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老家的故事.李燕雙化老妝拍婚照 老家見證我出嫁
報導:蔡愛卿
李燕雙在3年前結婚時,做了一個旁人納悶的決定。她請了一個攝影師,與丈夫回到壟尾老家拍了一套別開生面的婚照。兩人還請朋友幫忙化了老年妝,在老家前留影,寓意白頭偕老。
她對老家總有一股特殊的情感。每星期總會有幾天抽空回家,陪陪依然住在那裡的父母。她的老家在壟尾,那個老壟尾稱為“鼎廠”的小村,居民以潮州人為主,早年那裡曾經有一家生產鼎(炒鍋)的工廠。如今說起“鼎廠”,知道的人也不多了。那裡還有一個名字叫西天寺,也是一間已不存在的神廟。但無論它叫什么名,其實就是壟尾中區其中一個小村。
半世紀建材仍在用
村子的地段被賣,可能將發展是很多年前就聽說的事。結婚前,李燕雙再度聽說那裡可能將發展。這是她回老家拍婚照的其中一個原因。她要留住老家的影像,也堅持要在老家出嫁,因為老家是她出生長大的地方。
出生于70年代末,自她對這個地方有記憶以來,其實變化並不大。她是比很多人幸運的,因為老家還在那裡等著她回去。老爸依然在腌制咸菜,閒來打理屋前的果樹。媽媽是家庭主婦,有時候做魚丸讓爸爸隔天拿去巴剎賣。
她一直都想保留老家的一切,包括建造于1957年時所用的所有建材,並為此感到自豪。早年工匠所建的屋子真是堅固,她家大廳的天花板、屋前屋旁的木板、木門、木窗和部分鋅板,還有圓形的電燈開關,至今依然在使用。雖然部分木板和鋅板已腐朽,被迫更換,大部分依然是那些用了超過半世紀的建材。
這間屋子已經住了四代人。1951年她的爸爸出生時,全家正好搬到那裡。本來只是一間亞答屋,在1957年重建至今。目前,她的大伯、二伯、大姑的兒子與父母弟妹,依然住在老家。
雖然村裡大部分與她同齡者,都已經搬到外面去住,包括她也已經嫁到夫家。但一家人的感情能緊緊維繫,對她來說依然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因為有親情,老家才顯得珍貴。
懷念小時中秋節
敲鑼打鼓提燈繞村行
中秋節快到了。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樣慶祝中秋的嗎?李燕雙至今仍懷念不已,除了村口那家老餅店每年中秋都售賣全世界最好吃的公仔餅外,還有中秋節晚上的集體提燈籠活動。
唸小學時的她,有好幾年每年都會參加由村裡的大哥哥與大姐姐發動的中秋節活動。每年村裡的孩子都是提著自己制作的燈籠來參與,大家提燈敲鑼打鼓,繞著村子走一圈,然后聚集在一處空地上,把燈籠掛起來,再享用各自帶來的食物,聊天玩遊戲,直到夜深。
那時候,村裡許多孩子都向一個老師畫畫,也就是這位老師教大家做的燈籠。他教的燈籠都是用竹枝做骨架的哦!孩子們向他學習后,就回家做一個可以在中秋節晚上提出來玩的燈籠。
遇到考試活動不再辦
因為集體提燈活動,中秋節成了全村最熱鬧的活動。入夜后參與的孩子們都聚集在村口,大家提著燈籠浩浩蕩蕩出發,在村裡環繞一周,再找個空地聚在一起。有時候那聚集地點就在她家旁邊,孩子們把燈籠掛好后,就吃東西、聊天,大哥哥與大姐姐也會準備遊戲給大家玩。
中秋節活動往往是以燈籠被燒結束。她說,不知為何,活動的最后大家的燈籠通常是被燒掉的,然后大家就各自回家了。她猜測孩子們的燈籠玩到最后往往都顧不了燭火了,而且有些燈籠做得比較大,插上不只一根蜡燭。顧得了這顧不了那,蜡燭一傾斜,燈籠就容易燒著了。
五年級以后,中秋節的集體提燈不再辦了。因為那一年起,每年的中秋節都遇到學校考試,孩子們都必須留在家裡溫習,沒有人出來提燈玩了。
最近她回老家時遇到當年召集提燈的大哥哥與大姐姐,談起那些年快樂的提燈活動,還興致勃勃討論是不是要再來辦一場呢!當年的老餅店原來還在制作公仔餅,如果能再體驗一次當年的提燈樂趣,也未必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呢!
