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蓮珍:有機,誰說了算?
採訪了偽有機課題,便學以致用;那天逛超市時,特地走進“有機”專櫃裡瞧瞧,左一包右一包,翻前翻后,還真的找不著任何有機認證標籤,更別說有機碼。
有的豆類甚至只在透明包裝前貼上一個貼紙,貼紙上印有“有機”字眼,再附上簡單成分和廠商名字,便放在有機專櫃裡售賣,與不遠處的非有機豆類相比,整整貴了一倍價錢。
結果,在豆子都長得一模一樣的情況下,憑甚么消費者要相信沒有任何合法認證標籤的豆子,就是“有機豆”?
更難以置信的是,翻找了幾件不同包裝盒上打著“有機”字眼的產品,還真有不少產品完全沒有國際或國家的有機認證標籤。
在這之前,我也是愚昧的消費者,也從沒想過該如何辨識有機產品,甚至也會相信包裝上的“有機”字眼,便傻傻地覺得這是更健康的產品,捨得掏出更多的錢把它買下。
偽有機雖稱不上黑心食品,卻也不能忽視其傷害性,正如仰賴飲食療法的病患長期服食偽有機產品,反更容易吸收殘余化學劑或農藥,在不知情中使病情加劇。
這也實實在在地反映了,許多亞洲國家包括我國的消費意識薄弱,對于產品有著盲目的迷信,甚少去關注食品成分,只要廣告打得響,宣傳上說得天花亂墜,便深信不已。
不懂得質疑,不懂得分析,甚至不懂得產品是否適合自己,出了事情,才來恍然大悟!
如果說中港台都已對偽有機展開嚴厲控管,防止黑心產商牟取暴利,也預防偽有機可能帶來的危害,我國是不是也應該還給人民正確和安全的飲食環境?
柔佛專題策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