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老家的故事.紅瓦老屋裡住5戶家庭 有10人擠1房的窮開心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鄉思老家的故事.紅瓦老屋裡住5戶家庭 有10人擠1房的窮開心

報導:蔡愛卿
思鄉人:陳國強
老家:柴埕前
那間有著紅色屋瓦的老屋,不過是喬治市戰前屋的其中一間,毫不起眼。陳國強住在那裡的時候,家境是一窮二白。和許多家庭一樣,全家就住在一間房間裡,他最羡慕別的孩子能享有自己的房間,一直都希望能搬到更大的屋子去住。



他們家是紫埕前8號,是那條街上其中一間最長的屋子,裡頭住了五戶家庭,分別是他的大伯、二伯、大姑、二姑與他們一家人。在人們普遍生育多名孩子的年代裡,那間屋子最多曾經住了四五十個人。

他們一家有8個孩子,加上父母總共10個人。房間裡還要放下兩個櫥櫃、一張雙人床和媽媽的針車。晚上睡覺的時間,女孩和媽媽擠在雙人床上睡,爸爸與男孩,就鋪草蓆睡地板。有時候陳國強睡在邊上,睡著睡著半夜就滾進床底下,或者翻身時頭碰到針車腳,被痛醒了。

老屋的地板除了人走過時發出伊呀之聲,更令人懊惱的是這些年代久遠的木板通常都會生木虱,到了晚上紛紛爬出來咬人。有時候被咬得受不了,半夜大家一起起來抓木虱。



上門服務很方便

一間屋子內住了這么多人,共用一間廁所、沖涼房和廚房,每天洗澡、大小便、煮食都要排隊。小孩子就比較省事了,大小便可以在屋外的溝渠解決,沖涼就在天井完成。

除了擁擠的老家,陳國強童年印象深刻的,還有各種上門服務。例如修補鐵鍋的、剪頭髮的、買洗衣粉的、收破爛的、賣糕點的等等。這些人都定期來到門前,給當年的家庭主婦最大的方便。

他還記得有一個專收餿水的叔叔常常出現,這位叔叔是養豬、雞等家禽的,他到家家戶戶去收餿水來餵家禽。作為回報,過年時他就會送雞給每一戶人家。

他說,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一個底下打有小孔的鐵桶,吃剩的冷飯殘羹或變壞的食物全部倒進去,湯汁自小孔流走,余下的殘渣就等人來收了。

如今他回想,那個年代的鍋子破了可以修補,衣服不要了可以賣給收破爛的,連冷飯殘羹也不浪費,可以送給人餵家禽。這一切跟現代比起來,可說是環保得多!

昔日毒煙裊裊
今成風景線

◆五腳基

五腳基是海峽殖民地城市的風景線。那裡是納涼、躲雨、吃飯、聊天的地方。不過在當年住在那間紅屋瓦老屋孩子的眼裡,五腳基也是吸毒者出沒的地方。沒錯,就在屋前,就在大白天,瘦骨嶙峋的白粉道友在孩子面前公然吸毒。

“這也難怪我們那裡,幾乎每一家都有人吸毒,包括我住的那間屋子。”

說到發生在五腳基的那些事,他記憶猶新地形容時白粉道友們吸食不同毒品的不同方法,即使過了這么多年,那些手法依然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他說,有時候那些人沒錢買白粉,就去藥店買一種有毒性的創傷藥粉,和水后當成白粉來吸。他甚至看過道友敲下牆壁的白色粉末當白粉吸。

毒品公開買賣

五腳基不只有人吸毒,毒品買賣也在五腳基進行。毒販常常將小包裝的毒品塞進民居窗戶的縫隙中,有人要買時再取出來,陳國強家的窗戶也常常被人偷偷塞毒品。居民要是發現毒販塞毒品在自家窗戶,會責罵他們。但無補于事。

不過,即使家門前天天有人公然吸毒,他印象中那裡的治安卻沒甚么問題。他們家白天都是不關門的,只有晚上睡覺前才把門鎖上。居民也常把嬰兒放在五腳基,自己就忙去了。也沒聽說有誰家小孩被人抱走。

五腳基還是聚賭的地方。在那裡放一張小桌子,幾個人就圍著賭起來了。看到大人聚賭,心裡另有想法的孩子們躲在一旁等。一旦有警察來掃蕩,那些賭徒雞飛狗跳之余,賭桌上的零錢紛紛掉在地上和水溝裡,孩子們就會去搶了。

當然,對當地民居來說,五腳基是日常生活的空間之一。過年前左鄰右舍制作糕點,是在五腳基進行;家裡貧窮買不起電視機,他就站在別人家的五腳基,從窗口看進客廳電視機正在播放的節目;五腳基也是孩子們吃飯的地方,那裡比較涼快,又可以看街上人來人往。即使家裡有餐桌,孩子們還是喜歡把要菜的菜都放在飯上面,然后拿出去五腳基吃。

窮小孩賺錢吃玩好所在

◆社尾萬山

陳國強家前面是港仔墘運河,旁邊就是社尾萬山。社尾萬山以及其周邊的商店,為窮家孩子提供賺零用錢以及玩樂的機會。小時候的他,可以去附近的商店綁掃帚賺錢,而社尾萬山,則更多是孩子們玩樂的地方。

