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錦 : “我是吹水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陳壽錦 : “我是吹水王”

──投銀從業員



為了參加這次選秀大賽,我猶豫了許久。原因不是我不會“吹水”,而是“吹水”當中我常常會把事實講出來,這樣會令到許多人難堪。

可以這么說,“吹水”作為一種談話藝術,到了臻入化境,原本“吹水”都變成真話。但是到了最後,我還是參加了!

比賽當天,我是這么說的。



“各位評判老師們好,我的講題是《荒漠中的民族教育》。”

“我想先從我第一次踏足我祖輩的故國講起,那一年是1992年,我來到我上兩代人都不曾來過的故地,嘩,我聽到周圍的人都說著和我相同的語言,我幹嘛需要感動咧?如果不是說著同樣的語言,這不就是去到錯的地方了嗎?還叫什麼祖輩的故國?”

“我們在現在這個國家已經居住了好幾代,用拚搏和奮鬥去維護我們的民族教育,這就是我們的使命;各種族擁有辦民族教育的權利,也已經在獨立時寫入國家憲法裡。”

“所以,從殖民政府千方阻撓辦民族教育,到國家1957年獨立後的幾經鍥而不捨努力建設,不曾放棄。1964年,馬來西亞長期執政的聯盟政府剝奪了林連玉的公民權,原因是林連玉反對當時政府提出的《達立報告書》,有計劃地消滅各民族母語學校。迄今已經50年,林連玉先生雖已往生並被尊為‘族魂’,但仍然未獲平反及歸還公民權。”

“1987年尚且發生了調派不諳中文的高級行政人員進入華校,繼而在馬哈迪當權的年代爆發‘茅草行動’大逮捕,朝野政界和華教人士一共逮捕了119人,除了重挫當時的華教運動,也藉機樹立以馬哈迪為首的威權統治。”

以華教作為演說題材,不能只談過去悲情,不能以“嘰嘰歪歪”避重就輕的態度,撇開當權的權術、撇開種族主義者不時的叫囂不談,就只消費過往的悲情,消遣聽眾的同情心。

演說可以是以演為重心,先抑後揚為技巧,配以七情上面的表情和口技來贏取裁判的青睞。

但是,面對歷史,則千萬要廓清事實真貌,不要教壞下一代。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