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記‧走一回夫子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留學記‧走一回夫子廟

特約:曾欣艷
留學地:南京



夫子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聖人的廟宇。進入孔廟的大成殿,殿內正中間懸掛了一幅全中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還置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

留學南京,多次經過夫子廟,卻不曾邁開腳步進去,也不曉得之前不進去的理由是什麼,反正是沒進去參觀就對了。這一次,再來到夫子廟的門前,一番短暫思索,加上莫名的鬼使神差,我和朋友總算邁開了那一步!

夫子廟,又稱為“孔廟”。它是供奉和祭祀孔子聖人的廟宇。進入孔廟的大成殿,殿內正中間懸掛了一幅全中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還置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

入殿內以後,會看見其四周的牆壁,展出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巨幅彩石鑲嵌壁畫;時間允許的話,一幅幅閱讀下來,絕對增廣見聞不少,而且也能看見孔子在處理大小事件時的大智大慧!



鐘鼓聲渾厚悠揚

穿過大成殿,來到了夫子廟學宮內,左右邊各自設有為紀念孔子而設的鐘亭和鼓亭,各名為“禮運鐘”,“聖音鼓”。鐘和鼓在古代皆是具有代表性的樂器。據知,夫子廟的鐘聲渾厚悠揚;鼓聲的渾厚更是威震四方。

我想,在舉手敲擊鐘鼓之間,應該有其正確的方程式吧?那種從不被常人所理解,但真實存在著的技巧;要不然,是為什麼一些人擊鐘鼓以後,其發出的聲音是那麼的短促,另一些人又是那麼的起到了晨鐘暮鼓的作用呢?

還有,那些心甘情願付出相對價值,就只為了擊鐘而擊鐘的,或只為了擊鼓而擊鼓的遊客們,他們是否知道到鐘鼓存在的定義,及其代表性?

活在21世紀當下的自己,對於古代社會的種種禮儀習俗又或者人事物,我不算是嗤之以鼻,但也很少會主動嘗試瞭解那禮儀習俗和人事物背後的意義。是不是真的隨著這社會的標新立異,發展步伐之快,導致了我們對於一切的學習,皆以未來的利益回報作為前提呢?

要是如此,不久以後的我們,在對待人、事、物時,就會以表層意為實,而忽略其後的真實之意了。

看古人字跡想從前

孔子廟最為特別的就屬“明德堂”了。其實,在中國其他地方,所有學宮皆以“明倫堂”著稱,唯獨南京這間被稱為“明德堂”,這其中的淵源就跟那正氣凜然的文天祥有關。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雅樂宮”,這殿內陳設了仿製2500年前的編鐘、編磬。每到特定時間,便有專人演繹古代祭孔樂舞,遊客們可以觀賞殿內的相關表演者以那些器樂實物,加以打擊的方式,演奏著經典曲目,使觀眾有幸享受春秋時代的鐘鼓之樂,琴瑟之聲。此外,抬頭一望,樑柱上掛有“金聲玉振”四字的匾額,那可是清朝乾隆皇帝頒賜的!

待上一段時間後,我和朋友們方才離開孔子廟。不管是參觀夫子廟又或中國其他景區,它們都具有一個共同點——可以看到古代名人真跡,那些在以往只能從課本上讀到、聽到的偉人,想不到會有機會可看到他們親自書寫的字跡,不禁讓人有穿越時空之感。

留學記徵文

身在異國他鄉的你,經歷了種種酸甜苦辣,是否願意寫出來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呢?稿件內容可記敘自己經歷難忘的事,或身邊所見所聞。

歡迎電郵副刊《留學記》[email protected],並附上中英文名字、聯絡電話、通訊地址及異國生活照最少四張。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