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只要有執照放心做吧 古蹟區不禁資源回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北馬頭條】只要有執照放心做吧 古蹟區不禁資源回收

報導:劉可欣
(檳城2日訊)檳州中華總商會上月尾在2014年會員大會中,籲請州政府禁止古蹟區商店從事廢物回收運作,不過,該區議員及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皆指出,只要是有執照的資源回收業者,都能繼續營業。



丹絨區國會議員黃偉益說,州政府不能隨意取消資源回收業者的執照,也不能因為喬治市如今入遺,就犧牲古老行業。

他說,資源回收業是文化遺產,必須讓它們存在,畢竟很多人去那邊找破銅爛鐵。

他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州政府可以對非法的業者採取行動,但不能用任何理由來取消合法業者的執照,否則將違反法律自然公正原則,可能面對被起訴的局面。



需聆聽業者意見

“若相關業者沒有遵守條例,才能採取行動。”

3年前,黃偉益針對喬治市特別區域藍圖發表意見時,曾指不應允許在古蹟區內設立資源回收中心,因為回收中心容易引起火患。

他現在依然堅持有關立場,即現有的回收中心可繼續存在,但不會再發出新執照。

“至于現有的非法回收業者是否要漂白,則需要斟酌。”

他說,在特別區域藍圖中,沒回收業者也面對不被安排在一個特定區塊的問題。

黃偉益說,檳州中華總商會有他們的看法,印裔商會可能也會有他們本身的看法。但在此事上,也需聆聽業者的意見。

檳州中華總商會在大會中,籲請州政府禁止古蹟區商店從事廢物回收運作,並指這些廢物回收運作既不美觀也不衛生,隨意停泊的卸貨車輛也影響這些地區的交通。地方政府應針對這些古蹟區建築物的用途施加條件。

業者遊客:回收不成問題

儘管檳州中華總商會站在商業角度認為,喬治市回收業影響市容及衛生,但根據本報記者抽樣訪問市內各行各業及遊客,他們皆認為這不成問題。

受訪者不認為,回收業者影響市容、衛生及阻礙交通。

有者說,回收店是檳城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只給遊客看到好的一面,而是應該讓它們繼續存在。

兩名受訪的外國遊客說,遊客不應干擾當地人的生活,畢竟當地人需要有收入來繼續他們的生活,總不能因為遊客要來,而不讓他們繼續原本的生活。

檳商會:影響交通市容衛生

檳州中華總商會交通、物流及關稅組一名不願俱名的組員指出,他們是以商業的角度出發,認為資源回收業影響交通、市容及衛生,而希望州政府禁止古蹟區商店從事廢物回收運作。

他說,古蹟區要發展,需要以旅遊業為主,但回收物發出的味道及帶來的衛生問題,對市容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希望地方政府能對此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再加上有關道路也較為狹窄,當運載回收物的車輛停泊時,也會造成交通阻塞。”

他說,該小組並非刻意針對任何行業,只是希望上述問題能獲得妥善處理。

林翠萍:擴充須符技術要求
不批新申請

喬治市世遺機構總經理林翠萍說,根據喬治市特別區域藍圖,持有准證的再循環及資源回收業業者,可繼續營業,若有意擴充則需要符合技術需求,但不批准新的申請。

上述行業包括回收、儲存及轉售二手可循環物品,如瓶子、紙張、鐵製品等。

林翠萍說,喬治市特別區域藍圖,已在兩年前呈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已被接受。

她說,該藍圖已獲得州策劃委員會核准,正進行國語版本的翻譯工作,一旦完成后,即可進行憲報頒布。

受詢及預料何時可進行憲報,她指出,目前尚未能確定。

不覺有礙市容

★曾紫薇(24歲,來自吉隆坡的學生)

我認為不是所有遊客都會路經回收店,也不認為有礙市容,就如古蹟區內其他正在修復的建築物一樣。

回收店的存在,是檳城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只給遊客看好的一面,把另一面藏起來。

應該繼續存在

★蔡文儀(24歲,來自吉隆坡的學生)

若不讓回收店繼續在喬治市營業,就沒有環保工作。

回收店原本就是喬治市生活的一部分,應該繼續存在。

需要收入生活

★楊超、王振興(皆26歲,來自中國湖南的遊客)

我們認為遊客不應干擾當地人的生活,畢竟他們需要有收入來繼續他們的生活,我們總不能因為遊客要來,而不讓他們繼續原本的生活。

我們有見到回收店的情況,但不認為這些回收店不衛生。

安排特別區域

★楊小姐(25歲,喬治市飲食店業者)

我認為如今古蹟區的回收業者的營業地點很危險,因為使用的舊電流系統容易引起火患。

政府應該安排一個特別的區域,讓回收業者在該處繼續營業。

我認為回收店應該繼續存在,因為他們進行的是環保工作,是有意義的工作。

不會阻礙交通

★蔡金文(64歲,修車業者)

我認為應該讓回收業者繼續留在古蹟區,也不認為他們阻礙交通。

若不讓他們繼續在原地營業,會對附近居民帶來不便。

80年代初做起
“回收行業也是古跡”

“回收行業也是古跡的一部分,不是新的行業。”

在海墘新路門牌145號從事回收行業的巴拉馬斯溫(60歲)說,其哥哥在80年代初在該處開始從事該行業,他在10年前接手這門生意。

他說,這條街約有10名回收業者,皆是印裔,他是在租借的單位做生意,其客戶主要來自喬治市。

他說,與10年前比較,目前的生意額有減少,主要是檳島其他地區越來越多人從事此行業,連一些沒有執照的外勞也來搶灘。

巴拉馬斯溫回收的物品,包括塑料瓶、紙張、金屬,以及舊電器等。

“一些可再使用的電器,會有外勞來買;不能再使用的,我們會當成廢鐵賣給工廠。”

他說,回收業者需要得到商業註冊局、市政局及警方的批准,才能合法營業。

盡量照顧衛生

在海墘新路門牌120B號從事回收行業的甘娜格(57歲),7年前丈夫去世后,開始接手此生意,獨自撫養4名女兒。

她說,資源回收行業協助公眾及政府處理垃圾,若沒有回收商,報紙等可回收的物品就只好丟入垃圾桶中,制造更多垃圾,因此這個行業應該繼續。

受詢及此行業的衛生問題,她說,她本身非常關注其回收店的衛生情況,除了在雨天格外關注瓶瓶罐罐的積水問題外,平日也會盡量照顧衛生,避免蚊蟲滋長。

她指不曾因衛生等問題,接獲鄰居投訴。

回收物越界鄰戶體諒

一名在回收店毗鄰工作的男子指出,資源回收店的一些物品有時會“越界”,前來載走回收物的羅厘有時也會帶來阻礙,他曾投訴,但最后選擇體諒。

他說,為了避免毗鄰回收店的物品“越界”,他工作的商店也在去年,以鋅板隔開兩間店。

他曾經向回收店業者投訴,但明白投訴太多傷感情,對方也沒有把話放在心上,因此也不再投訴。

他指,本身也明白對方需要討生活,因此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