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劳无法替代本地人(第3篇)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外劳无法替代本地人(第3篇)

报导:涂素燕
摄影:陈梓健



《十分专题》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餐饮业依赖外劳的现状,已是毋需赘述。

其实,外劳因为居留期限限制,加上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差异,投入本地饮业工作,需要面对很大挑战,他们只能扮演辅佐角色,无法替代本地人。



我国餐饮业,只说中餐这块就好,还是需要靠本地人撑起,不可能全靠外劳……

槟州提议街边小吃禁止外劳掌厨,民间反应不一。

无论如何,这个议题,确实激发了大家的反思,如何解决目前的劳工架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只剩下外劳掌厨?

餐饮业者认为,只剩外劳掌厨的这一天不可能到来,本地餐饮业始终要靠本地人。

无可否认,雪隆一带的大城市,确实有许多小贩,为了多赚几个钱,而聘请外劳看顾分档,打理所有事务。

酒楼厨房分工细

雪隆姑苏慎忠行餐饮业公会执行秘书陈维彬表示,小吃档也许可以交由外劳打理,但中餐酒楼、餐厅的厨房,不太可能交由外劳打理。

“小吃档烫面的工作,可能你跟我都做得来的,老板自己调好酱料、汤底,然后交由外劳烫面就可以了,可是酒楼就不能这样做。”

这不是歧视或看不起外籍员工,而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他说,中餐菜式丰富、烹饪用料复杂、文化底蕴深厚,厨房工作岗位分工很细。

外劳仅清洁打杂

员工需要花很长时间适应厨房的工作节奏,掌握各种技能,就算本地人也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才能做到,外劳一般只能在本地逗留一定期限,加上文化的差异,所以,不是这么容易可以胜任这些工作的。

所以,在中餐酒楼和餐厅里,不太可能由外劳掌厨。

雪隆姑苏慎忠行餐饮业公会总会长林德来说,一直以来,中餐酒楼聘请外劳工作,一般只是做一些清洁工作、厨房里洗菜、打杂,楼面传菜、收拾的工作。

雇用外劳情非得已

一般认为,餐饮业者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才聘用外劳。

许多餐饮业者告诉记者,他们其实希望聘请本地员工工作,只是不得以的情况之下,才会聘请外劳。

尤其是酒楼和餐厅,更是非常需要能够长期和稳定工作的本地员工队伍。

聘请外劳,从申请手续、员工培训,到员工可以正式“上岗”,过程冗长复杂,而且工作准证期限一到,他们又必须离开了。

“不见不散”港式茶餐厅营业经理黄美月的职责,包括员工培训,她说,许多外籍劳工刚来到这里,语言完全不通,要训练他们做招待工作,并不容易。

除了技能培训,她每天要另花一小时,教这些员工简单的本地语言。

教导语言的时候,需要通过比较资深、能够说本地语言的其他外劳,充当翻译。

她说,只是缅甸人,族群就很多,各族群本身都说自己的语言,同一个国家的人,语言就已经不通了,所以,要教会他们本地语言非常困难。

本地员工就没有语言问题,只要接受技能训练,很快就可以投入工作。

培训外劳事倍功半

目前外劳在本地的工作准证期限是三年,从他们开始培训到能胜任工作,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等到他们能够独当一面,没多久,准证又到期了。

所以,他们永远都在“迎送”员工,也一直要从零开始培训员工。

以茶水部的工作岗位来说,港式茶餐厅的茶水冲泡,就很讲究功夫。

黄美月说:“之前我们训练一位外籍员工冲茶,大概花了两年多时间,他冲的茶才可以正式端出去给客人,但没几个月,他合约到期要回去了。”

厨房的工作聘用外劳,也一样需要花很多精神和时间训练他们。

他们只雇用外劳做一些厨房打杂的工作,但外籍人士对本地或中餐的食材不熟悉,“只是教会他们分辨排骨、芥蓝菜就要花很多时间。”

设奖励给出色员工

不管本地员工还是外劳,都有工作态度好、能干的员工,以及工作态度差、能力低的员工。

这是个人问题,基本跟国籍、种族等没有多大关系。

外劳多数是为了生计,才离乡背景打工,黄美月表示,所以只要付给他们相应的酬劳,他们就愿意加班、卖力工作。

“本地员工就比较难叫得动他们加班,每次要他们加班,他们都会说要回去问父母、女朋友,最后都会说要陪家人、朋友,不能够加班。”

准时上下班、不缺勤,本来就是员工的本分,但是为了确定员工准时上班、不缺勤,“不见不散”茶餐厅会给员工另发“准时上班的奖励金”。

她说,本地一些员工可能交通问题,工作较常迟到,外劳一般是住在餐厅附近的员工宿舍,所以,上班都会较准时。

基本上,她餐厅的外劳工作态度都不错,只是外劳之间的人事纠纷,一般比较多。

“他们不会在餐厅、工作的地方闹事,但回到宿舍经常会打架,每次我们只要接到员工打架的电话,就要赶过去解决。”

她说,外劳一般不会要求跟本地员工同工同酬,但会要求外劳之间同工同酬。

不过,他们餐厅采用奖励制度,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不管本地人或外劳,都可以得到更高薪资。

部分顾客抗拒外劳

就算槟州还没有提出禁止外劳掌厨之前,餐饮业者透露,许多顾客对外劳的服务,一直都有一些意见。

尽管我国餐饮业顾用外劳已是很普遍,黄美月表示,其实顾客对外劳的服务,经常有诸多投诉。

他们的店里一般训练外劳讲英语、马来语,许多顾客会说英语、马来语,可是,他们就是不肯跟这些外劳讲。

“一些顾客说话本来就比较快,员工听不懂,顾客也会投诉。”

可能文化差异,有些外劳说话的方式、服务态度比较不得顾客的心。

她长期跟员工相处,了解这只是他们一贯的说话方式,并非故意对顾客态度不好。

但是顾客未必明白这点,店里经常都要处理一大堆投诉问题。

小吃档的情况也一样,许多顾客都会质疑外劳掌管的摊档,甚至拒绝光顾。

在吉隆坡燕美路巴刹经营面档的英姐,雇有一位外劳帮手,但烫面煮面还是她自己来,否则生意马上会受影响。

其实,工人做久了,这些工作他们也做得来的,而且汤、面、材料都是她亲自打点。

“但有时就算我走开一下,顾客看到只有工人看档,他们就不叫我们这档的东西了,一定要等到我回来。”

如果要在本地人经营的摊档,和只有外劳掌管的摊档择一,多数顾客还是会光顾本地人的摊档,除非没有得选择。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