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枝:10年歲月才見到第一桶油

資源經濟之爭(21)

近來,國際石油價格由每桶100美元一再下跌到80美元,在西亞戰火正熾、俄羅斯重兵對付烏克蘭的國際危機時刻,重要資源的石油卻在外交戰略催促下,反而價格下滑兩成。

產油國幾度召開緊急會議,要一時減產抑或維持總產量每日3500萬桶,因為意見分歧,始終沒有最終定論。

石油,仍然是今后三數十年不可缺少也無法完全取代的主要動力與光熱能源。產油國及國際資源企業,其實在油價下跌的此刻,依然落足本錢,投入人才去探尋新油源及準備開採和供給的工作。

石油的生產過程與時間,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原來複雜又耗時間。

熟悉石油事業的行家,都知道一個事實,即使確認到石油的埋藏地,要從開鑽油井、抽油、建立必要設備、貯藏、輸送、煉製到供給消費,時間上怎么快也要8年到10年之久。

所以,新聞報導說發現可採挖的新油區,並不意味著很快就有石油可以使用,最快也要8年之后才見到第一桶油。

沒絕對把握的投資

探油是一種沒有絕對把握的投資,花上10億8億美元,用上5年10年的時間,都可能找不到一處原油的埋藏地。

海洋石油的開採,時間、資金及技術比陸地石油要耗費更大。確認到海底油源,就算馬上著手開採,到成為可消費的石油,要經歷15至20年歲月

日本早在40多年前就跟俄國共產政權開採俄境沙哈林石油,由于工程艱難,直到共產政權滅亡之后10年,經過30年的建設、耗資又未見生產的努力,才在公元2000年初開始有原油出土。

日本協助馬來西亞成為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由開始到有天然氣賣往各國,用上了20年的技術、人才、資金與心血。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