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藍圖公佈后,已引起華教各界的議論紛紛,可是教長卻是一意孤行,沒有研究商討的余地,在前些時候2013年國語月主持推展禮時說,大專學府應逐年修改教學媒介語,從英語改為馬來語。
本來,加強學習國語沒有錯,但應由專家學者、專業機構去研究,畢竟馬來語至今開發年限尚淺,要全體人民、學子短時間來學到一定成績,是不可能的。
我們是個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國家。在東亞地區,除了英語,中文就是最多人使用的經濟語文。人家說,假如你能掌握中文、英文兩種語文,你就可周遊全世界。
語文是要歷史時間背景累積的,好像中國、韓國及日本,他們以母語為媒介語,是因為他們早已有足夠充足的詞匯和語文背景,而我國卻是一個新興國家,許多東西都還在摸索期間,尤其是語彙方面,在科技領域方面,是難以成事的。
科技發展以英語為主
前首相敦馬一路來都維護國家政策,馬來人利益為先的,此次要以馬來文作為大專學府媒介語,他老人家一反常態反對。初時筆者以為他老人家是迴光返照,定神一聽,原來他認為,在此科技突飛猛進時代,許多科技發展以英語為主,恐怕我們會失去掌握的能力與機會。他也認為學生到學校是學知識而非學語文而已。他也認為,即使全部的學生都掌握了一口流利的馬來文,卻無法深入去討論科學的議題,又怎樣。他說現代的學生是要掌握科技,能運用科技網絡探討研究學習會比一般傳統教學來得快有效,且要達先進國,倘要許多科技專才,以現有的政策可能嗎?
縱觀以上種種論說,教長有必要再深入研究,不要開倒車,給國家帶來事倍功半的效果。開放教學媒介語,培導各類專才,引導國家直達高收入先進國家,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