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盡孝天經地義 老人不必感覺內疚(第2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兒女盡孝天經地義 老人不必感覺內疚(第2篇)

報導:許雅玲
圖:依哲、互聯網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家庭照顧者的問題,在少子化和高齡化國家,比如日本和中國,已變得尖銳棘手,因為:老人越來越多,極大可能,一對年輕夫妻要扶養四位老人!

根據國內專家的說法,大馬將在年,成為人口老化國家。



一般來說,照顧老人的責任,通常落在兒女身上……

過去,一家子住在寬敞的祖屋,若是父母需要被照料,幾位兒女可以分工幫忙或輪流照顧,不必假手外人。現在,兒女成家,搬出組織小家庭,誰該回家照顧老人?

哪位兒女有榮幸成為家庭照顧者?老大要當仁不讓?女兒理所當然?還是,父母周遊列“州”,讓兄弟姊妹輪流照顧?

大馬註冊與執證輔導師黃美團透露,“在大馬,家庭照顧者,主要是家庭主婦和單身女兒。還有,常見老年父母,不想麻煩子女,寧願老人照顧老人。”

大中華社會,華人父母不願增添子女的負擔,就算年老力衰,會故作堅強,堅持留守鄉下養老。通常老媽會說:我最了解你爸脾氣和習慣,他不習慣別人照顧他……就算父母敢開大口:請回來照顧我!絕大部分兒女,肯定拒絕:不,我有前程要打拼。

需要親友支持

“即便如此,兒女要有醒覺,不可完全安心,因為老媽老了,老爸更老。退休老人,沒有收入來源,精神體力走下坡,照顧起來,有心無力。遇到配偶生病,翻身、餵食、洗澡、處理傷口等,更是百上加斤。”她說。

配偶照顧配偶,父母覺得理所當然。可是,家庭照顧者,需要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支持,尤其家人的分擔,來減輕負擔。老人照顧老人,更加需要適當休息,社交生活和休閒興趣來緩解壓力。這是人權,也是維持身心健康的標準。

把視線拉回兒女照顧者身上:黃老師,為什么大馬的家庭照顧者,主要是女性?據說,在台灣,雙薪家庭趨勢下,已有更多男性成為照顧者;男女照顧者比例為三:七。

“個人覺得,大馬家庭習慣將照顧責任交給女性,因為女性細心、耐心,並且願意為家庭犧牲付出。”黃美團說。

不結婚照顧父母

她接觸的不少個案,有女兒下定決心不結婚,一輩子照顧父母。也有女兒因為樓下沒有房間,要背老父上下樓。還有女兒持之以恆,天天讀報給視力消減的父母聽。

“我也認識一名男性,他和父親關係特別親密,加上他的工作性質,可以在家作業,因此願意承擔家庭照顧者的責任。除非男性有意願學習,不然面對老人,他們手足無措。”她說。

一般而言,家庭照顧者,平均每天花在照顧老人家的時間,大約14小時,他們必須放棄工作及過去生活,以讓其他家人安心經營各自家庭、打拚事業。

必須關注的是,面對長期照顧的壓力時,比起男性,女性傾向宣洩情緒來抒發壓力,至于男性,尤其年輕男性懂得通過各種管道解決問題,或向外求助;但是,高齡男性較難獲取資訊,無法可施時,會採用激烈手段。

“我要讚歎那些抱感恩之心,為家庭付出的照顧者,他們都是家庭裡的偉人!”她說:“我想告訴天下父母:年輕時,是你在辛苦照顧兒女,現在,你要給機會兒女照顧你,不必感覺負擔。如果兒女可以安慰父母:我不會隨便把你送走,讓我學習如何照顧你。那應該是世上最美好的話語。”她說。

不要怕老活在當下就好

邁入人生最美麗的25歲時,黃美團便開始思考變老課題:變醜、皮膚皺巴巴、行動緩慢,體力衰退、大小便失禁……當年,她的結論是,“死不可怕,老才可怕。”

我家老人的老年,有我和妹妹照顧,這不必擔心。可是,我的老年該怎么過?

