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焦點.贏在癌症治療起跑點(上篇) 冷凍消融 突破腫瘤治療瓶頸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醫事焦點.贏在癌症治療起跑點(上篇) 冷凍消融 突破腫瘤治療瓶頸

陳筱柔廣州直擊報導
圖、資料提供:廣州復大醫院



手術切除腫瘤結合化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黃金指標”之一。

然而,這個方法不見得適用于轉移性癌症患者。

當手術不可行,化療副作用太大,腫瘤全身性轉移,甚至常規治療無效,我們是否還有其他選擇?答案?天無絕人之路。



目前,醫學界的常規癌症治療仍以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為主軸,然而,腫瘤治療來到今天,我們都知道這套方程式不見得適用于所有癌症患者。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牛立志醫學博士在研討會上指出,現有的腫瘤治療方案仍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包括:診斷時已不能切除的腫瘤(佔80%左右)、化療治療失敗的腫瘤(佔80%左右)、放射治療治療失敗的腫瘤(佔80%左右)和復發性腫瘤(5年內復發几率高達50%)。

因此,以徐克成教授為首的復大腫瘤醫療團隊,一直不斷整合及探討多種治療方式,最終規劃出一套結合冷凍消融療法(Cryosurgecal Ablation,簡稱CSA)、腫瘤微血管介入(Cancer Microvascular Intervention,簡稱CMI),及癌症聯合免疫療法(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簡稱CIC),提供個體化綜合治療(Personalized therapy)的“3C+P”治療方案,其中又以冷凍消融療法技術的應用最廣為人知。

“從最初引進冷凍消融技術至今,我們已累計了超過8000宗病例經驗,從肝癌消融開始發展到對肺癌、胰臟癌、腎癌以及各種軟組織腫瘤的治療,尤其在不能進行手術切除的腫瘤治療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牛博士分析,冷凍消融能突破目前腫瘤醫療瓶頸,為不能手術切除、化療或放療失敗,及癌症復發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方式,延長他們的生存期。

冷凍消融療法演變史

什么是冷凍消融療法?牛立志醫生認為,冷凍消融是一項既古老又嶄新的醫療方案,既是舊科技,也是新技術。原因在于,現代冷凍療法醫學的建立可追溯至19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腫瘤微創消融技術。它的發展與低溫學、工程學、測量儀器的相互影響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1845年,來自英國布賴頓的詹姆斯阿諾特 (James Arnott)為首位使用冷凍治療腫瘤,開創了低溫在醫學上應用的歷史。但是,低溫學的臨床實踐隨后進入了低潮期,直至后期科技的新發現,商業化生產用途的低溫液狀體(例如:液態氧,氮和氧)發展促使了冷凍治療的臨床實踐得以延續。

第一個冷凍治療探針自1960年面試后,冷凍療法開始迅速發展,並相續應用于治療多種疾病。但是,又因為未達到預期精準度而使得許多專家相續放棄了這項替代治療。到了1998年,應用航天技術原理設計,由主機和冷凍探針組成的冷凍消融療法正式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可。

何謂冷凍消融療法?

復大腫瘤醫院是中國最早引進這項技術的醫療單位之一,在臨床應用冷凍消融技術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顧名思義,冷凍消融療法是以氬氣將腫瘤組織急速冷凍成一個冰球,把腫瘤凍死,然后注入氦氣復溫解凍破壞血管,重復來回多次將腫瘤殺滅的消融方案。進行治療時,必須透過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核磁共振攝影(MRI)影像技術引導,將特別設計的冷凍探針穿入腫瘤組織中,使靶位溫度迅速降至零下160℃以下,再複溫至20℃到40℃,反複幾次將腫瘤冷凍消融,導致腫瘤組織壞死。

冷凍消融優點

◆可以治療小腫瘤和大腫瘤,能消融單個腫瘤,也能消融多個腫瘤。

◆不會破壞大的血管和大的支氣管、氣管,對鄰近這些結構的腫瘤也可冷凍消融。

◆治療過程不會引起疼痛,相反的可以止痛。

◆冷凍消融后腫瘤細胞死亡,但死亡的腫瘤細胞仍存在,會釋放抗原,激發人體免疫功能,清除未被消融的腫瘤細胞,預防癌症複發。

牛立志:納米刀彌補不足

牛立志醫生指出,冷凍消融療法適用于不能手術切除或不能耐受手術的腫瘤患者。當然,冷凍消融也並非萬能,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例如:冷凍區邊緣的溫度永遠是非“致死性”,為了保證消融徹底,必須擴大冷凍範圍、大血管內熱血流的緩沖,阻礙了血管周圍區的冷凍消融作用等等。

幸運的是,醫學科技總是不斷求新求變,另一項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彌補了冷凍消融(也包括熱消融領域)的不足。身兼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的牛立志醫生,在徐克成教授主編、他擔任副主編的新書《腫瘤消融新技術:不可逆性電穿孔》文獻中,分析了打破現有消融技術局限的不可逆性電穿孔技術(一般稱為納米刀或簡稱IRE)。

不可逆性電穿孔技術是一項新興腫瘤消融技術,利用消融探針釋放微秒級高壓脈衝,擊破腫瘤細胞膜形成納米級不可逆電穿孔,破壞細胞膜,使腫瘤細胞凋亡,最終免疫細胞將碎片細胞吞噬的技術。

目前的資料顯示,這項技術具有消融區界限清晰、能保存被消融區的重要結構不受大血管血流的熱/冷作用影響以及消融時間短等優點,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雖然這項技術在歐美已正式應用于臨床,不過在亞洲地區仍未列入臨床常規使用,病患適合與否仍須相關專家評估。

李朝龍:手術切除仍是優先選項

新技術的面市是否等同于舊方法的淘汰?在電子產品領域也許是,但醫學領域卻未必如此。也許你會問,既然冷凍消融在臨床上取得如此卓越成效,那是否代表它能完全取代傳統手術在腫瘤治療領域的作用?答案,其實是否定的。世界上沒有適用于所有情況的“完美武器”,而是必須應因不同戰情和環境,使用最合適的作戰手段。

傳統手術就像是腫瘤抗戰的強大基礎武器,而冷凍消融和不可逆性電穿孔則是不斷進展的新型武器,根據戰況選擇適合的武器,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普通外科首席專家兼榮譽院長李朝龍教授,在研討會論文彙編中分析傳統外科手術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價值:“手術切除是腫瘤治療最傳統的方法,時至今日也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大約60%腫瘤可以透過手術切除,無論是良性腫瘤和可以切除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仍然是治療的優先選項。”

癌症治療
因人因病而異

“微創治療的面世確實為傳統手術治療帶來巨大改變,這個改變其實是好事。很多手術可以在顯微鏡的幫助下進行,局部冷凍消融、血管介入性治療等等能可達到手術切除效果的治療,在臨床治療的應用已日益普遍。”雖然如此,他強調癌症治療必須“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傳統手術目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重要癌症治療手段之一。

軍醫出身的李朝龍教授,不僅外科手術經驗豐富,今年更因為完成一項世界罕見的腫瘤切除手術而備受各國醫學界矚目。他連同其醫療團隊耗費了6小時50分鐘,成功切除一位黑龍江小女孩韓冰冰體內重達15公斤、體積達61×54×40cm的腫瘤。這場手術沒有出現併發症,也未損壞腸胃及血管,更完整保持了輸卵管。他說成功切除腫瘤的原因之一,就是必須找到腫瘤與組織之間的潛在性間隙:“很多腫瘤都有間隙,而不是像樹根狀地生長,所以才能夠更容易被切除。”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