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毓康
圖:資料中心
當年的年輕學運領袖如今皆已到中年,隨著不斷的自我反省,他們中有些人開始漸趨“平靜”,亦有人思維改變,但內心的火種仍然火熱。
身為“六四”民運代表之一的王丹,目前生活在台灣,經歷了在中國7年的牢獄之災,然后一直流連在外。周遊美國與台灣之間的王丹,拋開民運代表的壓力,步入大學授課生涯,努力在民運與自我之間取得平衡。
這個9月,機緣之下王丹來到大馬,舉行巡迴講座會,並與四位嘉賓交流互動,說文創,談民主,講孩子。
由中國報主催,訂于本月19日至23日舉行的《王丹看大馬》巡迴講座會,受邀談及文創課題嘉賓之一、人民公正黨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認為,一個好的文化創意企業,在出發心上必須先瞭解在地的文化;做法上必須先利它,利它的同時,就完成了自己。
文創被視為下一個明星產業,利用文化與創意,為人們或企業締造更多的發展出路。如今,大家都在講文創產業,它的核心影響價值因此倍受重視。
發掘原生土地之美
李宗盛曾說過一句話,很貼切形容文創。“它的意義不在于創造了多少產值,而在于啟發了多少心靈和感動。你說一顆感動的眼淚值多少錢?一個發自內心喜悅的微笑又值多少錢?”
是的,文創除了幫助商業增值,更重要的是結合文化,把原有的特色與使命傳承下去。
來自檳城的李凱倫舉例,“檳城喬治市于2008年獲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具有豐富的人文色彩,留存著濃厚的華人文化,不少文創工作者把這些特色磨合,融入各產業,以不同的元素呈現。這現象不僅是商業拓展的延伸,更是在地文化的另一種傳承。”
他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不該獨立于生活之外,而是應該從土生土長的原生土地去發掘在地之美,並將當地特有的文化,輔以現代的設計語彙,進而創造新的時代感,豐富你我的生命。
他以喬治市為例,陳年古色建築與街道,充滿舊時代視覺感是一大環境優勢,通過文創者的各種“包裝”打造,不但成了著名的旅遊熱點,也成了不少電影製作取景的首選。“如著名電影《Anna And The King》就是在此取景,香港電影《歲月神偷》本來也想來此拍攝,后來在當地找到合適場所才告吹了。”他強調,電影取景也是一種文化交流,通過電影的影像傳播,讓國外人民對一個地方的了解更貼切。
環境是水,創意人是船
說到文創,欲追溯到1998年英國提出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廣為世界各國所引用。“我必須說,文化創意不是天馬行空的空中樓閣,或是遙不可及的高貴與華麗,而是真真切切地在生活裏的兩三事。”李凱倫指出,喬治市有不少古蹟寺廟、民間劇場都具備文化價值,這不但是在地人文的呈現,也是生活的縮影。
“文化創意產業擁有多樣、精緻、高附加價值等特點,如果加以利用,絕對可成為下一個明星產業。”
“當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各方面做好資源整合,才能發揮整體效益。”
李凱倫認為,發展文創產業,政府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把環境打造好,因為環境就像水,創意人就像船,“沒有水漲起來,船怎么開?”政府必須把環境做好,水漲起來,船才開得動。
他覺得,文創興旺必須要民間參與,政府的資源輔助,相輔相成,才能大成。例如說發掘並整合既有的地方特色資源,發展配套計劃,打造出在地獨特的文創產業特色。
比如說從四散在土地、生活裡的文創資源,找出具傳統元素、手藝、工藝、具有創新內涵的傳統創意產業,結合地區密集的文化設施、藝文活動及知識群落,發展藝文服務產業、創意生活設計產業、觀光體驗產業等。如此,不但有文創工作者,對于原有的產業也有刺激作用。
創意:布袋蓮化成傢具!
大馬如何能發展出原生的好創意?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在泰國設計師素旺的軌跡裏探尋一二。
泰國Yothaka布袋蓮家具創辦人素旺,將泰國生長得過快,引發生態浩劫的布袋蓮,嘗試以不同的藥水浸泡,輔以各式美麗的織法,做成讓全球家具界眼睛為之一亮的綠色環保自然風家具。
他用正向的善意,解決在地的問題,他的作品不僅有利當地環境與生態,還能將破壞生態的布袋蓮轉為正向可用的設計品,創造出一張又一張超乎使用者預期的椅子。
他的設計源頭不在他鄉,就在他真切的生活裏。“不要忘記回頭看看自己的生活與文化,那是你的根,會給你最強大的力量與祝福。”
魔鏡…魔鏡! 喚醒創作精靈
說起檳城,除了其獨一無二的小島風情、罕見的中文路牌及各式特色寺廟外,“古蹟區壁畫”現在也成了另一個熱門地標。
一位來自立陶宛的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在兩年前來到檳城參與“魔鏡計劃”,將著名舊城區喬治市(George Town)重新活化,以當地人事物為創作靈感,在古蹟牆壁上繪畫檳城各類生活景象,凸顯喬治市及檳城特色,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並擺出不同姿勢取景,千奇百趣,創意滿分,成了真正的活化保育。
帶動觀光業發展
他在喬治市6個古蹟區畫下不同主題壁畫,以當地人事物為創作靈感,在牆壁上繪畫檳城各類生活景象,以凸顯喬治市及檳城特色。這些壁畫主題包括“姐弟共騎腳車”、“盪鞦韆兄妹”、“睡醒的巨型女童”、“騎摩哆的小孩”及“墊高腳的小男孩”等。
由于筆觸與古蹟斑駁的牆壁接近,用色自然純樸,遠看與壁色融合為一體,畫作完成后就聲名大噪,許多遊客驚艷這些壁畫的藝術創意價值,到檳城旅遊者無不特意前來,並會配合不同主題擺出各姿勢拍照,上傳到社群網站后又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體現了活化古蹟的最佳示範。
這次的街頭藝術創作大為成功,間接刺激了當地政府與商家對藝術的支持。現在若遊客走在喬治市街道,就會發現身邊藏有不少由鍛鐵做成的裝置藝術。
另外,也有許多商家紛紛將產品置入更多文創點子,除了將壁畫主題融入產品外,有些商家甚至還資助當地藝術家,希望能創作出更多文藝作品,讓這座經年受海風吹拂的城市,能醞釀出更醉人的獨特文化。
結語:沒有文化,哪來文創…
“設計和經過設計之后的企業,雙方之間是否都非常愉快幸福呢?”以善意為出發點的設計,利它利己,關心地球與環境;關心他人與同業,與消費者結盟,予消費者利益,甚至有朝一日能將消費者轉成經營者,協助消費者透過選擇性的轉移消費,從而微型創業,這會是未來文化創意企業應有的思維與願景。
沒有文化,哪來的文化創意?而大馬最受矚目,與我們最想提出與世界交流接軌的文化又是什么呢?文化創意這條路看似長路漫漫,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文化創意,來自于大家是否懷抱著感恩的心,愉快幸福地利它,並好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