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的魚翅羹,是面子經濟,標榜主人是戶有錢人;宴席不上魚翅,略嫌小器,客人不吃魚翅,就是不賞臉,因此大家吃個不亦樂呼,這種情況最常見于華人社會方的宴席。
魚翅,本身無味,不管甚么吃法,它都必須借助其他食材提味,對吃不講究的人,極有可能錯把魚翅當粉絲,因此,廣東話有一句俚語:莫將魚翅當粉絲,意指不識貨,不懂得欣賞這道美食,乃暴殄天物。
保護海洋生物
雖然魚翅本身沒有味道,嚼起來只感彈牙,但由于它能標榜身分,因此,人們愛吃魚翅,捕鯊行業一片好景,也導致濫殺的問題,魚翅產量以“噸”計算。
隨著人們平均收入越來越高,更多人有能力吃魚翅,宴席上的魚翅不再珍貴,再加上環保分子與保護鯊魚行動不斷呼吁人們不要吃魚翅,近年來魚翅開始“缺席”。
為了表達對保護鯊魚的關注,以及提醒人民拒絕以鯊魚為餚,內閣于今年21日議決,政府部門的官方宴會,魚翅不上桌,這是保護鯊魚的重要一步,也是保護海洋與保護海洋生物鏈的關鍵步伐。
私人界應配合
我國的魚翅入口是世界排名第4,捕鯊排名第8,因此成了護鯊行動的重點國家之一,但護鯊行動需要更多馬來西亞人自動自發參與,拒絕食用鯊魚或魚翅,而不是非政府組織與政府機構演獨角戲。
天然資源與環境部、旅遊及文化部、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須密切合作,以便有效推動與鼓勵人們參與護鯊行動,讓魚翅這道菜,永遠在餐桌上缺席。
魚翅不能當飯吃,也不是高營養食物,吃了魚翅,不會讓人長得特別好看或青春長駐;護鯊,從顛覆宴席菜單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