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第一届中学生插画创作比赛 彩绘母语美丽境界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大讲堂‧第一届中学生插画创作比赛 彩绘母语美丽境界

报导:方俊心
图:依哲、受访者提供



我们对视觉图像的反应是直接的,有时看见一幅画,无需多说便能心同此感,因而有了“一图胜千言”的说法。

配合董总今年举办六十周年会庆,《中学生》月刊与创意窝(Creative Volts)联办“第一届中学生插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以图像和色彩,勾勒出学习华文的乐趣,交织出五彩缤纷的华文世界……

古老的汉字坐上时光机,行经千年,来到现代。他抛弃了图像的外衣,戴上方正的首饰,让我们几乎忘记,最初他就是从图像演变而成的。



配合董总六十周年会庆,《中学生》月刊和本土创作平台创意窝联手合作,举行“第一届中学生插画比赛”,比赛主题为“亲近美丽的母语世界”,希望学生以图像作媒介,勾勒出学习华文的乐趣。

我们的社会普遍不鼓励孩子以艺术家为终身志业,专攻美学与文化研究的学者许斗达博士认为,这牵涉讨生活的考量,加上早期南来华人文化水平不高,对“艺术”感觉陌生。

然而这样的负面条件,并无法遏止个人原生的表达欲望,《中学生》月刊执行主编傅美华表示,这次的比赛,也是希望让喜爱绘画的孩子拥有展示才华的平台。

在9月1日截止收件时,主办单位一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41幅参赛作品,其中初中组201幅,高中组340幅,董总出版局主任曾庆方认为,首次举办插画创作比赛,就能收到如此多作品,同学们踊跃的表现让人鼓舞!

母语传承由我开始

经历一番长时间讨论,评审委员会在9月9日选出了高初中组的金、银、铜奖得主,还有每组各3位的评审特选奖。另外,为了肯定参赛者的努力,评审也决定将每组进入决审的20幅作品,列为入选奖,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以示鼓励。

此次比赛,参赛者必须附上简短的作品文字描述,叙说自己的创作构想,在此刊登金、银、铜奖的作品,和其文字描述。

初中组

金奖:练铠绮
学校:霹雳和丰兴中国民型中学
作品:亲近美丽的母语世界

我们努力,把母语的根留住;我们鼓励,画出心中扎下的母语文化;我们推动,母语种子的播种,把母语深深地种在每个人心中。母语世界是美丽的,是有趣的……让我们用心地把母语学好,一代代地将母语、文化传下去,直到一百年后、一千年后,甚至一万年后……

银奖:符静慧
学校:吉隆坡尊孔独中
作品:“鱼”与“海”

若把中华学子比喻成一条鱼,那就可把中华语文比喻成海,鱼与水共存,唇齿相依,互相不能分离。“鱼”在浩瀚的“海”中汲取知识,学得自己的母语与文化,并乐在其中。本是空的背景,被渲染成一片蓝色的海,丰富了整个画面,原本是空白的,中华学子同样被中华语文所丰富,在这片“海”里。

铜奖:林政宇
学校:柔佛宽柔中学古来分校
作品:亲近美丽的母语世界

爷爷和孙女阅读中华文化的经典。书本中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展现出美丽的母语世界。画中的灯笼代表传统文化、竹子代表气节和精神。书本封面是龙,龙的传人,希望中华文化能传承下去。爷爷教导孙女华文传统,让一切文化传承。孙女的脸上洋溢着笑意,因为他知道了学习华语的乐趣。

高中组

金奖:刘蕴慧
学校:砂拉越古晋中华第一中学
作品:奇情世界

从远古文言走到今日白话,悠游于散文、诗歌、神话、传说、古代小说包括成语、名句等亲近美丽的母语世界。图中三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成语有刻舟求剑、神话:哪吒(桃子里)。

银奖:吴泳怡
学校:吉隆坡中华独中
作品:我,是龙的传人

受了12年的母语教育,我对于中国的古典著作和思想学说颇感兴趣,因此用了著名的代表人物表现。画中的龙,手中握的是董总网站上的火炬标志,代表着母语的传承;龙身上坐的就是我,象征“龙的传人”。我是龙的传人,是华人,是马来西亚华人。

