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齋‧“韓語情緣”系列·五 招請(一)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蘭陵齋‧“韓語情緣”系列·五 招請(一)

“招請”(chocheong)是韓語裡一個頗常見的漢字詞。若要“望文生義”,大概可以這樣解釋:“招”是招待,“請”是邀請,但這個詞一般僅作“邀請”解。在過去十年裡,“招請”一詞如影隨形,因為在前八年我的身分一直都是“大韓民國政府招請外國人獎學生”。這個身分英語本作“Kore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 student”,韓語則加入“招請”一詞,讓“受邀者”倍感親切,箇中語感差異,大概也只有懂得韓語和漢字的人方能體會。



得到這個把我帶到“東方禮儀之國”的獎學金,那就不得不提馬大學姐林貝洳。貝洳是我在大二那年選修印度研究系的基礎淡米爾文時認識的。她是東亞系韓國組的學生,后來考獲韓國政府獎學金赴韓深造,我和中文系同學葉秋萍還一同在十九區的“豬囡囡山東小吃館”為她餞行。那是我第一次得知,有這種可以免費學韓語、念碩博士學位,同時每個月還有生活費可領的獎學金,只是當時未有出國留學的念頭,故未曾放在心上。

直奔韓國的前因后果…

畢業前,有一次到東亞系去上何國忠老師的馬華文學輔導課,無意中在佈告欄上看到有關這份獎學金的公告,趨前讀了一下申請條件:凡馬大應屆本科畢業生皆可申請,不限專業,唯東亞系韓國組學生須參加韓語能力測試。就這么簡單?我回家后打了一通國際長途電話到漢城(目前的首爾)向貝洳請教:我不是科班出身,應該無法跟那些東亞系的學生競爭吧?她勸我不要錯失大好良機:“這個是看成績的,跟專業無關,以你的學分總平均來算是很有機會考上的。你不是東亞系的,不用考韓語,把學習計劃寫好就可以申請了。至于韓語,到這裡來學一年就足以應付課堂所需了。”



于是,我填好了所有申請表,用英文寫了一篇個人簡介和碩士研究計劃書,向馬大外事處遞交了申請表。一個月后,韓國駐馬使館來電叫我去面試。還記得當時在大使館裡負責面試的,是一位姓孫的官員和在馬大東亞系任客座教授的李一清博士。除了幾句簡單的問候語,我會說的韓語其實不多,只好全程用英語作答,向他們兩位解釋為何想要到韓國大學的中文系念碩士課程,並且用了許多漢語方言與韓國漢字音的例子來進行說明。

過了兩個月,我終于收到大使館的通知,正式獲選為“獎學生”。獎學金包括一年的韓語課程以及兩年的碩士課程,若無法如期畢業,可在碩士結業后再申請延長,每次兩個月,最多延長兩次。那時候,分配給馬來西亞的名額每年只有一位,我打破紀錄,成為第一個非科班出身的獎學金得主。如此難得的機會,讓我覺得應該珍惜福報,因此不再猶豫,馬上辦理出國手續,準備在參加馬大的畢業典禮后,便直奔韓國。

Posted by 蕭悅寧(寄自韓國)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