他與其他孩子常常跑到社尾萬山去撿拉拉殼來玩,那是社尾萬山著名阿成粥檔賣的炒拉拉的殼。他們還去撿魚販丟掉的小魚,撿回來煮熟后餵貓。

有時候,他們會去賣干貨的攤位偷黑糖吃。那些散裝黑糖都是一大尼龍袋地放著,小孩子們悄悄走近,趁老板不注意,小手抓起一把糖就跑。偷糖成功,就有美味的黑糖可吃了。

社尾萬山地上常常可撿到吃的東西,因為批發商們丟出來的蔬果,很多是切掉腐爛部分就可吃的。又或者在搬運過程中掉下來的蔥蒜,也都會被窮家孩子撿回去讓媽媽煮菜。陳國強記得有時候他們還會撿到番薯,拿到附近一家下午賣蠔乾粥的店,把番薯放進炭火下面烤,那個下午就有烤蕃薯吃。

在農曆七月時,就是孩子們玩煮蠟的快樂時光,不過他們的玩法,如今聽起來更像是在自虐。七月到來時,社尾的居民在門外點蠟燭香火拜祭,然后就早早關門了。這時候頑童就出動,把蠟燭收集起來,升火把蠟煮熔。

蠟都熔化后,他們的遊戲就開始了。把手指浸進去蠟裡頭,痛得大叫再拿出來,待沾在手指的蠟冷卻剝落后,再來一次。如此自虐的玩蠟方式,一定是有點勇氣的頑童才敢玩的了。要不然,那些蠟燭也可以留著,等到中秋節玩燈籠的時候派上用場。

遺失了的鐵釘螺、叮叮糖

◆戲棚腳

在娛樂選擇不多的年代,神誕時的街頭野台戲與歌台,是人人期待的一件事。而對小孩子來說,他們更熱衷追逐那些在戲棚腳賣的小吃。澆上醬油和辣椒醬的鐵釘螺,早已從戲棚腳小吃的名單上消失了。

喬治市許多街道都有神壇,當年在柴埕前的神壇叫東西壇,已經搬到五條路去了。小時候的陳國強,曾經是一個在神壇混的孩子。所謂混,就是在神壇幫頭幫尾。平日幫忙折金銀紙,把香枝分成小包裝,乩童起乩的時候幫忙扛旗等等。

東西壇一年有三次神誕,分別是三太子、關帝聖君與大伯公。小孩子並不知道神誕在何時,只知道當有人在街頭準備搭戲台,就是神誕又到了。他們最期待的,是那些戲棚腳賣的美味小吃。

糖塊溶在褲袋裡

其中一種便宜又好吃的就是鐵釘螺。小販在煮熟的螺上淋些醬油和辣椒醬,裝在尾巴尖尖的紙筒中賣。可以拿在手上邊看戲邊吃的鐵釘螺是最受歡迎的戲棚戲小吃。人們邊吃邊丟螺殼,每每散場后,地上到處都是鐵釘螺殼。

還有一種已消失的戲棚腳小吃是叮叮糖。賣叮叮糖的阿伯頭上頂一個大圓盤,手上拿一個木架。來到戲棚腳,把木架放好,大圓盤放在上面,就可以開始做生意了。

那敲糖的叮叮聲吸引孩子們將他重重包圍,阿伯將敲下的幾粒糖塊用紙包住,賣給小朋友。小朋友拿了一塊放進嘴裡,其余的就塞進褲袋。不過糖塊往往在褲袋中溶化,發現時已黏嗒嗒的啦!

打架,曾經是戲棚腳另一個常態,通常是在演歌台的時候發生。這種場面,陳國強小時候經歷不少。每每聽到前面傳來有人大叫“打架啦!”,他就連忙跑回家躲。有時候跑得鞋子都掉了,回頭再去撿。

不過,他並沒有真正看過有人在戲棚腳打起來,因為往往會有其中一方跑掉,就打不起來了。散開的人群又回到台前看表演,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

由于打架事件常發生,他的媽媽其實不喜歡他去戲棚腳,但一個成天在外跑動的孩子,又怎么關得住呢!

阿伯賭檔打架魚論輸贏

◆阿伯後尾路

阿伯后尾路,絕對是民間路名,而且只有當地人在用。其來源是因為一個阿伯佔用了后巷來賣打架魚,還兼做賭打架魚生意。打架魚賭檔是小孩禁地,陳國強記得的,是裝在玻璃罐裡的美麗打架魚。

阿伯后尾路所在處,現在已經拆掉了,變成馬路。那其實是后巷,被一個賣打架魚的阿伯長期佔用,並成為人們玩打架魚的聚點。當年養打架魚蔚為風潮,大人小孩都喜歡養上幾罐。喜歡賭錢者就以魚兒打架來下注,阿伯后尾路常常圍滿賭打架魚的人。

好奇的小孩有時候偷偷溜進去看。魚兒打架的戰情通常十分激烈,不是打到陣亡,就是受重傷。有時候輸了錢的魚主人很生氣,就用力把魚往地上丟,一拍兩散。小孩看到可惜想跟他們要,往往不得要領。

陳國強也養過打架魚,但是媽媽不喜歡他養魚,因此他的打架魚是寄養在柴埕前一個朋友的家裡,他們還釘了一個木架放魚罐,取名“打架魚天地”。他們為自己的打架魚取名字,有空時就互相鬥魚取樂。長大后成為快樂的回憶之一。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