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四故事四精神 慈悲喜捨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四故事四精神 慈悲喜捨

報導:葉鳳玲
攝影:李玉珍、受訪者提供



《觀音菩薩》音樂劇以佛典《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為故事設定,也是繼1999年《千手千眼》、2008年《寶鏡》之后,三度以觀音菩薩為表演主題。

《法華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觀世音普門品是第二十五品書,內容詳說觀世音菩薩于娑婆世界教化利益眾生的事情。因此,音樂劇直接引用《觀音菩薩》為題,一目了然。

觀音基金會秘書長兼《觀音菩薩》製作人拿督陳瑞萊表示,《法華經》是佛陀涅槃前八年說。“佛陀在最后八年裡講的佛法,收集在《法華經》和《涅槃經》兩部大經典裡。”

“《法華經》裡的佛陀說法,有的是應著示眾的提問,有些是佛陀觀機逗教。第二十五品中,無盡意菩薩問佛陀,‘觀世音菩薩雲何由此沙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意思是,為什么觀世音菩薩開了這么多方便的法門?觀世音菩薩發了怎樣的願?”



音樂劇就由“佛陀說法”拉開序幕,開始介紹觀世音菩薩,並且觀世音菩薩以四個故事來敘訴佛教的四個精神:慈悲喜捨。

以大合唱方式呈獻

和前兩部佛劇不同的是,這一次《觀音菩薩》將會加入合唱團的表演形式。

陳瑞萊說,“加入合唱團主要是配合音樂劇序幕‘佛陀說法’場景。佛陀當年在靈鷲山說法,來聽法的示眾很多,包括天人、阿修羅、國王、平民等,需要許多演員來演出。后來想到,反正已經有這么多演員在台上了,那么就留在台上一起合唱吧!”

合唱表演預計會有60至70人參與,演唱的控制、流暢的線條把握、平衡的聲部協作,不只是考驗著指揮者、歌者和演奏者,也是觀音基金會在佛劇創作及表演歷史上的一大創新和突破。

合唱團的表演形式可以營造“佛陀說法”慈悲莊嚴的場景,整齊劃一和洪大的合唱氣勢更能吸引觀眾的觀賞關注。然而,拿督陳瑞萊希望佛的“慈悲喜捨”智慧最終能伴隨歌聲和舞蹈,絲絲沁入觀眾的心裡。

隨喜,讚賞不破壞

陳瑞萊說,現在社會亂象太多,慈悲喜捨的精神是現代人需要的美好價值,有了慈心、智慧、歡喜、隨喜,才能把很多事情看淡、放下。

“我們同時需要隨喜、讚賞。很多人看到別人出色,心裡會不舒服,總之就是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好。其實,隨喜的功德最容易做,佛陀告訴我們,只要隨喜,我們的功德和那人所做的功德是一樣的。”

“比如一個人捐助物資或是幫助人,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心生歡喜,並且讚揚他的行為,我們這一讚嘆,同時也得到他所做的功德。可是一般上,多數的人不會去讚賞,而是去破壞。”

世界別太悲慘 人要有正面祈望

許多人都好奇,為什么觀音基金會選擇音樂劇來結合佛典故事?原來背后的契機關係到一部西方音樂劇《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很喜歡觀賞音樂劇的拿督陳瑞萊,有一次觀賞《悲慘世界》之后,憤怒和不開心在心裡微微發酵。

“這是一個宗教故事,在革命時期,當大家經歷逃難、痛苦情況的時候,哥哥偷了一塊麵包給饑餓的妹妹吃。可是,這是屬于偷盜行為,哥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罪惡,所以要懲罰自己,最后選擇自殺。”

“導演和編劇有權去表現他們想要的故事和效果,但是我覺得還是要有一些道德的心態。坦白說,這個情節帶給我衝擊,藝術演出是一種教育,如果在表演中帶出社會和平、美好的價值,而讓看的人能夠在一場演出中有正面的祈望,並且去努力追求和珍惜生命,這不是更好嗎?”

于是,起于“我們來做一些比較有責任心和正面的表演”這樣一個念頭,觀音基金會在1999年成立,同年呈獻了大馬第一部佛劇《千手千眼》。

拿督陳瑞萊相信表演藝術的力量是可以直接影響生命的,比如,明星的自殺事件容易引起一些人追隨。為了發揮藝術正面的影響力,即使沒有經驗,她和一班志同道合者一邊摸索一邊學習,從經驗中吸取智慧,就這樣一場又一場音樂劇做到現在。

喚醒公眾省思意識

“做音樂劇真的很不容易,一開始要做的時候,很多人聽說觀音基金會要做音樂劇,顯得難以置信,因為我們在這方面什么經驗都沒有。”

零經驗不代表不能做,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一切經驗都可以學習獲得。“音樂劇的影響力真的很大,藝術文化潛移默化的教育其實是深入人心,只是大家在不知道狀態之下,不自覺地就吸收了。”

拿督陳瑞萊表示,現代社會、媒體傳播過多的訊息給大眾,有的人像海綿一樣吸收真的假的、對的錯的,不經淘汰就全盤接受,所以造成現今社會的亂象。

“我希望藉音樂劇引人進入佛教,喚醒省思的意識,自己心中要有尺度,做事才有規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她認為,作為在家眾,也可以借助個人的綿力,為現代社會貢獻:“不只是出家眾,每個人都能把佛教的理念、慈悲的智慧,用不一樣的平台去宣揚,共同營造祥和的生活環境。”

“普羅大眾可以和親友分享佛理,宣揚佛的智慧,而觀音基金會選擇舞台劇這種又唱又演又跳的方式,讓大眾更輕鬆了解佛理、有正確的因果觀念,對于生活有美好的尋求。”

環環配合 帶出感動

每場表演都有主題,表演內容、音樂藝術、服裝設計等等,因此,一場表演不只是演戲、跳舞、唱歌這么簡單,還必須有團隊的分工合作,才能成就一場有獨特構思和命題的演出。

對觀音基金會而言,從《千手千眼》、《寶鏡》到明年上演的《觀音菩薩》,每一次演出都是一件煞費苦心的事情;而每一次演出都會朝往一個演出大方向:精準地表達當時代的情節和精神。

“《觀音菩薩》一開場是‘佛陀說法’場景,要怎樣才能做出當時那種莊嚴,然后把它放大在舞台上表演呢?”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講述這樣一個佛典故事,“如何講述”變得尤其重要。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后我出生,大家是多么嚮往佛陀說法,如果能把佛陀還在世時的說法場景,真正表現得貼切,能夠讓現場觀眾的人心提升,這是大功德。”

“好的說故事能力,需要每一個演出環節的相互配合,從每一個工作人員到舞台設計、燈光、演員、音樂……所有的一切巧好地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把感動帶出來。”

由于是全新的音樂劇演出,過去演出中保留下來的許多道具、服飾等都無法使用,必須請專家全新設計。拿督陳瑞萊希望在專業設計操作之下,幫助提升說故事的能力,精準和貼切地表達當時代的情景和精神,以軟性方式關懷、貢獻社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