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见闻‧四故事四精神 慈悲喜舍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心见闻‧四故事四精神 慈悲喜舍

报导:叶凤玲
摄影:李玉珍、受访者提供



《观音菩萨》音乐剧以佛典《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为故事设定,也是继1999年《千手千眼》、2008年《宝镜》之后,三度以观音菩萨为表演主题。

《法华经》共有七卷二十八品,观世音普门品是第二十五品书,内容详说观世音菩萨于娑婆世界教化利益众生的事情。因此,音乐剧直接引用《观音菩萨》为题,一目了然。

观音基金会秘书长兼《观音菩萨》制作人拿督陈瑞莱表示,《法华经》是佛陀涅槃前八年说。“佛陀在最后八年里讲的佛法,收集在《法华经》和《涅槃经》两部大经典里。”

“《法华经》里的佛陀说法,有的是应着示众的提问,有些是佛陀观机逗教。第二十五品中,无尽意菩萨问佛陀,‘观世音菩萨云何由此沙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意思是,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开了这么多方便的法门?观世音菩萨发了怎样的愿?”



音乐剧就由“佛陀说法”拉开序幕,开始介绍观世音菩萨,并且观世音菩萨以四个故事来叙诉佛教的四个精神:慈悲喜舍。

以大合唱方式呈献

和前两部佛剧不同的是,这一次《观音菩萨》将会加入合唱团的表演形式。

陈瑞莱说,“加入合唱团主要是配合音乐剧序幕‘佛陀说法’场景。佛陀当年在灵鹫山说法,来听法的示众很多,包括天人、阿修罗、国王、平民等,需要许多演员来演出。后来想到,反正已经有这么多演员在台上了,那么就留在台上一起合唱吧!”

合唱表演预计会有60至70人参与,演唱的控制、流畅的线条把握、平衡的声部协作,不只是考验著指挥者、歌者和演奏者,也是观音基金会在佛剧创作及表演历史上的一大创新和突破。

合唱团的表演形式可以营造“佛陀说法”慈悲庄严的场景,整齐划一和洪大的合唱气势更能吸引观众的观赏关注。然而,拿督陈瑞莱希望佛的“慈悲喜舍”智慧最终能伴随歌声和舞蹈,丝丝沁入观众的心里。

随喜,赞赏不破坏

陈瑞莱说,现在社会乱象太多,慈悲喜舍的精神是现代人需要的美好价值,有了慈心、智慧、欢喜、随喜,才能把很多事情看淡、放下。

“我们同时需要随喜、赞赏。很多人看到别人出色,心里会不舒服,总之就是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好。其实,随喜的功德最容易做,佛陀告诉我们,只要随喜,我们的功德和那人所做的功德是一样的。”

“比如一个人捐助物资或是帮助人,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心生欢喜,并且赞扬他的行为,我们这一赞叹,同时也得到他所做的功德。可是一般上,多数的人不会去赞赏,而是去破坏。”

世界别太悲惨 人要有正面祈望

许多人都好奇,为什么观音基金会选择音乐剧来结合佛典故事?原来背后的契机关系到一部西方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很喜欢观赏音乐剧的拿督陈瑞莱,有一次观赏《悲惨世界》之后,愤怒和不开心在心里微微发酵。

“这是一个宗教故事,在革命时期,当大家经历逃难、痛苦情况的时候,哥哥偷了一块面包给饥饿的妹妹吃。可是,这是属于偷盗行为,哥哥因为觉得这是一种罪恶,所以要惩罚自己,最后选择自杀。”

“导演和编剧有权去表现他们想要的故事和效果,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些道德的心态。坦白说,这个情节带给我冲击,艺术演出是一种教育,如果在表演中带出社会和平、美好的价值,而让看的人能够在一场演出中有正面的祈望,并且去努力追求和珍惜生命,这不是更好吗?”

于是,起于“我们来做一些比较有责任心和正面的表演”这样一个念头,观音基金会在1999年成立,同年呈献了大马第一部佛剧《千手千眼》。

拿督陈瑞莱相信表演艺术的力量是可以直接影响生命的,比如,明星的自杀事件容易引起一些人追随。为了发挥艺术正面的影响力,即使没有经验,她和一班志同道合者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从经验中吸取智慧,就这样一场又一场音乐剧做到现在。

唤醒公众省思意识

“做音乐剧真的很不容易,一开始要做的时候,很多人听说观音基金会要做音乐剧,显得难以置信,因为我们在这方面什么经验都没有。”

零经验不代表不能做,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切经验都可以学习获得。“音乐剧的影响力真的很大,艺术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其实是深入人心,只是大家在不知道状态之下,不自觉地就吸收了。”

拿督陈瑞莱表示,现代社会、媒体传播过多的讯息给大众,有的人像海绵一样吸收真的假的、对的错的,不经淘汰就全盘接受,所以造成现今社会的乱象。

“我希望藉音乐剧引人进入佛教,唤醒省思的意识,自己心中要有尺度,做事才有规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她认为,作为在家众,也可以借助个人的绵力,为现代社会贡献:“不只是出家众,每个人都能把佛教的理念、慈悲的智慧,用不一样的平台去宣扬,共同营造祥和的生活环境。”

“普罗大众可以和亲友分享佛理,宣扬佛的智慧,而观音基金会选择舞台剧这种又唱又演又跳的方式,让大众更轻松了解佛理、有正确的因果观念,对于生活有美好的寻求。”

环环配合 带出感动

每场表演都有主题,表演内容、音乐艺术、服装设计等等,因此,一场表演不只是演戏、跳舞、唱歌这么简单,还必须有团队的分工合作,才能成就一场有独特构思和命题的演出。

对观音基金会而言,从《千手千眼》、《宝镜》到明年上演的《观音菩萨》,每一次演出都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情;而每一次演出都会朝往一个演出大方向:精准地表达当时代的情节和精神。

“《观音菩萨》一开场是‘佛陀说法’场景,要怎样才能做出当时那种庄严,然后把它放大在舞台上表演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讲述这样一个佛典故事,“如何讲述”变得尤其重要。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大家是多么向往佛陀说法,如果能把佛陀还在世时的说法场景,真正表现得贴切,能够让现场观众的人心提升,这是大功德。”

“好的说故事能力,需要每一个演出环节的相互配合,从每一个工作人员到舞台设计、灯光、演员、音乐……所有的一切巧好地配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把感动带出来。”

由于是全新的音乐剧演出,过去演出中保留下来的许多道具、服饰等都无法使用,必须请专家全新设计。拿督陈瑞莱希望在专业设计操作之下,帮助提升说故事的能力,精准和贴切地表达当时代的情景和精神,以软性方式关怀、贡献社会。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