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生活主題‧ 陪你認識生命
報導:葉鳳玲
用戲劇傳授生命教育
葉會落人會亡 教孩子領悟大自然定律
當小朋友提問“什麼是死亡”,你會怎麼跟他解釋呢?有的大人可能對孩子含糊解釋,有的則從戲劇、繪本等去做生命教育。無論是哪一種方式,生死是一生的課題,大人和小朋友都需要終身學習。
洪繡晴(紅姐姐工作室製作人):童言童語劇說生死
“昨天6歲的孩子突然問我:如果我和爸爸都死了,你會自殺嗎?”當時洪繡晴這樣回答:“不會啊!你會想我自殺嗎?”孩子搖搖頭,她續說:“我會好好活下去,但我會想念你們。”孩子回她一句:“ok,‘醬’你不要死。”
以上的對話,是洪繡晴和兒子第二次談到死亡。兩個月前的某一天,因為生氣兒子不讀聽寫,她一時衝口而出:“你不讀ejaan,以后我死了你怎么辦?”結果兒子聽了一直流眼淚,不是因為大聲罵才哭,而是害怕她死去。
“第一次是無意間講出來的,完全沒有給他預告。但是從第一次聽到而哭,到第二次自然地問‘你會自殺嗎?’,中間只是相隔兩個多月,我覺得他已經接受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階段。”
“孩子是需要大人去跟他說或解釋生命、死亡,讓他有所準備,不要讓他太突然,屆時他的衝擊力可能會更大。”
小孩是好奇寶寶,從看到、聽到、摸到當中,會延伸出很多問號,一直問問題。對此,繡晴沒有任何忌諱,包括“死”這個字眼。
“我不會特意去說,但也不會逃避去說,看到葉子掉落,我會說‘你看這葉子從樹上掉下來,葉子死了’,很自然地從大自然生態去講。”
這一次,她希望以有趣、輕鬆的兒童劇《“到底是什么”不見了》,讓對生命閱歷不深的兒童和少年,從寫實情境中感受、了解“生”是什么?“死”是什么?生與死之間的關聯又是什么?
她滿擔心觀眾的反應,因為之前接到許多觀眾來電詢問,“沉重嗎?”“孩子看了會不會覺得憂慮?”為此,在正式演出以前,她邀請輔導老師先行觀看戲劇,給予意見,並且計劃現場演出之后,會有輔導老師講解兒童面對死亡的生理及心理狀況。
不能釋懷,就難以康復
實際上,2004年的《嘟嘟婆婆不見了》是紅姐姐工作室首次碰觸生命教育和死亡課題。
“那一次放入很多戲劇性元素在裡面,故事中的婆婆去世了,主角可以回到過去和婆婆說對不起……但實際上人是不可能回到過去的,可能有觀眾覺得戲可以做到,但是我做不到。這一次,我們用寫實的方式表現小朋友如何面臨這類狀況,補足上次未能做到的哀傷輔導。”
洪繡晴記得2004年那次演出完畢之后,曾有家長問她:“紅姐姐,這孩子的爸爸剛剛去世,你可以跟他談一下嗎?”從談天中,她發現孩子滿能接受現實,反而因為大人還沒有釋懷,導致小朋友焦慮而沒有辦法從悲傷中康復。
紅姐姐工作室系列10兒童劇《“到底是什么”不見了》,是大馬首部兒童中文心理劇。故事講述宏宏(11歲)和軍軍(8歲)的媽媽離逝之后,兩位小孩因為不曾接觸“死亡”的概念,而顯得不知所措,甚至還出現反常行為。
演出將從11月7日至16日于SStwo Mall Free Space @ Kaki Seni上演。票務及其他詳情請撥打電話012–2345449查詢,或瀏覽面書專頁“紅姐姐粉絲俱樂部”
吳國煌(戲劇導演):協助釋放悲傷情緒
親人離逝的時候,大人忙葬禮、忙傷痛,可能因此而忽略照顧小朋友,覺得他們不懂、他們會忘記。“很多時候影響最深的是小孩,他們不像大人那樣可以歇斯底里釋放情緒,有時候疑問在他們心裡面,造成生理和心理問題,一旦被觸動,就會爆發。”
但是,要向小朋友解釋死亡是很難的一件事。以心理劇創作著稱的吳國煌,這次嘗試以兒童劇做切入,實際上,他對“死亡”課題有份隱然的耿耿于懷。
兩年前,他執導的《不可能重來》舞台劇,裡面有位小男孩的角色“小斌”:“我從報章上看到一則報導,北部一位小男孩因為婆婆去世而跳樓自殺,當時我把這角色放進《不可能重來》裡,但只是談為什么跳樓,並沒有深入探討。”
“我一直在想,現在的小朋友接觸的東西很多,成長也很快,我們是不是可以透過兒童劇來做生命教育,對小朋友來說,死亡到底是什么?同時,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家庭如何面對死亡以及如何釋放悲傷。”
他說,雖然他不是兒童或是心理專家,但是過去一直在執導有關社會和人性課題的戲劇,涉獵不少有關類型的書籍和資料。而且,這一次也會引入心理學的方法。
慢慢領悟,急不來
“在心理學上,釋放悲傷有五個重要的過程:認識死亡的事實、了解失去或死亡所帶來的各種複雜情緒和想法、釋放及調適複雜的情緒、重建安全感和穩定感、陪伴。”
《“到底是什么”不見了》就以這五個心理過程為劇情創作經緯,並且用小朋友能夠接受的心理過程如打枕頭、折紙飛機等方式,向小朋友解釋死亡以及協助釋放悲傷情緒。
吳國煌表示,有些父母不想讓家中小孩這么快接觸死亡課題,但是他卻認為,平時很難向小朋友解釋“死亡”的家長們,其實可以透過和孩子一起看戲、一起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對生命認識的機會教育。
“生命教育或是死亡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並不是說看了演出之后立刻領悟或是釋放,它可能是幾個月、幾年之后,突然遇到這樣的事情,或許他會回想到以前看過的戲劇,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戲裡的方式來幫助親人或是自己釋放情緒?”
