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昭光︰發展華小不要講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賴昭光︰發展華小不要講爽

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全美有超過6200萬人在家中不說英語,佔總人口的21%;其中約有3840萬人說西班牙語,是全美第一大外語,而說中文的人數超過300萬人,排行第二位。說某一種外語的人口增長,使美國許多州不得不推出新政策。其中德州就規定,當學區至少有20名學生使用一門外語時,該學區就必須提供雙語教學。而在加州,只要說該門外語的人口超過5%,政府就必須為他們提供24小時的翻譯服務。



在馬來西亞,馬華總會長廖中萊宣佈,政府“正式接受競智華小提呈有關申請3英畝學校保留地作為學校擴建的備忘錄,並向副首相提出有關申請,同時會協助建委會籌集尚欠的擴建經費。”

美國政府領導並沒有像大馬政府那樣怪胎,不斷強調憲法保障人民學習母語的權利、空談什麼華小永續經營、培育英才的大道理,也無需人民為爭取學習母語的機會而提呈一羅厘的教育訴求及備忘錄。

在我們這個所謂“政府認同華教”的國度,經常聽聞民間申訴房子越建越多,人口越來越密集,怎不見華小蹤影?大規模屋業發展計劃中,所規劃的學校保留地只准建國小國中。在朝做官好辦事的華基政黨,也只能向發展商施壓獻地讓遷校的華小落足。土地的發展用途規劃完全屬於州政府的權力,執政6年的民聯政府,究竟在它的發展及規劃大藍圖中,保留了多少註明為華小建校專用的“華小保留地”,以示她與國陣不同?



對歧視華小政策招認

以競智華小為例,校地及擴建經費理應一律由強調“一個大馬”的政府主動提供,而非讓華小跪求校地及撥款來宣示國陣單元教育政策的主權。當政府“正式接受華小的校地申請”及“協助華小建校經費”也成為華裔部長引以為傲的政績時,也是對歧視華小政策的招認。

根據半島城鄉規劃局的《社會設備發展與規劃指南》,在一個擁有人口3000至7500人或420至1050名小學生的鄰里,就需要一所小學,校地5至10英畝,學校離住家0.4至0.8公里或步行10分鐘路程上學,每班學生人數不超過35人。然而,政府以單元化教育政策作為學校規劃的基礎,導致華小嚴重不足,華小難獲增建的困境,以及社區教育權益受漠視。

根據《2000-2020年雪蘭莪州結構藍圖調查報告》,即人口每7500人就需要一所小學。根據董教總的研究報告,擁有40多萬名華裔居民的八打靈縣需要57所華小,但目前只有20所。然而,政府頒布實行《1976年城市與鄉村規劃法令》後,從1980年代迄今在全國各地制定的法定發展藍圖,如結構藍圖和地方藍圖,都沒有提出規劃及增建華小和淡小。

華社寄予厚望的民聯政府上台6年來,除了制度化撥款,究竟如何在州政府權限內促成母語教育的發展,在華裔密集的檳雪二州,為華小未來的發展規劃了幾片保留地?今天不規劃,即使他日取代國陣執政中央後開放興建新華小,何來校地建校?學校離住家0.4至0.8公里或步行10分鐘路程上學的理想,如何實踐?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