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商家背景 減少網上消費風險(第1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確認商家背景 減少網上消費風險(第1篇)

報導:潘有文
圖:潘嘉威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越便利就要越小心!

隨著互聯網普及,民眾使用電腦或手機上網消費和處理各種事務,
如果罔顧網絡安全,損失的可是自己呀!



謹慎選擇消費商家,做足防範功夫,小心駛得萬年船……

在一般實體商店購物,都有貨不對辦的風險,何況是在觸摸不到實物的網店上消費,怎能不更加精明一些?

擁有逾十年電子商務經驗的蔡凱旋表示,想要確認網站的真實度無捷徑,可以根據網站提供的電話號碼,致電瞭解基本情況,或是在網上搜索,看看別人對此網站的意見和評價。

“先看看網站的‘About Us’(關于我們),還不信任就打電話詢問。”他指出,列出電話聯絡和地址的網上商家較有保障,正常合法經營的電子商務業者,應提供公司的各種聯絡方式。

網上的各種網店,或是在面子書上銷售物品者,屬于個人賣家,相較以公司或企業形式經營的業者,消費人與個人賣家交易,即會面對較高的風險。

蔡凱旋十年前開始經營網上遊戲,2010年與友人聯合創辦網上開店平台Youbeli,為有意在網上開設網店者,提供一個平台,同時也讓消費者可在同一個網站內找到各種所需物品,不必逐個網站尋找。

他是電子商務業者,也是網上消費者,熟悉網上的各種經營和交易方式,他提醒應小心看待只是使用面子書銷售物品,或未提供電話地址的電子商務網站。

“在網絡上,純粹只是網站,沒電話、沒地址的網店還是很多;在FB看到的網店,全是個體對個體,憑賬號和照片,以及使用PM(Private Message,私信)成交。”他表示,如果有人因此而受騙,也怪不了別人。

多曝光增加知名度

對于這類個人賣家,如果真要與他們交易,他的建議是:先少量購買,確認沒有問題后,才逐步購買較大金額的產品。

雖然,擁有公司註冊的網站較個人賣家可信,但想要贏得消費人的信任,依然需要下一番功夫。

他表示,讓網站在實體和網上多些曝光,除了吸引網上消費人的眼球,而且藉此建立網站在消費人心中的地位,有助網站的電子商務發展。

“實體和網絡都需要放置一些廣告,至少消費人看過,感覺是真的。而且網站需要設計一下,要給人信任感,看起來比較專業。”他指出,網站擁有完整的聯絡方法,萬一發生問題,報警處理時也知道對方是何方神聖。

單次使用密碼
降低信用卡盜刷事件

消費人擔心網上商家信譽有問題,先行檢查商家背景,以免“誤上賊船”;反之,正當經營的網店業者,一樣擔心騙子上門。

一些駭客盜取信用卡用戶的戶頭號碼和CVV2號碼后(印在信用上簽名區的數字),在網店瘋狂使用,讓業者遭受不小的損失。

蔡凱旋指出,信用卡發卡單位允許客戶有6個月的投訴期,如果信用卡用戶能夠證明並沒有在相關時間內使用信用卡,即可要求網店業者退款。

即是說,商家必須證明在網店購物者即是信用卡持有人,否則必須退款給用戶,以及自行承擔貨物已寄出的損失。

近年,由于大馬推行銀行網上戶頭和信用卡交易時,必須使用單次使用密碼(One-Time Password,簡稱OTP),國內的信用上遭盜刷幾率大減,才減少網上商家和消費者的煩惱。

當用戶在網上交易時,信用卡發卡單位向用戶的手機,發出附有6個字的密碼短訊,正確輸入網店網頁交易界面,才能成功交易。

因此,駭客即使取得信用卡號碼和CVV2,未有單次使用密碼,也無濟于事。

蔡開旋表示,並非每個國家使用單次使用密碼交易方式,因此相信不少大馬電子商務網站像他們一樣,只接受使用大馬的信用卡交易,拒絕外國人以信用卡購買大馬電子商務網站商品。

Paypal付費
電子商務另一挑戰

由于使用單次使用密碼的方式,大馬信用卡網上盜刷的問題大為減少,但另一個問題卻開始困擾消費者和電子商務業者。

Paypal是可在國際間使用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可作為支付網上消費的金融工具,雖然方便使用,但在使用上,開始出現一些狀況。

蔡凱旋指出,由于該網店不接受外國信用卡,因而允許國外網上消費人使用Paypal付費,最近卻發生詐欺事件,讓他們更加謹慎對待Paypal用戶。

一名該網站的消費者,以Paypal支付數支總值過萬令吉的智能手機費用,金額過賬后,貨物也隨著寄出去,但最后Paypal指有關用戶並未使用這筆款項,要求該網站解釋清楚。

由于這個國際支付商不接受大馬物流(快遞)公司,允許第三方代為簽收物品的說法,堅持認為需要用戶親手簽收才算有效,因而取回已付出的款項。

蔡凱旋相信有關用戶的戶頭或遭駭客侵入,才會冒名在網上購買物品,但苦于無法證明簽收物品者是用戶本身,需由商家承擔這個損失。

吃了這次悶虧,該網店對于可疑的Paypal付款者,如大量購買同類物品,即會先進行調查,若有可疑即全數退款,以免造成財物損失。

送貨流程順暢
增消費人信心

網上消費者願意在某電子商務網站進行交易,即是相信網站的第一步,因此,電子商務業者就需做好本分,包括在送貨流程上的安排,不能過多延誤。

蔡凱旋表示,消費者付費訂購貨品后,通常不會擔心收不到貨品,而是關心商家何時能把貨品送到他們的手上。

網店的客戶服務人員常接到消費者的詢問,大多數是:貨品寄了嗎?或者有沒有人處理貨品?

蔡開旋的電子商務平台是扮演中介角色,即B to B to C(企業─企業─個人消費者)中間的企業協調。

“商家在我們這裡開店,然后銷售物品給消費者,其實,我們有點像中國的淘寶網站的角色。”他指出,消費人付費后,商家寄出用品,網店平台抽取佣金后,再把交易的金額付給商家。

因此,該網站負責與消費人溝通,包括告知物流情況或流程,並且提醒商家準時交貨。

商家送貨流程延誤的原因之一,包括貨源不足,因此,蔡凱旋提醒網店商家,穩定的貨源才能留住客源,以及吸引更多消費人購買物品。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