劇場演員感受
生命無法承受之痛 沒學過,如何去面對
當面對失去的時候,哀傷是自然的反應。哀傷反應的接受度,與失去的人或物件投注的感情成正比,也與是否接觸過生命教育有關係。
黃翠鳳:不明長眠意義,害怕不敢睡!
從事幼教的黃翠鳳,曾經幾次接觸及協助輔導兒童經歷親人死亡的悲傷反應。“有一次下大雨,一位5歲的男孩突然大喊‘收衫咯!叫公公收衫咯!’詢問之下,發現他的公公一個多月前去世,而母親跟他說‘公公去了很遠的地方’,所以他一直以為公公還在,下雨天讓他想起公公。”
知道事情由來之后,黃翠鳳經常提醒或讓這位小男孩回憶起他和公公相處的快樂事情,讓他自己感覺到公公不在了,但依然可以把他放在心裡面。同時間,也和男孩的父母溝通,請他們和孩子說清楚公公離逝的事實。
還有一位6歲的女孩,最近身體越來越差。“后來才了解,她婆婆出殯時大人跟她說‘婆婆睡覺了、婆婆上天堂了’,沒有告訴她事實,反而讓女孩覺得‘婆婆睡覺這么久沒有醒來,我睡覺的話可能像婆婆一樣不再回來’,無意識就把睡覺和死亡劃上等號,所以開始晚上不敢睡覺,身體也就越來越差。”
在黃翠鳳的建議之下,女孩的父母用講故事或繪本的方法,告訴她婆婆離開的事實,並且陪同她一起睡覺,一年多過后,女孩接受了這個事實,不再不敢睡覺了。
從這些個案經驗,她說,生命教育或是死亡教育對小朋友來說沒有早或晚,而是需要針對性的處理,否則可能會對小朋友產生影響。
“大人會忽略小朋友其實不會那么快忘記親人離開的事實,所以不要含糊,老實地告訴他這個事實,至于要用什么方式告訴他,就要看小朋友的年齡,一般5歲的小孩,用故事或是繪本會比較好。”
辜克偉:最難詮釋小孩悲傷情緒!
“小時候公公去世,但當時年紀小,所以沒那么難過。”辜克偉開始關注生命、死亡,很多時候是因為演出的經驗與心得。比如這一次,他將演出一位失去母親的小孩,這個角色因為拒絕相信、害怕媽媽的離開,而有反常舉動──這也是多數小朋友在面臨親人離逝時的自然反應之一。
他說,這是有史以來最難演的一次,因為不只是要大人演小孩,還要用小孩的方式和情緒釋放悲傷,“可能因為角色的情緒比較直接,而我正好相反,而且我不經常在別人面前哭,但演出又有哭戲,這是一個大挑戰。”
為了是次的挑戰,他經常在晚上閱讀故事書,把自己當作故事書裡的角色。在做演員功課的時候,從中自己也思考生命和死亡:“我會去想像未來,自己要做些什么?未來會怎樣?然后,珍惜目前所擁有的生活和生命,因為有現在才會有未來。”
張志堅:沒受過生命教育,心難適應!
“父母從來沒有陪我做過生命教育或死亡教育,都是我自己在探索。”張志堅以自己的方式,體會成長過程親人離逝所帶來的生命教育:“小學時婆婆離逝,那是第一次面臨親人的離開,只知道時間到了就要跪拜,滿好玩的,那時候也不知道死亡,只是好奇為什么婆婆一個人睡在那裡?”
