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齋.初識韓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蘭陵齋.初識韓語

Posted by 蕭悅寧(寄自韓國)



提起韓字韓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圓圈”。韓字的基本筆畫和漢字一樣,唯獨“畫圓圈”這一點獨樹一幟,以致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韓字其實也是一種方塊字。

我第一次接觸韓字時,也覺得很新奇。那是1998年底,馬來西亞教育文憑考試期間的某一天。我忘了那天考的是馬來文還是歷史,只記得下午回到家裡,打開一個從中國寄來的包裹,裡面的一本本教材,讓我從此與韓語韓文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那個網絡社交媒體還不怎么發達的年代,我常在網上結交各國筆友,互相交流。其中有一位來自中國武漢的吳凱大哥,當時在吉林長春唸書,得知我會說幾種漢語方言后,便一直鼓勵我自學韓語。吳大哥說,他靠收聽KBS國際臺的廣播學會韓語,因方言與韓國漢字音相近,韓語中又有大量漢字詞,故勸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掌握這門外語。



我被他說動了。于是,我們決定交換一套教材:我給他寄去一箱馬來文教材、報紙和詞典,他則送我一些韓語課本。吳大哥寄來的包裹裡,有哪些書我至今仍記得一清二楚: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的《實用初級韓國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韓國語入門》、姜信道老先生編的《基礎朝鮮語》兩冊,以及韓國民眾書林出的一本袖珍《中國語辭典》(后半部附《韓中辭典》)。

沒聽錯,只是音標不准…

當時的教材只有卡帶,沒有CD。我先從《實用初級韓國語》學起,按照書中所教的筆順,一筆一划開始學寫韓字。韓字也是上下、左右結構,每個音節都能擠進一個方塊裡,書寫起來並不困難,只是要適應“畫圓圈”這點罷了。

字不難寫,發音大概也不會成問題。我自幼受過三語演講訓練,又跟父親學過國際音標,要掌握韓語語音不會有多大困難。不料,剛開始學發音,問題就來了。在我所懂得的語言中,輔音不是清濁對立就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但韓語的輔音卻是“三分天下”的,其中最難發、最“模糊不清”的那一組,韓語語言學的術語稱之為“平音”。這種音略微送氣,但又不是很強,所以在韓語音系裡,一般被歸類為不送氣音,與另一組送氣程度較強的“激音”形成對比。

這本教材將這類“平音”分別標成[b]、[d]、[g],這三個輔音在國際音標裡都是濁音,發音時聲帶是要顫動的,但我反復聆聽磁帶裡韓國人的發音,那明明是個聲帶不顫動的送氣音啊!

我對自己的聽力是相當有信心的,朗讀課文的韓國人,估計也不會念錯自己的母語,那剩下的問題應該是這些音標吧?但我又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既然百思不得其解,那還是暫時不要學了吧!

就這樣,高三畢業前,初識韓語,自學卻僅僅維持了兩個月。這個一直困擾我的“平音”,在若干年后,成了我在韓國撰寫碩士論文時的主題——《韓漢塞音的實驗語音學對比研究》,並且經實驗證明,我當年確實沒聽錯,是書上的音標標得不夠準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