铜奖:盛享杰
学校:雪兰莪巴生兴华中学
作品:语言的背后

自古以来,语言就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媒介,在交流中,从语言可了解到相应的文化背景。一方天涯,一方口语,语言也是文化的其中一大要素。由此作品中,以书借喻学习,即通过学习语言,同时了解及认识其背后的文化。所以透过学习华语,能认识及了解到华语背后所承载着的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并因为了解及认识到这些文化,而领悟当中的乐趣。

紧扣主题想法更多

此次比赛评分范围有三,即主题表现(对主题的掌握程度)30%,创意(原创性、独特性、故事性)50%,设计(构图、美感)20%。

创意窝执行总监叶孙鸣指出,这次评审过程艰巨、充满挑战,因为每位学生对主题“亲近美丽的母语世界”持有不同的看法,每幅作品都传达不同的讯息。当评审最难的地方,并不是为作品打分数,而是到决审阶段,纠结于“心中最爱”和“分数最高”之间。他认为,作品不应该有美与不美的框架,而是有没有感动评委的力量,这541幅作品,已经让评委看到马来西亚青少年天马行空的想法。

初中组表现出色

插画家赖华昌则表示,因为奖项设计有限,不是每位学生都能获奖,但没有入选的作品,并不表示不好。每幅作品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主题,是一个好的开始。当评委最具挑战的是,有的作品在主题表现方面非常好,但在美术设计方面就比较弱;而有的作品有很好的美术功底,在构图和视觉美感上做得不错,但就欠缺最重要的主题表现,非常可惜。

董总出版局主任曾庆方认为,今年高初中作品水准相当高,让我们看到青少年的创意空间无限大。他觉得,在绘制插图上,主题表现更为重要,作品需紧扣主题才能清楚地传达讯息。“在主题呈现方面,高中组作品会比初中组来得逊色,从作品中可看出,高中学生在作品呈现上过于小心翼翼,忽略了主题表现,反观初中学生在没有比赛压力下,反而更能紧扣主题,在作品呈现上有更多想法。”

董总首席执行长孔婉莹在其致辞中提到,此次比赛,是要拉近青少年对华文教育的认识,以及肯定母语教育是民族文化的认同,所以董总行政部非常支持《中学生》月刊主办这项活动。虽然有的学生不善于使用文字表达,但是能够以“一图胜千言”,趣味华文教育,让我们看到,华文教育的推动需要更多人的加入。

初中组-练铠绮:作品得奖出乎意料

初中组金奖得主练铠绮今年14岁,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个爱画画的姐姐。

这次得奖,她感到很惊讶,因为预想会有很多参赛者,没想过自己会得奖。她当然希望自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但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就当作是学习,“结果出乎预料,觉得很开心!”

此次作品的构想,来自于网络上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必须努力留住母语的根,让母语的种子传播下去。这时她脑海里浮现了一棵树,“慢慢地就画起来了。”画作运用木颜色跟水彩,因为细节很多,木颜色的笔头尖,比较适合。

练铠绮从小喜欢画画,6岁时就得到了人生里第一个画画奖项,比赛的题目已记不得了,只记得自己获得季军。“我时常参加比赛,主要是想得奖,没有得奖就当作经验,”她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来,小小的,嫩嫩的。

“我很喜欢颜色,觉得颜色很美,每种颜色都很美。”

高中组-刘蕴慧:熬夜完成参赛作品

高中组金奖得主刘蕴慧今年17岁,她是姐姐,下有个爱画画的弟弟。

这次得奖,她说被“吓到”了,“一开始还以为金奖是什么安慰奖。”反应如此大,原来是因为她过去参赛通常都获安慰奖,没拿过冠军。“我彩色比较糊涂一点,有时画的时候看上去还不错,但一彩上去就不太行了,这次得奖,可能是因为允许使用电脑设计的缘故。”

她想感谢她的华文老师、亲人还有同学。她表示,以前她不知道华文课是做什么的,现在的华文老师把华文课上得非常精彩,所以当她看到这个题目时,构图就浮现了。

由于她获知这项比赛时,距离截止日只剩四天,而且碰上考试周,因此作画过程非常赶。“我从来不熬夜,除非是出去玩,这次是为了画画。而且其中一天是我的生日,完全没出去,就在家里画画。”

当她的作品完成后,在印刷厂工作的伯母,以最好的机器替她列印,再交给她妈妈,她妈妈上班到中途,也放下手边的工作,走路到学校把作品交给她,好赶上截稿时间。为了完成作品名称和叙述,她也曾请教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大家都在协助我把作品做得完美一点。”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