父賣火鍋配料過年最忙
李燕雙的父親是售賣魚丸、海參、咸菜等的小販,至今依然腌制自家的咸菜來售賣。因為爸爸賣的東西是吃火鍋不可少的配料,每年過年時,他們全家人忙得不可開交,一直到做完除夕上午的生意,才能收工過年。而年初二又開工了。
那時候,他們賣的魚丸種類很多,自家也泡發海參來賣。年關將近時,他們家的生意就會非常忙碌。她記得,家裡大量泡發海參時,全家人都出動幫忙,連媽媽家的姐妹也過去,總共二十多人忙個不停。
泡發海參是繁瑣的工作,大家的手都因為長時間泡水而起皺了。當時還小的她,只能幫忙做一些包裝、分類等輕鬆工作。不過每年全家人忙碌的情景,令她印象深刻。
她說,除夕上午在巴剎開檔后,他們也順便買了團圓飯的材料。媽媽總是要忙至下午兩點左右回到家,才開始清洗家裡的地板,洗干淨后就準備晚上家人吃的火鍋團圓飯。
如今她的爸爸不再賣這么多東西,過年時也沒那么忙碌了,但還是得忙到除夕才收工。有時候她不願讓媽媽太辛苦,甘脆安排全家人到外頭吃團圓飯。
屋前空地成玩樂處
家門前的空地,是李燕雙小時候玩耍的地方。那時候家裡很多小孩子,不過她與同齡堂妹玩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小時候的兩人吵架玩樂都在一起,留下的合影也最多。
他們小時候,玩耍的地方就是家門前的空地,因為家中大人不放心他們跑到外面去玩。她收藏著一張在家門前騎三輪腳車的照片,是她喜愛的舊照片之一。
她說,家門前是一片不大的沙地,但孩子們已經可以在那裡玩很多東西,包括捉迷藏、跳飛機、單腳等。她的玩伴就是伯伯姑姑的孩子們。
她與同齡堂妹是關係最好的玩伴,不但是從小的玩伴,上學后也一起補習、學畫畫和唱歌,讀書成績也互相較量,長大后更一起成為歌唱老師。
她從幼稚園起就摸著表姐家的鋼琴自己學彈了。上了小學后,父母開始送她去學鋼琴、唱歌、畫畫等,每天的生活被各種學習塞滿。這時候的她,就沒有機會在家門前玩了。
感動小學食物味不變
壟尾中區的孩子,大多數是在附近公民二校唸小學的,李燕雙也不例外。最近她重回母校,發現當年賣咖哩飯和炒米粉的小販,依然在學校食堂營業,而且味道不變。重遇小學時的味道,對已畢業二十多年的她來說,是超感動的一件事。
公民二校的校舍已經擴建翻新,各種設施也提升,跟她唸的時候大不相同了。但令她感動的是,當年在學校食堂賣咖哩飯和炒米粉的小販依然營業,而且味道不變。
對她來說,賣咖哩飯的阿伯依然在賣當年的食物,而且每天都賣同樣的東西。她叫了一碟配有半顆水煮蛋的白飯,淋上咖哩汁,售價80仙。吃了一口,發現味道跟小學時吃的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咖哩飯阿伯現在有4種咖哩汁讓小朋友選擇,而當年只有一種咖哩汁吧了。賣給小學生的咖哩飯“標準配料”是半顆水煮蛋和咖哩汁,如果加錢,才有加料的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