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納斯:第三個對話─了解別人的心思

甚麼是第三個對話?

當你與別人對話時,通常想到的便只有這一個對話。想深一層,對話其實有3個。

第一個對話顯而易見,是說話的用詞加上肢體語言。第二個對話發生在你的腦海里。我們大部分人都清楚這兩個對話,卻時常疏略了很重要的第三個對話──對方的自我對話。

為甚麼要聆聽第三個對話?

聆聽第三個對話,就能迅速理解對方真正所想。第一個對話只是第三個對話的表征,好讓我們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和訊息。

(特別感謝我的好友達爾德文羅迪斯(Darrel Devan Lourdes)告訴我有關第三個對話的概念。)

聆聽第三個對話的能力,對我們助益很大,能省去大量雜音與不必要的爭執。

那些能聽到第三個對話的人,會是個好丈夫、好妻子、好兄弟、好姊妹、好朋友、好銷售員、好上司、好同事等,他們也會是好公民,好的大馬人。

第三個對話的一些例子:

例子1:

母親抱怨你常常夜歸,把家里當成酒店。

真正要表達的訊息可能是:她想與你有更多相處的時間。

例子2:

伴侶說你不再愛她。

真正要表達的訊息可能是:她需要一個擁抱。

例子3:

有人抱怨公務多得做不完。

真正要表達的訊息可能是:他在公司里是很重要的人。

如何聆聽第三個對話?

聆聽第三個對話需要同理心、諒解心和同情心。我們一定要聆聽別人的聲音。

很不幸的,在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的第二個對話聲量太大,導致我們完全聾了,聽不到第三個對話。

當對方還在想著用詞,還沒組成句子時,很多人就搶著回答和評論。

很多人在進行第一個對話時便忙于找“子彈”,以贏得辯論或只想要反擊對方,並可能錯誤詮釋對方意思。

這么做會傷害到對方,並讓對話變成爭執和激辯。

請舉例。

延續上述例子,可以衍生以下情形:

例子1:

如果母親說你把家里當成酒店,你會說這是沒可能的;因為酒店應該會有游泳池和較好設施。

例子2:

如果伴侶說你不再愛她,你會說她期望太高或過于“洋派”。

例子3:

如果你聽到有人抱怨公務多得做不完,你會叫他要求更多薪金或索性辭職;再說下去,就會變成抱怨老闆或公司。

我們該如何摒躲這些態度,並學習聆聽第三個對話?

在第二個對話時保持沉默,是進入第三個對話的關鍵。我們真的需要專注和努力的在第一個對話中閱讀到對方的含意。

我們需要發問,一丁點的探問也可以幫助到我們,我們的心思一定要準備就緒。

聆聽第三個對話如何幫助我們進行公共話語?

或許我們可以用幾個常見課題為例子。

你覺得在這些例子中的第三個對話是什么?

●當巫裔要求他們的特權必須受尊重時?

●當印裔因小說中的“pariah”字眼而生氣時?

●當華裔被指是外來者而生氣時?

●當沙巴人和砂拉越人過去因我們不注重馬來西亞日而不開心時?

(譯:余佩妮)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