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榮:何必關閉協商之門?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沈俊榮:何必關閉協商之門?

最近在峇株巴轄召開的幾場巫統區部代表大會,幾乎都以閉門方式進行,記者不得其門而入。筆者不清楚其他地區是否也是“關著門”開會,但這種情形令人擔憂。



“關著門”開會,也許用意在于讓與會代表或主講人,可以暢所欲言,不必顧慮所說出來的內容,被媒體“放大”或“聚焦”報導。但閉門也可能意味著關“閉”協商之“門”,只顧關起門談論,不必理會“門外”看法或意見。

記得其中一場巫統區部婦女組代表大會,會議是以閉門進行,但主持開幕的巫統部長在召開記者會時,對大會準備通過的一項提案持有異議,要求負責人刪除該項提案。

該項提案跟最近引起華社激烈抗議的“要求政府勿增建華小”有關,該名部長的看法是:可以要求政府強化國小,從而吸引更多非巫裔家長把孩子送入國小,但不應偏激地要求壓制華小或淡小發展。



他認為,華小及淡小是歷史產物,應容許保留下去,就像三大種族共同爭取獨立的史蹟一樣不容抹殺;讓各族文化共存共榮、各自精彩,才符合首相提倡的“一個馬來西亞”精神。

這位巫統部長的開明態度,令人欽佩,如果他在面對黨內其他保守派領袖抨擊及施壓之下,依然堅持立場,將是華社之幸,也是華社應該極力爭取支持的友族領袖。

應打開心防

就如林連玉基金主席吳建成日前在峇株巴轄召開記者會時所言:要爭取民族教育平等,首先須爭取友族民主及開明分子支持,讓他們明白華社支持華教,並非威脅或消滅馬來文化。

他說,唯有進行跨族群對話交流,爭取友族諒解與支持,消除友族對華教的戒心,這樣當“壓迫者”壓制華教發展時,這些友族開明人士將主動站出來制止。

華教人士若要確保華教永續發展,就不能只顧關起門來高喊口號、徒託空言,反應該打開心防、放下猜疑,主動走入友族群中,讓友族瞭解華教運動其實很單純,不帶威脅性。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