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繪本教育.下 用故事回到孩子身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大講堂‧繪本教育.下 用故事回到孩子身邊

報導:方俊心
圖:盧淑敏



繪本所能達到的功能,在特殊孩子家裡可能會變得不一樣,甚至減少,但即使是這樣又何妨?

三年前,伍錫堂決定放棄上軌道的事業,轉行當全職爸爸,全力看顧兩個特殊孩子。繪本就是他們日常軌道裡的一個小治療,小小的親子互動橋樑。講完后,即使他們只是靜靜地望著他,對他來說,這就是愛的回應了……

如果人生只能選一個方向全力以赴,那麼,工作還是家庭?



傳統的家庭分工,鐵定是男主外、女主內,伍錫堂卻在44歲決定從助理經理職退下,轉當全職爸爸。家裡有兩個孩子,都是特殊小孩,長子輕微自閉,幼女自閉。

特殊小孩的家長很讓人欽佩,他們若不懂得七十二變,至少也有十八般武藝,早晨忙到深夜不說,照顧食衣住行以外,也要趕著各種治療和教育班,不僅這樣,當別人進入夢鄉了,伍錫堂還要製作故事道具、影片,好讓他把繪本故事說得更精彩。

當個人形象從外界認定“事業上了軌道”,轉移成“家庭為重心”,旁觀者大多嘩然,以為當中一定有什麼超特別的事情發生,伍錫堂卻只是平靜地說了一句:“沒有什麼掙扎就去做了,可能是我的信仰的緣故吧!”

說故事給孩子聽

在攝影師的要求之下,伍錫堂用自製道具,開始講起了《月亮的味道》繪本故事。他右手扶著畫板,一隻隻用硬卡紙做的小動物安安靜靜躺在茶几上,等著上場。

“夜裡,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想嚐嚐月亮的味道。有一天,一隻小海龜下定決心,要爬到最高的山上,摸一摸月亮。”伍錫堂停下,取了隻小龜,貼在畫板上,“爬到山頂,很靠近了,但是夠不著。小龜于是叫大象,‘大象、大象’……”

不需文本,故事已記在伍錫堂心裡。隨著故事推移,茶几上的小動物一一躍到畫板上,攝影師跟我都聽得樂不可支。

有點難以置信,一位埋頭工作幾十年的男性,說起故事竟如此到位,像個訓練有素的老師,三年前,他可是個連續工作十二小時,深夜才歸家的工作狂人啊!

離開公司重回家庭

“以前很想給孩子講故事,但是沒時間。”那時伍錫堂任職于家具公司,擔任設計部門的助理經理,上有上司,下領部屬,還要面對顧客,有時一工作就十二小時,凌晨十二點多才回家。加上跟國際公司合作,偶爾需要遷就對方時差,下班回到家,孩子通常都睡覺了。

那時太太負責接送孩子上下課,有連續兩年的時間,太太都必須在午餐時間趕接送,回到辦公室已是下午三點多。女兒放在親人家,從早上八點看電視到晚上八點,語言發展停滯,而且牙齒蛀得厲害,“有一次,太太帶她去看牙醫,竟然一次過拔了十九顆牙。”

于是,在2011年,他決定離職了。“愛孩子啊!可能也是基督徒的原因,所以特別願意這樣做。別人也問我,做這決定是不是很掙扎,其實沒有什么掙扎就去做了。”

剛離職的前兩年,伍錫堂時常會想起工作的日子,比如今天是星期二,星期二的這時間會做什么呢?開會、讓一件事情定案……伍錫堂的眼睛看向遠方,“現在有時還會想起。”

夢鄉外給孩子做道具

有時我們會疑惑,做這件或那件事到底是為了什么,會不會有成果,但如果我們有某種能力,能夠像學者蒐集材料般審慎地蒐集自己的前緣,可能到頭來我們會發現,所經歷過的事情沒有白費。

