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第一屆中學生插畫創作比賽 彩繪母語美麗境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大講堂‧第一屆中學生插畫創作比賽 彩繪母語美麗境界

報導:方俊心
圖:依哲、受訪者提供



我們對視覺圖像的反應是直接的,有時看見一幅畫,無需多說便能心同此感,因而有了“一圖胜千言”的說法。

配合董總今年舉辦六十週年會慶,《中學生》月刊與創意窩(Creative Volts)聯辦“第一屆中學生插畫創作比賽”,激發學生以圖像和色彩,勾勒出學習華文的樂趣,交織出五彩繽紛的華文世界……

古老的漢字坐上時光機,行經千年,來到現代。他拋棄了圖像的外衣,戴上方正的首飾,讓我們幾乎忘記,最初他就是從圖像演變而成的。



配合董總六十週年會慶,《中學生》月刊和本土創作平台創意窩聯手合作,舉行“第一屆中學生插畫比賽”,比賽主題為“親近美麗的母語世界”,希望學生以圖像作媒介,勾勒出學習華文的樂趣。

我們的社會普遍不鼓勵孩子以藝術家為終身志業,專攻美學與文化研究的學者許斗達博士認為,這牽涉討生活的考量,加上早期南來華人文化水平不高,對“藝術”感覺陌生。

然而這樣的負面條件,並無法遏止個人原生的表達慾望,《中學生》月刊執行主編傅美華表示,這次的比賽,也是希望讓喜愛繪畫的孩子擁有展示才華的平台。

在9月1日截止收件時,主辦單位一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541幅參賽作品,其中初中組201幅,高中組340幅,董總出版局主任曾慶方認為,首次舉辦插畫創作比賽,就能收到如此多作品,同學們踴躍的表現讓人鼓舞!

母語傳承由我開始

經歷一番長時間討論,評審委員會在9月9日選出了高初中組的金、銀、銅獎得主,還有每組各3位的評審特選獎。另外,為了肯定參賽者的努力,評審也決定將每組進入決審的20幅作品,列為入選獎,由主辦單位頒發證書,以示鼓勵。

此次比賽,參賽者必須附上簡短的作品文字描述,敘說自己的創作構想,在此刊登金、銀、銅獎的作品,和其文字描述。

初中組

金獎:練鎧綺
學校:霹靂和豐興中國民型中學
作品:親近美麗的母語世界

我們努力,把母語的根留住;我們鼓勵,畫出心中紮下的母語文化;我們推動,母語種子的播種,把母語深深地種在每個人心中。母語世界是美麗的,是有趣的……讓我們用心地把母語學好,一代代地將母語、文化傳下去,直到一百年后、一千年后,甚至一萬年后……

銀獎:符靜慧
學校:吉隆坡尊孔獨中
作品:“魚”與“海”

若把中華學子比喻成一條魚,那就可把中華語文比喻成海,魚與水共存,唇齒相依,互相不能分離。“魚”在浩瀚的“海”中汲取知識,學得自己的母語與文化,並樂在其中。本是空的背景,被渲染成一片藍色的海,豐富了整個畫面,原本是空白的,中華學子同樣被中華語文所豐富,在這片“海”裡。

銅獎:林政宇
學校:柔佛寬柔中學古來分校
作品:親近美麗的母語世界

爺爺和孫女閱讀中華文化的經典。書本中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展現出美麗的母語世界。畫中的燈籠代表傳統文化、竹子代表氣節和精神。書本封面是龍,龍的傳人,希望中華文化能傳承下去。爺爺教導孫女華文傳統,讓一切文化傳承。孫女的臉上洋溢著笑意,因為他知道了學習華語的樂趣。

高中組

金獎:劉蘊慧
學校:砂拉越古晉中華第一中學
作品:奇情世界

從遠古文言走到今日白話,悠游于散文、詩歌、神話、傳說、古代小說包括成語、名句等親近美麗的母語世界。圖中三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成語有刻舟求劍、神話:哪吒(桃子裡)。

銀獎:吳泳怡
學校:吉隆坡中華獨中
作品:我,是龍的傳人

受了12年的母語教育,我對于中國的古典著作和思想學說頗感興趣,因此用了著名的代表人物表現。畫中的龍,手中握的是董總網站上的火炬標誌,代表著母語的傳承;龍身上坐的就是我,象征“龍的傳人”。我是龍的傳人,是華人,是馬來西亞華人。

