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淘氣話從前 人點燈 我射燈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淘氣話從前 人點燈 我射燈

報導:孫華楣
攝影:楊智聰



時間,從不會為誰而停留,而變遷也只是一個自然歷程;只是,我們仍會覺得可惜,今日的吉隆坡茨廠街,有一幅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版圖與場景,但那曾經屬于華人樂也融融的中秋風景,卻早已遠去。過去的人,過去的事,無論歲月如何無聲,都不該被人遺忘。今天,讓我們把時光留住,回到60、70年代的中秋。

中秋的圓月,照亮了中國五千年,也照亮到南洋求生的海外華人,文化的紐帶從來緊扣著兩岸的人們,因此無論節慶,文化習俗,在來到海的另一邊時,大家都如實搬演。

在意義上,中秋節如同農曆年,既是大日子,也是一家團圓的時候。茨廠街舊稱唐人街,在仍未變成外勞區的90年代前,中秋的畫面總熱鬧,媽姐殺雞,餅香飄送,大人辦貨,孩子玩燈。

從前,過中秋很隆重,應節必吃的月餅,許多人都會到茨廠街買餅,部分餅家嚴陣以待,工房忙得人仰馬翻,店面人龍排得水洩不通,三四十年代的那家叫成記,五六十年代盛世的叫玉壺軒。買餅之外,茨廠街更是吉隆坡區佳節辦貨的重要市集,前來采購應節用品的人很多,中秋節前,常常是人潮如鯽的一個月。



從三十年代來到六七十年代

這個訪談,我只開了一個頭,他們仨就自顧自地聊下去,從餅家聊到月餅,從月餅聊到燈籠,從拜月亮聊到走馬燈,一幅幅中秋圖像劃過空中。承接上周五杜志昌爺爺話30年代的茨廠街中秋,這一回,則讓66歲的鄺景流、72歲的陳上好及67歲的卓光漢繼續為我們說一段六七十年代時期的茨廠街中秋故事。

那是一個生活簡樸的年代,娛樂節目特別少,每每中秋節,住在蘇丹街的鄺景流都會帶著燈籠出門和朋友玩。鄺景流是鄺福榮洋服店東主的孫子,笑說兒時的自己是個頑皮蛋,人玩燈籠,他玩“射燈籠”,彈弓拉開咻一聲就射過去,以破壞找樂趣。

我笑他,鄺福榮洋服店在茨廠街有頭有臉,怎不怕有人找上門來算賬?鄺叔叔笑得更開揚說,孩子那么多,怎認得了?喂,當年的小孩,你的燈籠曾栽在鄺叔叔的手裡嗎?今天正是算賬的時候,記得到【月光光 照茨廠】活動現場,即福音堂籃球場找鄺叔叔,聽聽他怎么地說。當然,沒賬要算的,我們也歡迎你和其他茨廠街坊一起話當年,憶中秋。

豬、魚、獅、大肚佛…

鄺景流出生于1968年,一家人隨祖父在蘇丹街落腳,從事洋服裁剪生意,祖輩時代曾一度承接Robinsons百貨洋服部的訂單。鄺叔叔從小在茨廠街長大,他所形容的那個童年歲月,是環境單純的六七十年代,孩子可以到處跑,別人的市集是他們玩樂天堂!

說到中秋,鄺叔叔先提到月餅和提燈籠。提燈籠是古老習俗,從前點紅燭祭拜月神祈福,但秋日風大,便以竹編糊紙,圍起燭火免被吹熄,后來才漸漸演變成提燈籠,以表尊敬月神。此一典故,許多孩子其實不知,他們心中記住的全是那大大小小的彩色燈籠,兔子、金魚、船、雞、龍……千姿百態。不過,人玩燈籠,鄺叔叔則玩“射燈籠”,彈弓是他的武器,燈籠是他的目標,範圍從家門外的五腳基到福音堂外的那條路上。

至于月餅,雖然,鄺叔叔說了不少茨廠街餅家做餅的盛況,但塞滿當年他們小小心靈的,我想絕對是那個用多余麵糰而做的“公仔餅”。

“我以前小時候,其實沒自己買過月餅,餅都是大人買的,但我記得餅家會把多出來的麵糰拿來做公仔餅,這公仔餅,有豬仔啦、魚啦、獅子啦……還有大肚佛(即笑佛)。”

大家沒聽說過獅子,又是一陣喧鬧。樂安茶室的陳上好也突然搭話,“多數是豬仔、魚……有獅子的咩?”卓光漢長老則說,“什么都好,以前的料不同,真的好吃。”

買月餅,送公仔餅!

鄺景流說:“以前中秋節,沒現在的商業化,那時候就有几間茶樓賣月餅,成記、品泉、玉壺軒、連生、錦綸泰是后來才有的,以前每一間做餅的都出名,啊,還有一個叫雙英齋!從前做月餅都等開印,印用木做的,農曆七月十五開印,只賣一個月,只在他們的店裡做,款式也沒那么多,蓮蓉、荳沙、金腿、伍仁等。當時,我們家的店和連生背對背而立,我常常走過他們的店,中秋前有很多街坊到那裡打工,幫忙取鹹蛋黃,那時候已有人用鹹蛋做餅,蛋白是不要的,就任由街坊來拿。你要拿個鐵杯子也好,拿著碗也行,任由你拿,拿回去煮湯,從前的人就不浪費。以前的鹹蛋用缸裝著從中國運來,現在的都是裝箱盛好,那缸,現在仍可在一些花園找到。在大人心中,以前中國來的東西,就香一點。你們記得嗎?以前的蓮蓉,有一粒橄欖仁,一個小小白白的。”

