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興3專題秀30年珍藏 在方寸間郵說佛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梁國興3專題秀30年珍藏 在方寸間郵說佛法

獨家報導:李嫣莉
薄薄小小一片紙,卻能讓人窺見遼闊的世界,更能帶人一覷廣大精神的佛法世界。



佛法精深無邊,修行入門各有其道,修佛近40年的前任馬佛青總會總會長梁國興,活躍于佛教活動之余,更藉由30多年收集各國的郵票,並以《郵說佛教系列》中“人天導師”、“世界文化遺產”和“佛陀大家庭”的3個專題,述說佛教的故事。

他受訪時舉例,自己設計的“人天導師”專題,收集了600張不同種類的郵品,包括郵票、首日封、紀念張、小型張、極限卡等。

他指出,集郵緣起于80年代初,擔任理大佛學會主席時,籌備佛教文化展覽會時,幸得1位佛友熱心借出郵品展出。



藉出國搜郵票

“其中主要是1956年一些亞洲國家為紀念佛歷2500年而發行的首日封,使展覽會增色不少,吸引很多觀眾興趣。”

他補充,畢業后為推廣佛教文化,他積極通過展覽會的形式,向大眾介紹佛教文化,形成收集佛教文物的興趣,包括郵票與明信片。

他說,早期集郵沒有互聯網提供的便利,每次利用出國的機會收集各地有關佛教的郵票,從最先的日本開始,到韓國、泰國、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新加坡等地,一點一滴慢慢收集起來。

“在國內,閒暇時就會去各地郵商尋寶,那時無法網上訂購,又沒有時間交筆友,自然難以與人交換郵票。”

他透露,自己集郵多年,慶幸親友支持和幫忙。

他說,任何團體要邀他主持《郵說佛教系列》分享會,可電郵聯絡(leongkokhing @gmail.com),只需準備電腦、熒幕與投影機。

宣揚佛教藝術有使命感

“收集佛教郵票讓我充滿使命感,我要利用郵票藝術向有緣的人介紹佛教文化、藝術、歷史、人物、習俗和古跡等。”

梁國興說,在推出這些佛郵專題前,必須要查資料,無形中讓他學到很多。

他指出,很多人參加了《郵說佛教系列》分享會后,主動說他們對佛教的認識增加不少,令他深感安慰。

“收集佛教郵票雖只需要對佛教有基本的認識,不需對經典有精深研究,但有許多人會錯誤收集以佛教為主題的郵票。”

他解釋,在台灣與中國,有人收集佛教票,寫專欄或出專集,卻誤收了不對題的郵票,這可能也是因為語文了解力不強,出現溝通上的問題。

他說,雖然以佛教為主題的集郵活動冷門,但其實他並沒有面對太多難題,最難的是要保持恆心。

昔千金難買心頭好
今網上才賣60令吉

“得失從緣!”

梁國興透露,曾心儀2套緬甸發行的郵票,願意向擁有數套同款郵票的佛友,以任何價錢購買,可惜不果。

他說,幾年后他特去緬甸,終在古董市場找到那2套,現在有了網上交易,約60令吉就可買到。

“佛教郵票是冷門的收集專題,發行國家不多,不像昆蟲、火車、動物、花、風景等到處都有市場。”

他說,較多發行相關郵票多是佛教國家,如泰國、遼國、斯里蘭卡,另有些中美洲、大洋洲與非洲小國家以售賣郵票賺取外匯,且會發行有關佛教的郵票。

“集郵過程中,最令我遺憾的是;有回去新加坡展出前,三舅父很熱心地翻箱倒櫃,借出珍貴的郵票,幾天后,他突然心臟病發往生了!”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