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個人體能最大挑戰

文:梁展威

圖:梁展威、本報資料中心

9月27日,舉世聞名的超級鐵人賽(IRONMAN)在闊別3年后,重臨馬來西亞浮羅交怡島上演,屆時將有1400名國內外鐵人賽選手,爭取實現成為真正“IRONMAN”的夢想。

要成為真正的IRONMAN,必須在17個小時內完成游泳3.8公里、騎腳車180公里及跑完42.2公里馬拉松!究竟這項被局外人視為“瘋狂”、“不可思議”的運動,為何能成為時下最夯、最讓人躍躍欲試的挑戰?

IRONMAN起源

鐵人三項運動早在1920年就創立,但IRONMAN在1978年才正式面世。

一名叫約翰柯林斯(John Collins)的海軍指揮官和他的妻子Judy,在1970年代中期參加各式各樣的運動比賽,希望打破單調的馬拉松賽。

就在1977年夏威夷跑步賽,人們正在討論著島上著名的3場耐力比賽:懷基基游泳賽(Waikiki Roughwater Swim:3.863公里)、歐胡腳車環島賽(Around-Oahu Bike Race:185公里)和檀香山馬拉松(Honolulu Marathon:42.195公里)。

當時他們正在爭論,到底游泳選手、腳車選手和跑步選手,哪個才是體能最棒的選手?

在一連串熱烈的討論中,以及看到當地biathlon(游泳/跑步)水陸兩項比賽的成功例子,柯林斯從中找到了靈感,他提議干脆把這3項賽事結合起來。

之后柯林斯便積極地籌劃,舉辦了一場被當時的人視為瘋狂的賽事–夏威夷鐵人三項賽(Hawaiian IRONMAN Triathlon),參賽者必須首先完成3.8公里的游泳和180公里的腳車,最后還要跑完一個42.195公里的馬拉松。

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人完成過這樣的比賽距離。柯林斯隨口說出,“誰先抵達終點,我們便稱他IRONMAN!”沒想到,這個詞成了歷久彌新的註冊商標。

馬來西亞的鐵人運動界,無人不曉鄧耀軍(或更廣為人知的Richard Tang),他並非成績最好的一個,但是在推動、宣傳鐵人三項運動上,他或許是最給力的一個。

43歲的Richard,目前在惠普(HP)任職電腦工程師,但他更多時候是以鐵人運動選手的身分亮相。

Richard年輕時就愛好運動,但當時只是熱愛跑步,直到1997年才開始接觸鐵人賽,他的第一場IRONMAN比賽是2003年的浮羅交怡,當時用了14個小時完成比賽,第一場IRONMAN的成績算是相當不錯。

不過,當時發生的另一件事,令他更加印象深刻,“就在我報名參加IRONMAN之后,我的老婆懷孕了,所以一完成比賽后,就決定暫別鐵人運動,全心全意迎接孩子的到來。我覺得沒有其他事情比家庭更重要,我必須告別我喜愛的鐵人運動。”

結果,這一別就是7年之久,現在Richard已經擁有兩個分別11歲和7歲的女兒。

家人支持 跑得更有動力

Richard在2010年開始再次活躍于鐵人運動,並參加了IRONMAN浮羅交怡,他以更快的成績12個小時完賽。年長了7年,成績卻快了兩個小時,這讓他有很大的感觸和啟發,“這個成績讓我堅信,年齡並非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有正確的訓練計劃和出色的體能,一定能做出好成績。”

Richard復出后就一發不可收拾,憑著有規劃的紀律 訓練,他現在可說處于大馬4字輩鐵人賽選手的頂尖行列,是國內的鐵人賽頒獎台常客,今年復辦的IRONMAN浮羅交怡,將是他的第14場IRONMAN賽事。

健康的形象和頻密的曝光率,也讓他受到眾多運動品牌青睞,目前他的贊助商有Specialized腳車、Garmin手錶、Brooks運動鞋、Hammer Nutrition能量補充劑、Sworke運動眼鏡、亞洲航空X。

Richard多年來參與鐵人運動的心得,是必須要有紀律,加上熱誠,就會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績。

因此,Richard現在的生活十分規律,每週有多達25到30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他每天早上3點就起床,按照訓練課程表完成訓練后,才去上班。下班后,他晚上極少應酬,空閒時間都留給家人,9點就上床睡覺了。

對此,他表示,“我覺得鐵人運動員的生活非常健康,早睡早起有規律,這不就是大家所追求的生活嗎?而且,這樣和家人的感情也更好。我經常帶家人出外比賽,在他們的支持下,感到更有動力。”

辦IRONMAN賽需付權利金

鐵人三項發展迅速,創辦不久就在1990年成立公司World Triathlon Corporation(WTC),IRONMAN則是他們的註冊商標。

WTC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辦20多場鐵人三項賽(IRONMAN Triathlon),各賽事中名列前茅者才有資格參加10月在夏威夷科納島所舉辦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此外,還舉行70.3公里(比賽總距離)的半超鐵賽事(游泳1.9公里,騎腳車90公里及跑步21公里),志在鼓勵更多人參與鐵人賽。

IRONMAN就像麥當勞的商標一樣,本質上具有商業利益的目的,任何要冠上IRONMAN名號的鐵人賽,都要付給WTC大筆的權利金,也因此限制了鐵人三項運動的發展。

儘管如此,包括大馬的世界各國,還是有很多賽事,紛紛以鐵人賽距離為基礎,創立屬于自己的鐵人賽。

只不過,IRONMAN始終還是鐵人賽的翹楚和指標性賽事,鐵人賽愛好者依然會以參加IRONMAN賽事為終極目標,這也是為什么IRONMAN賽事報名費高達約2000令吉,依然很快被搶購一空的主因。凡是印上IRONMAN標誌“Mdot”的商品,更是價值上升,成為鐵人選手的搶手貨。

能完成賽事就是勝利!

