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宽袍大袖清朝成绝响!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心见闻.宽袍大袖清朝成绝响!

特约:苏德洲
图:受访者提供



青运大城堡花园支会主席黄鸿旭说,华人,也称华夏人,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一定有着代表性的民族服装!

华夏礼仪是端庄优雅,生活悠闲谨慎,发明一样东西一定和天地星辰医学有关联,所以华夏人的民族服装是宽袍大袖,华夏衣冠注重医学养生,它遮掩身体主要是不暴露穴道,以免穴道和五脏六腑受寒,所以汉服的前面一定有双层布料保护身体。

黄鸿旭说:“当时,我们的祖先都是穿华夏衣冠,经过漫长几千年,各朝各代都有流行款式,直到满清民族的压迫政策──剃发易服令,才血腥地把汉服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毁灭。”

当时,祖先为了保命才穿上马褂,除了死人没有人敢穿汉服。直到满清被推翻后,人们还是害怕政府,没人敢提起汉服,甚至许多男性不敢剪去辫子,所以中国那时把马褂旗袍当成中国的代表性服装,即是唐装、长衫、马褂和旗袍等。



被禁300年 汉人都忘了汉服

由于清朝强制性的剃发易服令,加上汉服文化被禁止的时间约有300年,所以现代汉人都不知道汉服本来就是自己的民族衣裳,同时也并非古装。

黄鸿旭说,现今人们最常看到的汉服,都是在古装片,这汉服称之为戏服,它是跟着传统格式,但没完全遵照传统,设计是为了配合现代审美观和戏剧效果。真正的汉服,比较没那么花俏。

他认为,许多华人看到汉服,都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汉服和近代祖宗的传统不一样,加上现代汉人跟随传统的越来越少,随波逐流跟随西方文化,媒体的无心误导,且华夏文化也非主流文化,所以真正要解释起来,要花很多时间。

当然,要了解也要有耐性听完整个故事,不可在意别人无知的眼光或嘲笑,加上一点“叛逆”,才能重新接受汉服为自己的民族服装。

复兴汉服 认识自家文化

华夏民族服装汉服,据古书记载,是黄帝的皇妃嫘祖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的。华人就是汉人,在父系血统和文化认同的条件下,你就是汉人。汉人并非汉朝人的意思,而是汉民族的意思,和汉语拼音里汉的意义用法一样。华夏民族几千年来都身穿汉服,虽然经过各朝各代的演变,汉服有少许的更改。

黄鸿旭认为,穿汉服是一种文化,它没有和现代或其他文化起冲突,一个明白文化的人,应该懂得分清楚什么文化是汉人的,但不能贬低他人文化,至于要怎样落实一个文化,就看个人和场合了。

比如,穿汉服以洋人庆祝生日的方式吹蜡烛切蛋糕,有问题吗?穿汉服出席宗教场合,如佛堂拜佛,或基督教教堂呢?总之,前提是必须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

达成文化共识

鸿旭也认为,可能有些人希望自己是传统的人,一时迷失就要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归类为传统,这是没必要的。这会让其他人觉得你对文化不了解。

“就算一个很传统的文化人,也未必能做到100%以传统方式过生活。”

比如说,穿汉服就要梳古代发型,要佩剑,不可做非汉人做的事。不可驾车,要骑马;不可戴眼镜,要转戴隐形眼镜;写字要用古文,不可讲华文之外的语言;不可喝洋人的咖啡,只可以喝茶;不可信仰其他宗教;一定要饱读诗书才可穿汉服,或要懂得华夏文化的德行,内心和精神都属于华夏,才可以穿汉服,这些都是无谓的。

至于人们从汉服了解华夏文化后,从而开始进修书法、古琴、解读经典,或参与推广汉服复兴活动等,这固然是好事,没有对错,更没有贬低之意。

“我们不可以要求每个人都这样,因为汉服是华人的民族服装,它属于全部华人的。汉服的复兴,是让华夏汉民族更认识自家的文化,达到文化上的共识,是要团结,不是分族。”

身穿汉服 一样过现代生活

可能有一些人会认为,民族服装是文人穿的,自己并不适合。其实,穿汉服不是文化人的专利,汉服也不是复兴工作者的制服,也不是某种活动的衣服,也没有人规定穿汉服一定要懂得读写汉字,或熟读汉人经书,更没人说接受汉服必须放弃现在的生活方式,这些只是文化断层带来的思维之一而已。

但肯定的是,基本的自我形象管理就不可无。

鸿旭说,汉服只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华族的代表性服装,千年来各有适合一年四季的款式,也有适合在各种场面工作生活的款式。汉服是一系列的服装,并非一款而已。

