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彈撥間不斷思考檢視 古琴蘊藏文化精髓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北馬縱貫線.彈撥間不斷思考檢視 古琴蘊藏文化精髓

報導:蔡愛卿
初古琴社今年初在老舍茶館成立,由來自雙溪大年的留台古琴師馬俊國創立。以傳統方法教授古琴的馬俊國,了解古琴在本地始終是一種冷門樂器,學的人並不多。不過來馬教琴十年的他,仍希望通過琴社,帶出文化理應不斷思考,永無止境的精神。



馬俊國二十多年前赴台灣留學並接觸古琴后,深深愛上這種古老的樂器。他向新竹古琴老師莊秀珍學琴,並在后來成為專業的古琴老師。過去10年來,他主要在台灣教琴,並每半年回馬一次教授古琴。

他在馬來西亞教琴十年后,終于正式成立琴社。初古琴社現有兩項固定活動,一是為社員舉辦的琴學課,以提升社員的內涵。另一個就是公開性質的雅集。

他說,雅集每次都在不同地點舉辦。社員會在雅集上彈奏古琴,有興趣者都可以出席。這是讓大眾接觸初古琴社的窗口,也讓社員展示學習成果。



清朝古琴長伴20年

雖然一年當中留在馬來西亞的時間並不長,馬俊國希望通過琴社,帶出文化理應不斷思考,永無止境的精神。他以其老師莊秀珍為例,總是每三五年就對自己之前彈過的曲子不滿意,而要重新整理過。

他說,古琴文化中的不斷檢視其實也是一種生命態度。不斷自我調整是成長必要的條件。因此他很開心有學生認為自己彈得不好,或是覺得沒有資格去教別人。這說明他們一直在檢視自己,聆聽自己的琴音。

“初古”,其實是創辦人馬俊國的古琴的名字,那是一張清朝的古琴,伴著他已有20年左右。“初古”一詞來自唐朝詩人王昌齡的詩句“仿佛弦指外,遂見初古人”。馬俊國對“初古”一詞情有獨鍾,他在不同地方所成立的琴社,都叫初古琴社,本身也號稱初古遊人。

初古琴社創辦人馬俊國受訪時說,初古琴社在檳城成立,只因為因緣俱足。該琴社的活動範圍並不限檳城,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成員,也可以加入琴社,並舉辦活動。

堅持傳統教學法慢而細膩

馬俊國一向堅持用傳統的方法教古琴,這種方法叫對彈。即是老師與學生面對面坐著,每人各一張琴或共用一張琴,老師教一個動作,學生就學一個動作。學生是通過模仿老師的動作來掌握曲子。

他說,現在許多古琴老師都採用新方法來教古琴,即採用五線譜或簡譜,譜上已有節拍。學生只需要學會彈奏的方法,就可以彈所有的曲子。

他說,這樣的確比傳統方法輕鬆很多,但在古琴而言,未免也太簡單了。用這種方法很容易就會彈古琴音樂,但學會之后,古琴還有甚么好彈的呢?

“有經驗的彈琴人會發現,在傳統方法中,同樣的指法在不同曲子裡會以不同面貌出現。這是彈琴人走進曲子的世界后,才能察覺的微妙變化。”

不同曲子就是不同世界,而且一直在變化。這就是為何同樣的曲子彈了幾十年,他也不覺得厭煩。

傳統方法教學的進度很慢,一般需要學習5年左右,才可以彈古琴中的大曲。用新方法的話,只需幾個月就可以了。因此對于那些急于“畢業”的學生,他都建議他們去向其他合適的老師學習。

他明白這種方法難以吸引很多學生。不過他對此積極看待,人少的話,品質反而容易控制。他在意的不是學生多少,而是古琴的精髓還在不在。

要求學生真性情有想法

馬俊國認為,古琴的推廣不難在物質條件,而是在推廣的同時如何保住古琴的內涵。

古人說,一個古琴老師要收學生,要求學生必須識讀書。所謂讀書,並非指學生必須有文憑,而是肚子裡必須有點想法,是真性情之人。

他說,坐下來彈古琴,不只是彈奏一首曲子,也應該與自己的內心連接。但是大多數現代人與自己的內心非常疏離。這使到真正想走古琴之路的人,面對很多困難。

他說,學古琴的人,必須對琴音的世界有種響往,或者經過老師指點后有所體悟的。

“要不然,很難長久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當對古琴的好奇之心消失后,就會開始覺得無聊。”

普及化反流失精髓

古琴本來是一種多數人感到陌生的古老樂器,許多人將它與古箏混淆。

不過,古琴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后,身價即水漲船高,在兩岸三地掀起古琴熱,馬來西亞也掀起小熱潮,但馬俊國認為,這樣對古琴未必是好事。

建立文化很困難

他說,從此許多人注意到古琴,但大規模的推廣有正面與負面效果。正面效果是有更多人認識古琴,負面效果就是,在推廣古琴的過程中,也相應必須將古琴淺化,讓大眾更容易接受。

他認為,這樣形同放低古琴的身段。身段放低久了之后,要重新拿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

他說,古琴在古代本來就是文人雅士彈奏的樂器。他寧願古琴不那么普及,也必須保住古琴的精華。如果為了大眾化而放棄古琴的精華,到最后,人們並沒有真正了解古琴。

他說,文化的建立很困難,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可是要流失卻很容易。

他擔心這種情況,對古琴未來的發展反而不利。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