銅獎:盛享傑
學校:雪蘭莪巴生興華中學
作品:語言的背后

自古以來,語言就是人們相互交流的媒介,在交流中,從語言可瞭解到相應的文化背景。一方天涯,一方口語,語言也是文化的其中一大要素。由此作品中,以書借喻學習,即通過學習語言,同時瞭解及認識其背后的文化。所以透過學習華語,能認識及瞭解到華語背后所承載著的中華五千年悠久文化,並因為瞭解及認識到這些文化,而領悟當中的樂趣。

緊扣主題想法更多

此次比賽評分範圍有三,即主題表現(對主題的掌握程度)30%,創意(原創性、獨特性、故事性)50%,設計(構圖、美感)20%。

創意窩執行總監葉孫鳴指出,這次評審過程艱巨、充滿挑戰,因為每位學生對主題“親近美麗的母語世界”持有不同的看法,每幅作品都傳達不同的訊息。當評審最難的地方,並不是為作品打分數,而是到決審階段,糾結于“心中最愛”和“分數最高”之間。他認為,作品不應該有美與不美的框架,而是有沒有感動評委的力量,這541幅作品,已經讓評委看到馬來西亞青少年天馬行空的想法。

初中組表現出色

插畫家賴華昌則表示,因為獎項設計有限,不是每位學生都能獲獎,但沒有入選的作品,並不表示不好。每幅作品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主題,是一個好的開始。當評委最具挑戰的是,有的作品在主題表現方面非常好,但在美術設計方面就比較弱;而有的作品有很好的美術功底,在構圖和視覺美感上做得不錯,但就欠缺最重要的主題表現,非常可惜。

董總出版局主任曾慶方認為,今年高初中作品水準相當高,讓我們看到青少年的創意空間無限大。他覺得,在繪製插圖上,主題表現更為重要,作品需緊扣主題才能清楚地傳達訊息。“在主題呈現方面,高中組作品會比初中組來得遜色,從作品中可看出,高中學生在作品呈現上過于小心翼翼,忽略了主題表現,反觀初中學生在沒有比賽壓力下,反而更能緊扣主題,在作品呈現上有更多想法。”

董總首席執行長孔婉瑩在其致辭中提到,此次比賽,是要拉近青少年對華文教育的認識,以及肯定母語教育是民族文化的認同,所以董總行政部非常支持《中學生》月刊主辦這項活動。雖然有的學生不善于使用文字表達,但是能夠以“一圖勝千言”,趣味華文教育,讓我們看到,華文教育的推動需要更多人的加入。

初中組-練鎧綺:作品得獎出乎意料

初中組金獎得主練鎧綺今年14歲,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個愛畫畫的姐姐。

這次得獎,她感到很驚訝,因為預想會有很多參賽者,沒想過自己會得獎。她當然希望自己能獲得不錯的成績,但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就當作是學習,“結果出乎預料,覺得很開心!”

此次作品的構想,來自于網絡上看到的一句話:我們必須努力留住母語的根,讓母語的種子傳播下去。這時她腦海裡浮現了一棵樹,“慢慢地就畫起來了。”畫作運用木顏色跟水彩,因為細節很多,木顏色的筆頭尖,比較適合。

練鎧綺從小喜歡畫畫,6歲時就得到了人生裡第一個畫畫獎項,比賽的題目已記不得了,只記得自己獲得季軍。“我時常參加比賽,主要是想得獎,沒有得獎就當作經驗,”她的聲音從電話另一頭傳來,小小的,嫩嫩的。

“我很喜歡顏色,覺得顏色很美,每種顏色都很美。”

高中組-劉蘊慧:熬夜完成參賽作品

高中組金獎得主劉蘊慧今年17歲,她是姐姐,下有個愛畫畫的弟弟。

這次得獎,她說被“嚇到”了,“一開始還以為金獎是什么安慰獎。”反應如此大,原來是因為她過去參賽通常都獲安慰獎,沒拿過冠軍。“我彩色比較糊塗一點,有時畫的時候看上去還不錯,但一彩上去就不太行了,這次得獎,可能是因為允許使用電腦設計的緣故。”

她想感謝她的華文老師、親人還有同學。她表示,以前她不知道華文課是做什么的,現在的華文老師把華文課上得非常精彩,所以當她看到這個題目時,構圖就浮現了。

由于她獲知這項比賽時,距離截止日只剩四天,而且碰上考試週,因此作畫過程非常趕。“我從來不熬夜,除非是出去玩,這次是為了畫畫。而且其中一天是我的生日,完全沒出去,就在家裡畫畫。”

當她的作品完成后,在印刷廠工作的伯母,以最好的機器替她列印,再交給她媽媽,她媽媽上班到中途,也放下手邊的工作,走路到學校把作品交給她,好趕上截稿時間。為了完成作品名稱和敘述,她也曾請教同學和老師的意見。“大家都在協助我把作品做得完美一點。”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