就像伍錫堂,看似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在轉換跑道當全職爸爸后付諸東流,但若是少了先前的工程領域經驗,他可能不能這么輕易地製作出各種繪本故事的道具,還有特殊小孩適用的器材。

一台模型巴士,保守估計需要五六個小時的製作時間。繪製《月亮的味道》的畫板和小動物造型,則大約要花上半天。這些事情都不可能在一天內完成,都是伍錫堂一點一滴,在每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別人入寐時做的。

除了使用有趣的道具,他有時也選擇以影片說故事,“影片有音樂、會移動,好像比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當上全職爸爸以后,原本不擅長畫畫、不懂得製作影片的他,靠著自學與不斷嘗試,完成了一項項作品,目的,就只是為了講一個動聽的故事給孩子聽。如此父愛,叫人感動。

藉繪本增進學習興趣

現在很多學校會要求學生完成閱讀報告,原意是推動閱讀風氣、培養閱讀興趣。但卻有另一種聲音認為,如果每看完一本書就強迫學生完成一份報告,久而久之,閱讀就退化成只是為了作業而服務,結果適得其反,學生不只不愛閱讀,反而討厭閱讀。

伍錫堂的長子伍旭贊的學校,也要求完成閱讀報告,伍錫堂說,他孩子都拿零分,“他不願意看。”

“但是,如果我在家給他看常識性的繪本,像動物的書,或跟工程有關係的,比如起高樓、蓋MRT那些,他卻很有興趣。”

“不管是不是特殊孩子,我想給孩子的學習,都是要經過設計的,循序漸進,從他喜歡的去教育。”伍錫堂所注重的,不是程度上的躍進或量的提升,對他來說,講繪本,最主要就是為了傳播學習興趣。

他家的樓梯轉角貼著一張時間表,那是孩子們的日常作息,幾點要上課,幾點要治療……全都寫得一清二楚,講繪本故事的時間當然也包含在裡面。每天下午3點30分到4點間,就是他跟孩子講故事的時間。有時實在太緊湊了,比如女兒繪昕趕著去做治療,他就把故事帶到車上去講,在送她前往治療途中,用一個個繪本故事,填充小小的車廂空間。

外國繪本精美有深度

伍錫堂不只給孩子講中文,也講英文繪本,事實上,后者才是多數。“有專家建議過,英文較易學習,可能較適合我的孩子。”他翻出準備歸還圖書館的繪本給我們看,一本、兩本、三本……每本都是英文繪本,而且很新。

“外國的繪本,圖畫比較美,而且內容有深度,描述的情感很細膩,充滿想像空間。本地的我對它們比較沒有認識,感覺它們是比較生活化的。”

由于繪本價格較高昂,伍錫堂表示,他們閱讀的繪本大多都從雪蘭莪州立圖書館(PPAS,Perbadanan Perpustakaan Awam Selangor)借回來,借閱免費,只有少數自己愛不釋手的,才自己購買。

親子時光得來不易

轉眼間,伍錫堂已邁入全職爸爸的第三年。多了陪伴孩子的時間,親子關係密切了,有時一家人圍繞著一本繪本討論,天倫樂融融。雖然孩子不善言辭,但從他們看自己的眼神,伍錫堂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應。

他說,旭贊原本不擅溝通,但這三年來,他學會了跟學校的園丁打招呼;被罵得不高興了,也會向鄰居小孩訴苦,“他的語言能力發展了,比以前進步很多。”

“以前小時候,我們沒機會聽故事,現在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對于說繪本故事這角色,伍錫堂可是真的投入,除了在家裡講,也到學校去兼職“故事爸爸”,給學校裡的孩子講繪本。

“信仰帶我走上了這條路。我希望有一天,我有機會到社區裡去,講特殊孩子的故事,透過故事,讓更多孩子跟家長意識到特殊孩子的存在,對他們有更多的關愛和同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