“哦哦哦……”他們自顧自地說。

從前,不是人人吃得起月餅

接著,還是鄺叔叔在說話,他告訴我,在1960年代時期,做月餅的蓮蓉、荳沙都用腳踩、用碳烤,麵包也是。“我在文良港看著麵包出爐,那香氣……非常難忘。”如今強調的無菌與衛生,對上一代人來說,是來自手感的香味。

那一天,茨廠街鄉音館館長張吉安拿來一張1968年玉壺軒的海報,當年月餅一個2.80令吉至3.20令吉,雖然不算太貴,但非人人能買,平凡人家能吃到一個月餅已算很好,甚少買餅為送禮這回事。

“從前買餅,若是跟店家的交情好,你多買個幾盒,他們就會送你公仔餅,有‘大肚佛’的。一般都是豬仔,有些有籠子放著,有些是一字排開,小豬吸著奶那樣的也有,哈哈哈!”鄺叔叔說的,讓一旁的陳上好和卓長老也笑開懷,童年回憶總是動人,那個下午飛逝如箭。

嫦娥最美 流芳百世

我非吉隆坡人,童年的記憶不在吉隆坡,求學時代所認識的茨廠街,已成了遊客必遊之地,主要的街道上已滿是小販攤位,凡經過必有人會來兜售包包、手錶或影碟,而不是樂安茶室陳上好所形容的“不是隨時可以擺檔這件事”。

陳上好兒時就在茨廠街長大,家人開的樂安茶室就在蘇丹街上,去年9月,因為捷運計劃,樂安茶室也宣告把店收了,招牌讓茨廠街鄉音館留作紀念。

中秋及年節才能擺攤子

女人的視野總是觸及生活所需,是她告訴我很多人會在中秋節這個節日前夕,前來辦貨這回事。

“以前的茨廠街不同于現在,沒有遮陽擋雨的鐵棚,也不是天天都有擺檔。每年中秋節,茨廠街才獲準擺檔賣東西,商家在過了農曆七月十五才開始擺攤子,可以擺一個月。那個時候,茶室就特別忙,因為有很多外來的人到此辦貨,順便喝個茶。小販賣什么?來來去去就是應節的用品,我記得有很多水果攤,也有賣甜品的,賣燈籠的,但水果為多。”

說到這裡,鄺叔叔則補充,“從前的茨廠街,不是天天都能擺攤子,只有中秋和過年,也只準賣中秋或過年的東西而已。柚子、小芋頭、菱角,這些中秋節會吃的東西,啊,還有雲片糕,雲片糕白白的,用紙包住,圓圓的,中秋月圓時要來拜月亮的。”

拜月亮,我聽過,我們潮州人的漁村里,拜月亮時除了要擺月餅,還要擺上花、胭脂粉,說是用來送給嫦娥,討好她並祝願青春漂亮,我不知道,這個拜七姐時所用的那套是否也適合嫦娥姐姐,但當年的女孩們就這般相信著。

茨廠街的拜月亮儀式,不是家家戶戶皆有,但實際狀況他們也說不出來。然而說到嫦娥,這個歷代流傳像謎一般的人物,兩位男士用了美來形容。“卓長老形容,那一夜很浪漫,嫦娥最美,人們就在門口看著月亮吃餅”,鄺叔叔那一句“嫦娥最美”形容得堅定,像在說著一個不老的傳奇。

嫦娥,像女神,流傳百世,但今天的孩子,又會怎么形容嫦娥?

從前人識字少,猜不了燈謎

除了提燈籠,茨廠街的街坊慶中秋時猜燈謎嗎?

“沒吧!那時候的人受教育不高,大概玩不了這個。”陳上好說。鄺叔叔受英文教育,猜不了燈謎,但他猜測猜燈謎這遊戲,從前比較會在“月光會”裡出現,只是月光會不是年年有,以前的人很實際,也不花大錢搞活動,也沒有煙花。

我以為當年的福音堂在中秋節那天,教會會有一些活動,但原來沒有。卓光漢長老告訴我,福音堂始于1893年,一開始並沒教堂,只有兩間屋子讓外國來的宣教士住,去哪傳教,他們的代步工具都是騎腳車或走路,主要在照顧貧窮弱勢族群、礦工、媽姐,教友多半說客家話與廣府話。以前的人不太會娛樂自己,天天工作,加上西方人不是很曉得華人節慶,所以中秋對福音堂而言並沒有特別多的活動。

燈內公仔會動 如今覓無蹤跡

對卓長老來說,中秋最深刻的記憶是:以前在茨廠街有一個走馬燈籠,點了蠟燭之后里頭的公仔就會轉動,像孔明燈那樣,很大一個,有錢人家才會有的。他看過,當時只覺得神奇。

“玉壺軒和成記都有一個,木雕的。”鄺叔叔補充。

當年,很多東西都用做的,當鄺叔叔說起學校上課會讓他們做燈籠一事,卓長老也記得。“那燈籠用竹子做的,用紗紙、漿糊來黏,后來的才用鐵線。”

Milo罐的有嗎?

“有,前幾年,我們在福音堂搞個活動,也見過有人懷舊。不過在我的記憶中,以前的多是牛奶罐。”

他們的蠟燭,不是今天的一盒盒短燭,孩子想玩,得自己想辦法,用的都是媽媽拜神時用剩的,折成幾段,兄弟幾人分著玩。

【月光光·照茨廠】老街講古會

日期:9月8日(星期一)
地點:吉隆坡福音堂籃球場
時間:7:30pm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