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斋‧“韩语情缘”系列·五 招请(一)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兰陵斋‧“韩语情缘”系列·五 招请(一)

“招请”(chocheong)是韩语里一个颇常见的汉字词。若要“望文生义”,大概可以这样解释:“招”是招待,“请”是邀请,但这个词一般仅作“邀请”解。在过去十年里,“招请”一词如影随形,因为在前八年我的身分一直都是“大韩民国政府招请外国人奖学生”。这个身分英语本作“Kore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 student”,韩语则加入“招请”一词,让“受邀者”倍感亲切,个中语感差异,大概也只有懂得韩语和汉字的人方能体会。



得到这个把我带到“东方礼仪之国”的奖学金,那就不得不提马大学姐林贝洳。贝洳是我在大二那年选修印度研究系的基础淡米尔文时认识的。她是东亚系韩国组的学生,后来考获韩国政府奖学金赴韩深造,我和中文系同学叶秋萍还一同在十九区的“猪囡囡山东小吃馆”为她饯行。那是我第一次得知,有这种可以免费学韩语、念硕博士学位,同时每个月还有生活费可领的奖学金,只是当时未有出国留学的念头,故未曾放在心上。

直奔韩国的前因后果…

毕业前,有一次到东亚系去上何国忠老师的马华文学辅导课,无意中在布告栏上看到有关这份奖学金的公告,趋前读了一下申请条件:凡马大应届本科毕业生皆可申请,不限专业,唯东亚系韩国组学生须参加韩语能力测试。就这么简单?我回家后打了一通国际长途电话到汉城(目前的首尔)向贝洳请教:我不是科班出身,应该无法跟那些东亚系的学生竞争吧?她劝我不要错失大好良机:“这个是看成绩的,跟专业无关,以你的学分总平均来算是很有机会考上的。你不是东亚系的,不用考韩语,把学习计划写好就可以申请了。至于韩语,到这里来学一年就足以应付课堂所需了。”



于是,我填好了所有申请表,用英文写了一篇个人简介和硕士研究计划书,向马大外事处递交了申请表。一个月后,韩国驻马使馆来电叫我去面试。还记得当时在大使馆里负责面试的,是一位姓孙的官员和在马大东亚系任客座教授的李一清博士。除了几句简单的问候语,我会说的韩语其实不多,只好全程用英语作答,向他们两位解释为何想要到韩国大学的中文系念硕士课程,并且用了许多汉语方言与韩国汉字音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过了两个月,我终于收到大使馆的通知,正式获选为“奖学生”。奖学金包括一年的韩语课程以及两年的硕士课程,若无法如期毕业,可在硕士结业后再申请延长,每次两个月,最多延长两次。那时候,分配给马来西亚的名额每年只有一位,我打破纪录,成为第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奖学金得主。如此难得的机会,让我觉得应该珍惜福报,因此不再犹豫,马上办理出国手续,准备在参加马大的毕业典礼后,便直奔韩国。

Posted by 萧悦宁(寄自韩国)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