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秧谷歷史 超越吳哥窟(上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布秧谷歷史 超越吳哥窟(上篇)

特約:張吉安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從馬來亞到馬來西亞,絕非區區的57年,就能雕塑出一個國家的容顏,既然如此,就去找一座不「說謊」的博物館,追本溯源吧!

這一趟,鄉音工作者張吉安返回家鄉,用全新視角,「發現」被埋葬的古文明輓歌──吉打布秧谷文明遺址。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打開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文化窗口,跨進歷史的門檻。綜觀我國多數的博物館,只是在表面上做到了主旋律的櫥窗陳列,門之內卻堆砌了支離破碎的文物,冰冷靜臥,毫無生氣,根本就體現不了一個國家歷史承傳的深度和厚重,這是國內對博物館情有獨鐘人士的感嘆。

偏偏在北馬吉打,鮮少人提及的日萊峰山腳下,一座外貌恰如年久失修的凡夫民宅,平日不需入門票,也不會出現人流排隊的博物館,竟然承載著我國最古老的歷史文獻!甚至,從1980年開始,擺出了一批公元3世紀至11世紀的出土文明,單從歷史據點,就足以超越聞名世界的吳哥窟了!

可惜的是,在學校的教科書上,這一段史詩篇章被省略得囊橐無余,更見不到州政府或旅遊局的重點宣傳,促使國民思維,只好一廂情願地只能裝載馬六甲王朝和回教文明而已。

所幸,在1926年,來自英國的考古學家夫婦:夸瑞奇威爾士(Quatrich Wales)和多蘿西威爾斯(Dorothy Wales),在吉打州的瑪莫村(Kampung Merbok)地底下,發現第一處埋葬千年的布秧谷陵廟。他們如履薄冰、親手挖掘出這珍貴的興都教文明。

走進室內的布秧谷考古博物館,可以建立對文明遺址的基礎知識;再走出室外到已發現的遺址上,感受文明的刻度;至此,總算補足教科書對這一段史詩篇章的不足之處。

揭開印度藝術黃金時期

根據考古鑒定,遺址帶有朱羅古國(Chola)建築的遺風。朱羅王朝,這一個坐落在南印度半島的古國。從公元1世紀興旺至13世紀的王朝,代表印度藝術殿堂的黃金時期:從文學、音樂、詩歌、戲劇、雕塑、建築、繪畫,都深深影響了興都教的薈萃。

在布秧谷古廟和陵墓範圍出土的雕塑,可以溯本還源到久遠的公元3至4世紀之間。當時的朱羅王朝,善用季候風的助力,用航船載送了大量的僧侶、雕塑工匠、商人,到東南亞的泰國、柬埔寨、印尼群島和馬來半島,傳揚南印度文化。

當中,優美動人的史詩──“羅摩雅納”,深深地刻印在馬來民間的舞蹈、祭祀、雕塑、皮影戲裡。

神像佛像歷史悠久

在陵廟範圍發現的一支剩下半截的赤紅斷樑,仍見到興都文化的標誌,比如說,飄逸蓮花和穩重古鐘,從左到右的雕塑,無處不呈現群山林谷的意境。

而在眾多出土的古物中,較為完好無缺的古神像,是象神(Ganesha)。在興都教傳說裡,像神是濕婆神(Siva)和雪山女神(Parvati)的孩子。在教徒信仰裡,他是寓意著家庭幸福、婚姻美滿、破除障礙的“家庭守護神”。

這尊象頭神像的雕塑線條細微,當中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下垂的象耳、右手握著一支斷掉的象牙、左右還雕有“蛇身”(Atribut Upawita)。

除了出土的興都教神像,陵廟範圍也發現不少佛像雕塑,包括一塊殘缺不全的四連佛像雕塑和一尊完好的佛像銅雕,至今無法認證其年份,然而,根據一些考古學家看法,這裡佛教遺址,倒是與聯合國認證的世界文化遺產,印尼婆羅浮屠(Borobudur)佛教遺跡的雕塑相近--具有9世紀大乘佛教石像風格。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