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污名化忧郁症及自杀研讨会‧ 怕输会毁了子女 医生:青少年自杀趋严重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社会污名化忧郁症及自杀研讨会‧ 怕输会毁了子女 医生:青少年自杀趋严重

(槟城12日讯)神经精神病学家顾问医生琵然古马提醒,若要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父母必须先改变“怕输”心态。



他说,青少年自杀趋势越来越严重,如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放榜时,必有名校学生自杀,但多数原因不在于成绩不好,而是成绩不够好。

“好比说,这位学生其实已考到9科A,但他的目标是10科A。”

琵然古马今日在槟城心灵辅助协会举办的“社会污名化忧郁症及自杀”研讨会,发表谈话。



全球每40秒1人自杀

他说,这些都是现今学生面对的压力,因为父母抱着“什么都要比别人好”的比较及怕输心态,如邻居或朋友有的东西,也一定要有;别的孩子成绩好,自己的孩子成绩要更好。

琵然古马说,我国缺乏相互尊重的价值观,也加剧这种怕输心态。

“孩子在父母影响下成长,父母做什么,孩子也会跟从。”

他提醒,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平均有100万人自杀,换言之,每40秒内有1人自杀,相信真实的自杀案例比此数据高。

他补充,该组织已预测在2020年,相信每20秒内有1人自杀。

“在自杀案件,55%人士介于15至44岁;45%人士超过45岁。”

琵然古马说,近年来青年自杀趋势越发严重,每人都须扮演角色,减轻自杀现象。

须人道对待精神病患

琵然古马在会上分享,社会因为污名化(Stigmatization)一些病症,而歧视特定患者,如总认为精神病患者带有危险性,而把精神病患者隔离在环境极差的空间。

他以在缅甸精神病医院看到的情况说,该医院不但以铁链锁著患者,患者甚至睡在厕所里,尽管大马情况比缅甸好,但要自我提醒,必须更人道地对待精神病患者,不是以“关在笼里”方式,把患者隔离。

琵然古马说,这种污名化可分为公共污名化,即社会整体对特定族群持有的刻板印象看法,形成的偏见及歧视,而这种公共污名化也可延伸出自我污名化,导致一些人甚至瞧不起自己。

他说,若要“去污名化”,则需加深了解有关族群,给予这族群更多辅助,及教育社会以更具包容性。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