鐵人三項究竟有什么魔力,讓越來越多人著迷,只要參加過一次就上癮了呢?

其實說穿了它就是一種優越感,完成比賽的你就是與眾不同,人活著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與眾不同,完成就是勝利,你不需要去爭第一名,只要不受傷去完賽,就是一種肯定。

事實上,每一場IRONMAN比賽,有份角逐排名和獎金的職業選手只佔10%左右,大部分選手都是業余性質,對他們來說,“完賽就是勝利”!

朱莉的頑強精神,就充分展現鐵人賽“完賽就是勝利”這份精神。

鐵人賽的精神並非成績或名次,而是訓練和比賽的過程。從下定決心選定賽事,繳報名費、購置裝備、實踐訓練,到把裝備和自己運送到比賽場地,然后盡已所能地完成比賽,最后衝過終點線。當選手從頭到尾獨自完成這一切過程,就已經是成功挑戰自我的勝利者。

鐵人賽是公認為挑戰人類體能最艱難的賽事。其實鐵人賽的精神就在于不斷地突破自己體能的極限,比賽中的對象就是自己!面對三項競技的考驗,選手需要不斷與自己的內心角力,放棄與堅持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去實踐、突破自己的限制,這就是鐵人精神!

因此,IRONMAN有著“任何事情都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這句激勵人心的格言。

IRONMAN創辦人柯林斯也曾說過:“你可以隨時放棄,沒有人會在乎,但你在余生將會緊記這一點。”

全力推動鐵人運動

除了自己熱衷于鐵人運動,Richard也希望親力打造健康生活社會,所以他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經歷和鐵人運動知識,去幫助其他選手,更重要的是,鼓勵更多人參與鐵人運動。于是,他從選手升級為師傅了。

他謙虛地說,“師傅就不敢當,其實更多的是經驗分享。現在資訊發達,大家可以很輕易地在網絡、書籍雜誌上獲得很多鐵人運動資訊,但要如何消化和運用則是另一回事。以前我開始參與鐵人運動時,凡事都靠自己無師自通,所花費的時間也更多,感同身受之下,所以我很樂意成為這個指導者,給其他選手帶來方便。”

Richard無任歡迎其他鐵人運動選手或有興趣的初學者,參與他的日場訓練,無論是游泳、騎腳車和跑步,他都會無私地給予指導和提供比賽貼士。

Richard還是HP公司腳車、跑步俱樂部的會長,過去連續4年為檳城大橋馬拉松的4小時領跑選手和訓練課導師。

活躍于面子書的他還成立了跑步社區,每週定下時間地點進行跑步訓練,而且還是面子書一些鐵人運動社區的管理人員和顧問。總而言之,任何能夠鼓吹運動的社區,在時間允許下,他都會投入其中。

在Richard指導下的鐵人選手多達60人,而且還在增長中,經常都有人在面子書詢問他關于鐵人運動的疑問。

大馬版鐵人雜誌主編

最令Richard自豪的是,他還是《SWIM BIKE RUN》雜誌的社區主編呢!這對推廣鐵人運動有很大的幫助。

“《SWIM BIKE RUN》是一本趁著鐵人運動風氣熾熱而創辦的雜誌,目前有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大馬版,我則負責大馬的版本。當然,我並非出身新聞系,我負責校對內容中的鐵人運動資訊,透過自己的聯絡網安排每一期值得報導的封面人物做訪問。”

樂見IRONMAN回歸大馬

談到闊別3年回歸的IRONMAN浮羅交怡,Richard認為這是我國鐵人運動蓬勃發展的好現象。

“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市場的自然反應,有需求才有供應,就是因為鐵人運動選手的增加,對比賽的需求大了,所以才促使IRONMAN重新回到浮羅交怡,我很高興看到這個結果。”

Richard表示,IRONMAN浮羅交怡的回歸,使得大馬鐵人運動愛好者在無需出國之下就能圓夢,是很經濟和划算的事情。

“眾所周知,參與鐵人運動是不便宜的,對選手來說,如果能夠參加本國的IRONMAN比賽當然是最好的,因為無論天氣、環境都是自己所熟悉的,更重要的是,無需花錢飛到外國去參加比賽,節省了不少金錢和精神。”

927聚焦浮島

IRONMAN曾經于2001年開始,連續10年在浮羅交怡島進行,但2010年的比賽后就停辦,缺席3年后終于在今年回歸,是本年度大馬體壇的盛事之一。

9月27日,將有1400名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的鐵人,在浮羅交怡島為了IRONMAN的名號而努力,參與一場也許是他們一生中最艱難的比賽。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