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中國報》響應挑戰 “柔大臣,下一個到你!”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新山《中國報》響應挑戰 “柔大臣,下一個到你!”

(新山21日訊)“數到1、2、3,大家一起倒!”



《中國報》新山辦事處7人今午接受總編輯張映坤發出的冰桶挑戰,並發出新一輪挑戰給柔州大臣拿督莫哈末卡立諾丁、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拿督斯里鄭金財,以及民主行動黨士都蘭區州議員曾笳恩,呼吁響應慈善。

接受挑戰者分別是《中國報》柔州經理熊柔波、柔州業務發展協調員胡月嫦、新山辦事處記者吳菊君、吳振威、黃慧琪、謝心昉及古來辦事處記者陳韋菘。

挑戰鄭金財曾笳恩



大家今午集合在《中國報》新山辦事處前,並由熊柔波倒數計時,一同舉起手中的冰桶,“嘩啦”一聲,就往頭上澆下。

大家在挑戰之余,也不忘呼吁公眾響應慈善,將善款捐至《中國報》慈愛人間基金會,以協助不幸人士。

讀者來函
張天雄:別用高標要求冰桶灌頂

■張天雄(台灣吳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公益藝術家協會理事長)

“冰桶灌頂”活動已開始有包括女性、道德、行銷,與公益等不同角度批判聲音出現。筆者認為,我們不該把活動抽離出社會脈動與行銷本身的概念,用單一角度去解讀這個活動,整體看來,這是結合快樂、傳播與公益的好活動。

“興一利必多一弊”。任何一個立意良好的活動,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批判。有些人認為“冰桶灌頂”已經成為政治人物和明星表演的舞台;但事實上活動就是希望藉由高人氣的公眾人物來吸引募款,而“行銷”概念就是不問過程,只問目標的一種手段。

以“快樂”行動換取救助資金

讀者不妨想想“饑餓30”活動,不也是請歌星跳跳唱唱,大家“玩挨餓”,最后捐錢給饑民的活動?另外,有一段時間我們的紀錄片工作者不也拍了一系列“痛苦、感人”的作品,看主角在地上痛得打滾、叫“好痛、好痛”,用當事人的苦痛來募款的作品?

“冰桶灌頂”結合的是現在網絡和視覺拍攝工具的普及與方便,非常契合當代傳播模式,也容易引起共鳴。筆者認為,是個充滿創意與善念的多元活動,唯一被爭議的就是它以“快樂”的行動來換取救助“病痛者”的資金。

但我們逆向思考一下,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像德蘭修女具有“愛、都愛,全都愛”悲天憫人、愛人如己的美德,更不能讓公益活動只給有美德的人參與,于是我們必需要有雅俗共賞、共與的“活動”。這個活動至少讓許多人知道世界上有許多“漸凍人”朋友,而且是需要幫助的,並且也確實募集到了款項。

我們無權要求快樂的人體驗苦痛,但至少可以用快樂的活動讓他們為公益付出。在當今那么多弱勢團體爭搶公益款項的同時,具有感官、迎合大眾的創意活動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但如果每個活動都要思考符合道德、政治、男女等等議題的高標準,那弱勢團體只能永遠弱勢,並且被吞噬在這個行銷為王的世界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