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資助有限 自立自強才走得更遠(完結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政府資助有限 自立自強才走得更遠(完結篇)

特約:張偉良
圖:攝影組、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運動之路雖艱難,但依然無損喜愛運動的好手,把眼前的羊腸小道變成康莊大道。

在我國,還是有許多運動員,默默地在耕耘,期待為我國體壇開發許多有益于運動員的良田……



眾所周知,運動屬于“高風險”項目,就算你付出了也不一定有回報;就算今天你是世界第一,但難免會有低潮的時候。

好像我國羽球男雙好手吳偉申,也是熬過了一段時間才看見今天的成就。

他直言,自己13歲那年才進入武吉加里爾體育學校,接著的那5年,一邊讀書,一邊訓練,非常心酸辛苦。

限期內達標準

他回憶,自己曾經想過退出武吉加里爾體育學校,主要原因是辛苦,但他覺得放棄很可惜,就一直堅持到現在。

“有些學生選擇中途退出,除了辛苦,很大原因是本身實力及水平跟不上。通常教練會趁他們還年輕,就跟他們討論,一般上,國家會給你一個限期,如果在限期內達不到標準,國家就會請你趁年輕離開,繼續練下去也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記者問他,在武吉加里爾體育學校到現在成為國家隊男雙的過程中,有遇過什么挫折?

他說道,在青年隊時成績普通,世界青年賽也只拿第三。他會打雙打,其實是拜自己15歲那年受傷“所賜”。

“開始打羽球都是打單打,到了15歲那年因為受重傷,左膝蓋動了手術。休息1年半才復出。復出后很難再適應跑動量較大的單打項目,因此便嘗試雙打至今。”

運動員要有紀律

對于運動員在大馬的福利及應有的態度,他說,國家要幫運動員其實也很難,因為有太多人了,唯有靠自己打好比賽,總好過等人家資助。

“成為運動員要有紀律,要顧及運動員的形象,因都是公眾人物了。”

身為全馬人民都關注的羽球項目,他說壓力肯定有,但身為一名羽球員就要去克服它。

“壓力對自己沒有幫助,一定要去對付這些東西,才能成功。”

退役球員應繼續為國貢獻

另一名大馬前羽球國手拿督許少原,也感慨地回憶羽球生涯的高低起伏。

他開始對羽球有興趣,是7歲那年受哥哥的影響。

那時在家門前的籬笆開始接觸羽球。后來因沒人陪他打球,只好自己對著牆壁對打。

就這樣,他的羽球基礎,都是對著牆壁練出來的。他9歲第一次接受羽球訓練時,教練也認同他的羽球基礎,當時他的教練是前國手葉錦福的父親。

他坦言,其實牆壁就是世界冠軍,因為無論你怎么打,球都會彈回來。

“所以到現在我常會跟球員講,你一定要去找世界冠軍(牆壁),你跟林丹打都有可能會掉在地上,只有牆壁是你永遠都輸他的。”

他10歲那年第一次比賽,就拿了亞軍,11歲過后拿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冠軍。13歲拿了全麻坡15歲以下冠軍。14歲時拿了全柔佛15歲以下冠軍。15歲拿了全馬MSSM冠軍。

那時他感覺這項運動很不錯,而且家里環境也不好,所以覺得打羽球是唯一突破的方法,這也是他往上爬的原因。

“16歲被選進體育學校,那年還打勝傅海峰,他拿了亞洲學校第二名。17歲拿世界青年賽第二。”

“可是到了20歲時,也沒有什么起色,看著兒時對手傅海峰,馬基斯都已經有成績了,可是自己連一個世界排名也沒有,為了生計,只好在那個年齡退出國家隊,繼續讀書及工作。”

他說,在大馬半途退下的運動員,比繼續前進的多,他覺得必須再為國家羽球作出貢獻。

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與友人坐在嘛嘛檔看著馬基斯拿著奧運金牌。那時的他當場流下男兒淚。

“我心想沒可能嘛,我跟他交手3次,勝過他2次,沒可能自己沒有機會站在奧運舞台。”

那時他感覺不服氣,所以就決心以栽培奧運冠軍為目標,才有今天的紫色聯賽(MPL)。

國外取經傳授本地運動員

現為武吉加里爾體育學校田徑教練的鄭永棧之前也是大馬田徑好手,更曾經在2001年東運會贏得了男子撐桿跳金牌。

鄭永棧追憶當年踏上國家隊之路,“小時候還沒有體育學校,那時都是跟學校的體育老師訓練。先是代表學校參賽,贏了后再代表縣隊,接著表現不錯再被選去代表州比賽。”

到了中三那年,剛好國家為了配合1998年在自家門口舉行的共和聯邦運動會,推出了一個名為“Jaya98”的計劃。

而鄭永棧就是這個計劃的受益者之一,在1994年被國家招入這個計劃裡訓練。

他回憶,那時在MSSM比賽裡表現出色,被教練相中,寄住在普通學校訓練,那一年的他才15歲。

他退役后也活躍于大馬田徑界,更不惜遠去德國完成教練課程。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及在國外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現在的徒弟。

中國運動具世界級條件

中國雖為亞洲國家,運動員身體素質不如歐美國家,但體育成績並不遜色,常在各大運動項目名列前茅,這或許可證明運動能力與先天無直接關係,國家培養可能才是其中一個關鍵。

鄭永棧分析,為什么中國運動這樣強大,第一,人口多,人才很多,他們的生活比較困難,所以必須靠搶位置。

他們很多人爭一個位置,中國人口十多億,所以能夠代表國家隊的可說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對比這里,這里的小孩生活也比較好,父母親也沒有強逼孩子要去做,而且中國的體育發展也非常全面。”

中國運動的發展現在已經慢慢的成長著,他們具備世界級的條件,所以他們會越做越好。

反觀大馬,現在的現象有點倒退,共運會做得不好,東運會也落后鄰國,這可能跟其他國家更積極地發展運動有關。

“Only strong can survive”(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他用這句話來講述運動員應有心態,因有競爭才有進步。

他說,在德國,都是私人俱樂部負責運動員訓練,每當有賽會,就會進行國內選拔,誰贏,誰就可以代表國家隊參賽。我國情況完全不同。

“我們剛聘請了國外的技術總監,主要管理全部田徑的事務,他必須重新規劃我們的田徑,預料明年的東運會將看到成績。”

“我們必須要有外國技術進來,然后讓本地人去學,要不然就是跟國外運動員一起訓練。”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