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馬六甲頭條】 906故事館開幕 錄影圖文呈獻 口訴歷史保留記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馬六甲頭條】 906故事館開幕 錄影圖文呈獻 口訴歷史保留記憶

報導:姚美芹
(馬六甲21日訊)甲中華大會堂青年團籌備逾半年的“傳說古城”活動已晉入最后階段,其中“口訴歷史”介紹傳統老街及老行業的部分,將配合9月6日故事館的開幕,以錄影、人文地圖及圖文呈獻,讓老街坊的集體記憶保留下來。



“口訴歷史”的工作由教育工作者陳莉晴負責,在過去半年,她幾乎每天都在老街走動,透過採訪及資料採集,尋找上幾代華裔先賢在老街所留下的痕跡,再努力將它拼湊。

她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這項計劃是數年前華堂青三寶井社區運動的延續。華堂青是基于老街區的老街業已逐漸消失,為此決定在今年進行這項計劃,以努力留下大家對老街的記憶,並長期展出。

深入採訪8老街



她說,馬六甲有多條老街,而他們選擇了位于河口北岸的其中8條老街:打鐵街、打金街、青雲亭、水仙門、板底街、吉靈街、古里街及豆腐街。

“3月份,我們和培風中學30位同學的配合,為這8條老街的365戶進行普查,從中選出14項老行業,其中12項願意接受採訪。”

她自認不是專業,所以都是做中學,當初一廂情願認為可在半年內完成所有的採訪及整理的工作,真正做了之后才知道並非如此,因為要從老街坊中找回共同的記憶,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而她取得的大部分珍貴資料,往往都是與老街坊熟絡后的閒聊時獲得。

“例如古里街的銀舖,我是與店家聊了五六次后,他才取出1件像臉譜的銀片,並指這是印度神的信徒都有特別訂製銀片祭拜醫神的習俗。如果信徒鼻子有問題,就會訂製鼻子形狀的銀片拜祭;若是耳朵 就製成耳形。”

陳莉晴:如同修課邊做邊學

陳莉晴坦言,接下這份任務就像在修一門課,而且是很特別的一門課,這課不是從課本上先認識,而是從一群人的想法開始,再動手做,邊做邊學。

她說,老街的歷史採集工作,在之前一直都有人在進行,這次華堂青要做,主要是配合客家會館也想做文物館,所有的資料在展出后,都會移交給客家會館作長期的展示。

巧合的是,她訪問的14項老行業中,就有10項的店家為客家人。

走老街以來,她認為,若要真正瞭解老街,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半年來她只做到20%而已,但因為為展出的時間已逼近,她必須停止收集的工作,以專注在整理及編訂。

“我覺得做得還不足,目前只是階段性的驗收成果,如果還要為老街進行資料採集的工作,應該還有許多篇章可做。”

人文地圖重現老街繁忙

老街的人文地圖,將重現老街過去的繁忙景像。

陳莉晴說,在採訪老街坊的過程,有個很有趣的情況,因為絕大部分老街坊的開場白,都是:以前這裡很熱鬧。

剛開始時她有些納悶,難道現在的老街不熱鬧嗎?細問之下,原本老街坊所謂的熱鬧,是在夜間也燈火通明

“例如板底街,以前到了晚上八九時還有小販沿街叫賣,老店源成在晚上還有羅厘下貨;現在的板底街,傍晚卻已靜悄悄。”

她又以打鐵街及打金街為例,當地街坊形容,以前在該街有小巴剎,清晨三四點就有小販開始忙碌,為此,該街道從清晨已開始人來人往。

為了更好地呈獻當時的情況,她要求負賣人文地圖的宋慧君憑老街坊的形容,畫出當時的熱鬧街景,讓新一代人即使錯過了,也能藉人文地圖增添想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