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療法有效控制病情(第3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適合療法有效控制病情(第3篇)

報導:潘有文
圖:李文源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當醫生向病人強烈建議某種治療方式,病人和其家屬就要好好考量,避免錯過更好的治療方式!

以腎臟病人為例,選擇適合洗腎方式,將是能維持一定水平的生活素質,同時能有效控制病情。



腎臟病醫學人員認為,病人對醫療技術的認知不足,以及在醫療開支上的盲點,可能已讓不少病人錯失恰當的治療機會。

眾所周知,末期腎臟衰竭病人可使用血液透析(Hemo Dialysis,下稱洗血)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下稱洗水),兩種腎臟功能取代治療法。

腎臟專科醫生吳墨龍指出,從醫務人員的角度來看,若無特殊情況,醫生一般會鼓勵病人使用洗水方式洗腎,減少引發身體其他問題。

特別是心臟病病人,洗水方式每天4次,每次半小時,不似洗血集中在4小時內完成,如果心臟無法負荷,或會心臟病發作。

“洗水依靠腹腔,如果病人動靜脈血管不理想或心臟衰弱,可使用此法,它屬于慢性治療法。”吳醫生表示,洗水不像洗血需要使用針管,后者把血液輸出體外又重新輸回身體過程中,已失去一些鐵質。

使用洗血方式的病患,需要注射鐵質或使用不少的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洗水方式失血的幾率比洗血方式低得多。

教育患者選擇治療方式

而且,洗血方式面對細菌直接入侵血液的風險,病患發生敗血症,甚至藥石罔效的幾率,遠遠高于洗水方式。

“洗水方式如出現肚痛、嘔吐、發燒、泄肚子症狀,這是腹膜感染,如果及早就醫,可在48小時內控制病情。”他指出,洗水的腹腔管道一樣會感染細菌,但未直接進入血液,因此風險就沒洗血方式來得高。

病人在醫療技術方面認知不足,做出不適合自己的決定之外,醫療費用往往也會成為盲點之一。

吳墨龍醫生指出,洗血或洗水每個月的費用相近,一般介于兩三千令吉,但事實上前者的花費和所付出的時間,實際上比后者來得多。

“不要只是算病人在療法上的花費,他們是否也計車費、收費站費用、來回路程等開支。”他指出,如果不能自己駕車,需要依靠孩子抽出時間陪伴,這是一筆看不見的開支。

大馬醫生無法強逼病人做某些決定,醫生大多時候只能認同病人的選擇權,但吳醫生則以教育方式,讓在其行醫的國立醫院的350名腎病患者知道,洗水方式應是優先考慮的治療方式。

洗血方式需做動靜脈廔管手術

簡單的說,洗血需要人工腎臟儀器,供患者清洗體內的代謝物;洗水是以附在腹腔的半滲透膜,協助執行腎臟清除代謝物功能。

吳墨龍醫生指出,以上兩種方式皆適合大多數腎臟病人,如果患有心臟病、血管不好、害怕針刺(洗血需以針管輸送血液)、先天易流血不止者,則不適合洗血方式。

在使用洗血方式前,外科醫生需要先為病患進行動靜廔管手術,即把一條動脈和靜脈,在皮下縫合在一起,讓連接的動脈的血液流過來,這條新的通路就叫動靜脈廔管。

沒有這條動靜脈廔管,病患無法使用洗血方式,但這個手術不一定一次就能成功,對于一些急于使用洗血法的腎病患者,難以派上用場。

“如果沒有動靜脈廔管,就要依靠頸部兩旁雙腔管,但是針插雙腔管,將造成很多的副作用。”他指出,在大馬,因末期腎衰竭緊急送院的病人,不少人由于因無動靜脈廔管,醫生唯有使用雙腔管方式治療。

在頸項的靜脈施手術,將會有感染的副作用風險,同時會使血管變窄,以后就不再適合進行動靜脈廔管手術。

在歐美三五年可換腎

在大馬,不管是洗血或洗水,病患基本上都能維持10至15年的生命,這在全球已是一個不錯的比例。

“這段期間,已可看到小孩長大、大學畢業或結婚生子,人不能這么貪心,沒有透析法的話,病人的生命就是沒有了。”他指出,透析法的目的之一,是讓病人等待一個合適的腎臟。

然而,如果與西方國家比較,我國等待換腎的機會差距甚大,西方國家的腎臟病人,三五年就可等到一個適合的腎臟,我國腎臟病人等個15年,可能還是在等待腎臟移植名單的“大后方”。

“西方國家排期三五年等到腎臟,問題全都解決,也不用這么多洗腎中心,不需要求捐錢或捐贈洗腎機器。”吳醫生對于這樣的情況,只能形容:這就是社會問題!

洗水方式生活素質較高

腎臟病人使用洗水方式,生活素質是否會比較高呢?

吳墨龍指出,全國腎臟登記(National Renal Registry)組織調查中,從病人的生活素質和回到工作崗位與否的評比中,洗水的腎臟病人的生活質量指數得分(QoL-Index score),較洗血的腎病者高。

“洗血隔天就要洗一次,之后病人會很累,因要在短時間內清除血液裡的代謝物,影響水和盬分平衡,病人感覺疲倦,同時心理壓力大,影響生活素質。”他指出,洗水方式是慢性的治療方式,比較少這些問題。

病人選擇洗水方式后,可以安排自己的日程表,反之洗血者就要根據洗腎中心的編排,或因此影響工作與生活。

“洗水者精神上較樂觀,較能接受治療法,也會自己主動注意飲食和服用藥物,整體上比較好。”不管是從他的病人或研究數據,他始發現使用這兩種治療方式上的差異。

衰竭定義功能少于15%

不是每個腎臟衰竭都需要透析法治療,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都是治療末期腎臟衰竭的病人。

至于末期腎臟衰竭定義,一般是以腎功能剩下多少巴仙作為標準,只要少于15%以下,就需要洗腎。

吳墨龍醫生指出,醫學上是以腎小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來評定腎衰竭,常人兩腎生成濾液的量是每分鐘100至120毫升,末期腎衰竭者則是每分鐘15毫升以下。

“每次要這樣詳細解釋,病人很難懂,所以使用巴仙來說,少于15%以下,就要使用腎臟功能取代治療法。”他說。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