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副刊記者俊心
台灣朋友在瑞士聽講座,主講人不知所云,台下年輕人開始竊竊私語。幾分鐘后,主講人依然故我,大家按捺不住,開始炮轟主講人,場面嚴肅,結果主講人匆匆下台,講座提早結束。對台灣朋友而言,這是不小的文化衝擊,他認為台灣年輕人習慣了逆來順受,在逆境中保持樂觀,但忘了行動、進取。
這是網絡上看到的轉載文,其中有句形容在場聽眾的反應“一點都不帶著溫情與幽默”,讓我留下了印象。
我有“延遲結論”的習慣,有些事好像真的頗難當下乾脆地指出個所以然,比如這個,“主講人表現不佳,浪費了我的時間精力,我就該不顧情面地把他轟下台”。這是對的嗎?或是,我想要這麼做嗎?于是我的問題庫裡,自此又多儲存了一道問題,期待某個時間點,我的生命經驗能跟它對照。
上週到敬學書院採訪錢穆先生的講學會,契機就來了。“溫情與敬意”就是錢公非常注重的事情。“我們從外面看裡面,一直批評裡面如何;跟我們走進裡面,想從內部整頓它,兩種做法的情感跟表現,是不同的。”這番話是特別針對中華文化,但把它推展到生活其他方面,好像也無不可。
我把兩種看法,簡約成東西方思考脈絡的差別,兩者的平衡點,會不會是個更好的答案?
時代讓我們有無數機會接觸多元文化的意識形態,在選定立場前,有無經過了自己的思考沉澱,我想,這應該是這世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