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滿足物質慾望 青少年問題多因缺愛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父母只滿足物質慾望 青少年問題多因缺愛

報導:吳菊君
(新山13日訊)社會人士為養家糊口或追求及物質慾望,衍生出現代“週末父母”;他們平時忙碌工作以滿足個人及孩子慾望,但卻滿足不了孩子心靈上的空虛,青少年離家出走及自殺個案有增無減。



所謂的“週末父母”(意指平時工作每週返家一次的為人父母者)。

馬來西亞真愛家庭協會執行長陳心堅感慨,現在的情況已從以前的低頭族,進一步惡化至現今“連頭都抬不起來”情況,顯示出父母及孩子的溝通交流,已被科技取代。

陳心堅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現代父母一般處在“自以為是”的狀況,給孩子智能手機或iPad,目的是希望孩子不要煩他們,要孩子給予他們方便,從而漸漸衍生出社會病態。



溝通交流被科技取代

“現在的情況是,現代科技是提升了,但父母並沒有提升。”

他解釋,父母要用心投資在孩子身上,但這“投資”並非只是一味地給予物質上的享受如給予高科技產品。

他坦言,現代生活費日趨高企,很難再實現一人養全家,雙薪家庭越來越普遍。

“現代父母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陪伴孩子成長及取得生活經濟之間,去取得平衡。”

陳心堅認為,這當中的要點不外乎是要控制本身的慾望,他奉勸大家,別人擁有的未必是自己也要擁有。

他透露,父母在城市工作,孩子留在家鄉的例子非常普遍,不單只是發生在新山而已,至今離家出走及青少年自殺個案不少。

他也勸告身為父母者,愛孩子就應該要把愛說出來。

他認為,父母可以以實際行動,如多擁抱孩子,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生活越舒適
抗壓力越低

從80年代的“草莓族”,進一步延伸至“豆腐族”和“布丁族”,生活環境越舒適,人們的抗壓力就越低。

陳心堅說,環境越是舒適,人的抗壓性便越低,例如一些青少年在面對自己無法處理的問題時,便開始自暴自棄,封閉自己或步上絕路。

“自殺年齡有兩個高峰期,即少年階段及老年階段。”

他發現老人也有隱藏性的預謀自殺,他舉例往往一些涉及老人被轎車撞倒的車禍案,他指這或不單純只是意外,也有預謀自殺的可能性。

他說,老人自殺不留痕跡,讓人以為是意外。

“看著老伴老友一個個離去衍生的孤單寂寞,常會令他們萌生輕生念頭。”

他談到,現今出現“週末孩子(意指在外工作的孩子每週返家一次探訪父母)”情況,他認為,關懷老人家未必要等見面了才關懷。

“若沒時間返家,也應該至少以一個電話問候,因為老人家只要聽到孩子聲音,都會感到一絲安慰。”

每個年齡層都有壓力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大家都有壓力!”

精神壓力無處不在,柔佛精神健康協會主席侯金成向《中國報》說,精神壓力不單只是存在于在城市生活的都市人,在鄉村生活的人也有本身的壓力,各個年齡層所面對的壓力不盡相同。

他說,只要細心觀察,就可看出家庭成員是否患有精神病。

“一旦本協會發現有無法處理的個案,便會交給防止自殺協會或心理醫生處理。”

他強調,該協會主要從事認識精神病的教育工作,協助精神病患的家屬幫助病患度過難關。

“同時,精神病患的家屬也需要接受輔導,因為家屬或多或少會受到病患的影響情緒,變得沮喪,也得接受輔導員開解。”

他說,也有一些病患是屬于掩飾性的憂鬱症,在人前活潑開朗,在人后回到家出現另外一種性格,像這種情況也需要親人才能觀察得出。

過分保護孩子缺判斷力

“爸媽,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良牧關懷協會負責人謝勝喜說,父母過于保護溺愛孩子,反造成孩子缺乏判斷力,使孩子容易在迷茫之際步入歧途或走上絕路。

“父母過于忙碌賺錢,以為給予物質上的享受就是所謂的養育,其實很多問題的源頭來自父母。”

他說,青少年的心思不難猜測,是可以及早發現他們的不妥,阻止悲劇的發生,問題是父母是否真心挪出時間去關心他們。

他指出,青少年的問題不外乎沉迷電子遊戲世界、逃學、加入私會黨等問題。

他曾接獲一個個案,一個17歲少男淪為販毒分子的跑腿,並被捉進扣留所。

他說,青少年在面對問題時喜歡在網絡上訴說心事,這反被在網絡上“狩獵”的不良分子盯上。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及判斷力,容易被唆使誤上歧途。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