汉服可以让华族喜庆活动时更有意义,使内外精神相应,结合千年历史。

在鸿旭眼中,华夏文化是经过千年酝酿出来的知识技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拥有这些知识技术,但要复兴、传承、解读、凸显其精髓,就一定要有某个程度的知识了。

发扬华夏精神不只讲形式

因着种种历史因素,剃发易服、文革、盲目崇洋等,华夏核心精神渐渐消失了,有种传不下去的感觉。这种内涵东西,不是从文字教出来的,是身教和自身体会而来。

鸿旭举个例子,他公公婆婆不懂得看汉字,但懂得讲各种方言,父亲则是受英文教育,当中只有母亲比较看得懂汉字,但她也没读过所谓的经典。

“我本来以为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脱离华人文化的,但在真正了解什么是华夏文化后,我才知道其实上一代真的有把华夏的核心精神传到我这一代!”

他说:“这很奥妙,所谓的华夏核心精神是没有文献的,但在平常生活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中显现出来。”

如果说华夏核心精神需要文字艺术来传达的话,鸿旭认为,华夏文化一早就失传断层,剩下一个空壳,现在也复兴不起来,汉服运动所说、所做的,就感动不到任何人。

看起来随意 穿起来优雅

根据黄鸿旭提供的资料,汉服的特色确实很多。汉服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系结取代扣子,宽大、随和、舒适且飘逸,是汉服饰的基本元素。样式看起来很随意,穿在身上却很潇洒、优雅,让人神态举止含蓄内敛、端庄稳重,富有潇洒脱俗的气质与美感。

这些特色不仅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就连深受汉服影响的和服、韩服也难以比拟,和西服更是大大的不同。

交领右衽:左衣襟交合于右衣襟上,左衣领斜入右腋下,清楚在胸前呈现小写的Y字形。

系带隐扣:汉服均是衣带相系或外表看不见的隐釦,固定衣着。

宽松飘逸:汉服大多宽松通风,布料覆蓋大于人体需要,有飘逸柔软的视觉效果。

纹饰内敛:汉服的布料纹饰多以精巧图腾或细腻花纹为主,远看有混色的和谐感,近看有丰富的精致感。

平面剪裁:汉服剪裁方式简单,平面铺开即是整体版形的主体部分,与立体剪裁不同。

曲线柔顺:小袖宽松,大袖圆融,用布大于需要;穿着时,布料顺着人体身形覆裹而下,体态若隐若现,给人柔顺的曲线感。

款式多 随生活需求替换

汉服不是一套服装,也不是只有一款,现代复兴的汉服体系可分为礼服、常服和便服。

黄鸿旭说,汉服分很多款式,袖子有大有小,用意在适应不同的工作和季节,又可以选择不同布料,来配合不同气候和季节。

大礼服属于婚礼、宴会或祭祀的重要人物穿着。至于小礼服属于出席婚宴、宴会、严肃的场面,如婚宴或观礼等,布料较好,价钱较贵。

常服适合平时穿着,价钱中等。常服颜色朴素,交领和袪的边较小,袂大和长,前后裳(裙)中等,行动是方便的。

至于便服,适合劳动工作、运动时穿,是古代兵将的衣服,布料颜色朴素,交领和袪的边最小或与衣同色,没有大袖子,前后裳(裙)最短。价钱较便宜。

举办成人礼及射礼

黄鸿旭认为,没有面对政治压迫环境的我们,已经有自由复兴我们真正的民族服装,甚至去了解华夏文化的来龙去脉,所以汉服的复兴运动,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在慢慢萌芽。

由青运大城堡花园支会发起的马来西亚汉服运动,今年是第七年主办华夏文化生活营。马来西亚汉服运动是醒觉运动,复兴、推广、研究,以及发展华人的传统文化。

他说,该组织坚持面对各种艰辛和冷眼,依然举办各种活动,比如讲宣会、交流会、生活营等,以民族服装汉服和礼仪作为切入点,教化全体华人有关华人的核心文化精神。

他说,他们不仅仅是推动汉服,更推动几乎快消失的其他华夏文化,例如成人礼和射礼等。

射礼,是华夏文化的六艺中的其中一种重要的学习,它倡导人格塑造和武精神,讲究“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德自省精神。

至于成人礼,是为了庆祝其成员长大成人而举行的仪式。男女在成人礼后,即可进行嫁娶,男性女性会正式跨入社会,为自己、家族、社会负起应尽的责任。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