩上。的確,州教育局確實可下令學校開設特教班,然而,這不是唯一的方法。

洪彩珍老師指出,申辦特教班有二關鍵:一、校長申請;二、州教育局批准。因經費有限,設立特殊班的經費又大,所以各源流小學在申辦時的確面臨撥款上的競爭,當中或有小拿破崙攔路,影響特教班的申辦,然而,更重要的是,華小們有在申辦嗎?

“我在這裡,並沒有聽說過申辦遭拒絕的。我所了解的是,沒有學校在申請。”

她痛心地說,曾有身障孩子在入學時遭拒絕,校方請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小去,家長既無奈又傷心,望校門興嘆。

大家都明白華社辦校艱辛,在資金、師資、課程等方面且應接不暇,但又是誰能提燈照亮這些特殊兒童的前路?難道他們就沒有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嗎?

同理與包容消除歧視

回想1998年在國中任教特教班老師的情況,洪彩珍老師說,有一次,她的學生不知何故跑到普通班去,結果那裡的老師竟然被嚇得大喊,學生也叫起來,全班好像陷入了歇斯底里的情況。

“那是1998年,一般老師對特殊兒童很害怕,因為他們不了解。”她表示,現在的馬來社會,把特殊兒童稱為天堂來的孩子(Anak Syurga)。

這讓我聯想起一位華人媽媽的故事。有一次,她帶自閉的孩子到外逛街,孩子不小心碰到別人,對方很生氣,任憑媽媽怎么解釋都不能諒解,並且口出狂言:明知道孩子有問題,就不要帶他上街!顯然,這位路人不僅對特殊人士的認知不及格,道德教育也不及格,但這不一定全是路人的錯,要是他從小有機會接觸特殊兒童,情況或會變得不同。

“我們現在給孩子上的道德教育課,都是紙上談兵罷了!”洪彩珍老師感嘆,若孩子有機會跟特殊兒童一起生活,那才是活的道德課。

她說道,試過在開週會時,特殊兒童跑上台,笑嘻嘻站在校長身旁看校長致辭,大家只是偷笑,並沒對這樣的事情大驚小怪。大家生活在一起,無形中等于在小孩的心房種下善的種子,明白人有個體差異,並且學習同理與包容。

加上少子化的緣故,現代小孩較受寵,也較自我中心,老師鼓勵孩子協助特殊兒童,比如帶他們到食堂,替他們買食物、擦擦嘴巴,或陪他們等校車,這些簡單的工作,都能讓孩子學會體貼他人的需求。

特教老師提燈帶路

除了特教班數量,特教班師資來源也是華小進行特殊教育的一道關卡。洪彩珍老師表示,曾有學生被分發到師範學院的特殊教育系時,擔憂自己的未來,對師長道出心中的迷惘。

從現實層面而言,特教老師其實能夠享有250令吉的津貼,這是一般老師所沒有的。另外,按著國內特殊人士數量上升的趨勢,社會對特教老師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老師們不用擔心空有才華無處可揮灑。

“教導特殊兒童,最感動的是,他們會忽然說出讓人很貼心的話,”特教老師程瑩瑩說。

洪彩珍老師建議,有意願轉任特教老師的人,可循以下四種管道進修,只要通過了,就可以申請轉任特教老師,成為特殊兒童的提燈人。

一、遠距特殊教育課程(Program Khas Pendidikan Jarak Jauh,簡稱PJJ),由教育部和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 Malaysia)合辦。

二、教育部開辦的Program Pensiswazahan Guru 課程(簡稱PPG)。

三、特定師範學院開辦的課程Program Intervensi Tambah Opsyen (PITO) Sekolah Rendah dan Sekolah Menengah。

四、州教育局不定時開辦,為期一周的課程。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