她開始尋找“變老”的答案。好久好久以后,她終于思索出對策:不用怕老,活在當下就好。

“這個年齡時,會面對什么挑戰:當個好女兒?好妻子還是好媽媽?想發展事業?培養興趣?當下,好好面對,那么,老了便不后悔。。”

搬來士毛月,也和她的變老規劃有關:老年時,我希望遠離塞車,居住在空氣新鮮,環境寧靜,又有空地來拈花惹草的生活空間。

家庭照顧者,要做好犧牲的準備,如果老人生病或失智,不能自理生活,便要24小時全程照顧。找不到自願的家庭照顧者?那就開個家庭會議吧!

照顧父母乃兒女責任

醫護經驗豐富的詹瑞蘭(亞松大安寧療護中心理事),遇到家裡老人生病時,也會覺得“好挑戰”!

“我家是四代同堂:媽媽、我、兒女和子孫。媽媽已經89歲了,除了由我這位72歲的女兒照顧外,還有我的媳婦兒子女兒也是從旁協助,她是滿幸福的老人家。”

她說:“年輕人要為事業和他們的家奮鬥努力,所以,我和丈夫雖然是老年人,但我們一向很獨立,就算看醫生,都是自己駕車來回醫院,就是不要麻煩他們!”

照顧老人,除了愛心和責任心,並且相當捆綁自由,尤其當老人有病進出醫院,兒女三天兩頭要請假,更是忙到人仰馬翻。假如對氣味敏感,不懂得處理流膿傷口,這對照顧者更是不簡單任務。

“可能,因為我的醫護職業關係,家人都放心讓我照顧老人,所以,我的外婆,家婆,都是我照顧到彌留一刻,現在是照顧媽媽了。”她說:“照顧父母是兒女的責任,就算年老力衰,我也不願把照顧我的母親的擔子,交給年輕后代,這不公平。”

照顧老人要兼顧身心

家庭照顧者,不要以為照顧老人的吃喝拉撒,便足夠矣。家庭照顧者必須充分理解:由于衰老變化,老人的身體和心理會發生變化,包括性格和想法。你要有耐心,面對他們的變化。

3年前,詹瑞蘭發現:媽媽腦部開始退化,個性變得像小孩子,不大記得做過的事。再過一年,媽媽會忘記沖涼、穿回穿過的衣服。去年,媽媽在床邊跌倒,導致腳斷。動了一場手術,智力退化得更厲害,出現失禁現象。此外,因為體內電解質鉀值下降至2.6,影響腸胃功能失常,經常拉肚子,只好又進醫院打點滴。

“后來,醫生朋友建議讓媽媽吃良菌,這才改良情況,減少拉肚子,照顧才容易起來。”她說:“其實,手術后,媽媽有能力行動的,但她寧願臥床。醫生就此表示,跌倒,在心理和生理上,對老人帶來重大打擊,造成老人不肯移動。因此,不要讓老人跌倒或摔傷。”

體諒主要照顧者壓力

一個家庭裡,就算兄弟姐妹願意分擔照顧父母的責任,不過,還是需要會有一位主要的家庭照顧者。

黃美團坦言,“父母是大家的,大家一起照顧父母。也許,多回憶父母如何拉拔養育我們的情景,便能感恩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那么,無論生活環境多么辛苦,兒女都會努力扶養父母。不管是請人照顧,還是自己照顧,都是照顧。”

當然,主要照顧者難免會有壓力,難免埋怨:我這么辛苦照顧,你們一點都不感激我的付出,還覺得我全天候,一個月,甚至365天照顧,視作理所當然。

“這時候,家人應體諒主要照顧者的壓力!主動提出分擔主照顧者的工作,比如代她照顧患病的親人,讓她去度假休息!”她說。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