“后來是表哥、公公離逝,一直到兩年前的外公,這時候情緒波動大,覺得他們真的不會回來了,一直哭。可能小時候我沒有接受過生命教育,變成長大之后要給自己做很多心理建設和調適。”
因為是演員,他亦透過舞台劇演出思考生命和死亡。比如最近他將飾演失去母親的小朋友角色,從角色揣摩中,自己慢慢回憶及發現以前被忽略的細節。
“比如我和公公之間的相處,同時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尤其是父母,更加體諒和明白他們的用心良苦,回到家看到廚房有一碗湯,就會感恩。”
陳佩莉:感恩還能感覺痛…
多數人都是從公公婆婆、外公外婆等長輩的離逝,第一次接觸所謂的死亡課題。陳佩莉是例外,她說自己的長輩緣不深,公公婆婆很早就去世了,當時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回憶。
“但是因為曾經生病、入院,變得開始會去想生命是什么?整個人變得比較樂觀,覺得每件事都要感恩。比如今天弄到腳部瘀青,也要感恩自己還能感覺到痛、感恩老公可以幫忙按摩。”
對生命的檢視和珍惜,不一定是因為經歷過大事情才能頓悟。對于她來說,懂得感恩,就已是對生命的禮讚了。
“我以前比較悲觀,遇到不好事情就會一直往消極方面去想,現在慢慢改變,想法比較積極一些。”尤其這次參與兒童劇《“到底是什么”不見了》演出,因為飾演的是孩子回憶過程中開心的媽媽,不是“負能量”的角色,顯得輕鬆。
赤子心面對生死
說一聲再見!接受傷痛 走出傷痛
失去親人、寵物的他們,生活曾經無法如常度過。但是,接受了悲傷、走過了悲傷,他們終能對逝者說聲再見,生活繼續前行。
莊捷祺(18歲):笑,不表示我不傷心
2011年10月12日,考完PMR的第二天下午,我窩在沙發裡看著前一晚爸爸和我一起看,我卻不小心中途睡著了的電影《楚門的世界》。突然,我接到一通電話,媽媽哽咽地說:“爸爸從六樓掉下來,現在正送往醫院……”那個時候,我不斷在心裡說服自己不會有事,回到客廳開了另一部比較有娛樂性的電影。
不久之后,我又接到大姐的電話。“爸爸去世了。”那一瞬間,我反應不過來,當終于聽得清清楚楚,感覺全身都被定住了。我把消息告訴了家裡的其他姐妹,回到客廳繼續看戲,但是我發現無論我怎么看,都只是無意義的畫面和聲音,沒有辦法把精神專注在電視機上。
后來,我關掉電視,走到角落躲了起來。這一刻,家裡突然變得無比寂靜,其實我知道,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無論是18歲的二姐,還是6歲的小妹,大家都躲在屬于自己的角落偷偷地流眼淚。
把握當下,愛要及時
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任何朋友,我照常上網、上學、跟同學玩鬧。我也沒有特別隱瞞,偶爾有人問起什么,我還是會把這件事說出來,我以為可以平靜地把這件事情說出口,但是原來一開口眼淚就會流。
安排殯葬事宜的時候,有人罵我怎么還笑得出,真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其實我想告訴她,就是因為我懂事,所以才選擇展露笑容,世界上每一秒都有人失去生命,我沒有必要在別人面前哭得淒涼,展示自己有多可憐。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我媽媽的身上。雖然失去了老公,還是得照常生活照顧孩子,所以她也選擇了笑容,卻因此招來無數流言蜚語。她是因為我們才選擇堅強起來,但是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在黑夜裡流了多少眼淚?
我平常很少流眼淚,因為很少事情讓我感到悲傷。辦喪事的那段期間,就像是一個過渡期可以盡情地哭,發洩完了,就要收拾心情重新面對世界。我也相信,在天上的爸爸,不希望看到我們這么難過,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
生命不只是一個人的事,它與你的生活的每一個人事物都息息相關。小時候,或許我們會因為小挫折就幻想以死亡作為逃避。長大了,或許我們會因為嘗試過很多新事物,而覺得這一刻死亡也無遺憾。這個想法是自私的,這一刻你離開,你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受到影響,有多少人傷心難過。
從一出生開始,生命就已經進入倒計時。生命本來就是一個生老病死的過程,要有堅持活下去的意志,但在無法強求的時刻也要學會坦然接受死亡。生命就在一呼與一吸之間,我們要好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和把握當下,愛要及時。
陳志忠(14歲):相信他會默默守護我!
一天早上醒來,父母告訴我外公去世的事情。當下有點難過,但還是把心情先壓制了下來,因為需要上課。晚上到外公的喪禮時,當看見外公的遺體,突然許多與外公的回憶在腦海裡一一浮現。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與外公一起玩耍,那是一段與外公充滿歡笑的時光,當想到這些時光永不再來,心裡感覺到許多的不捨與悲傷。
外公的離去帶給我不少悲傷,可是我告訴自己,雖然外公離開了我,可是我相信他一定還會默默地幫助我、給我正能量,生活上許多充實或美好的事情,都有可能是外公默默地帶給我,並且在我左右守護著我。
外公的離去帶給我一個啟示,就是學會珍惜親人或朋友以及擁有的一切,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幾時會離開我們,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珍惜他們的存在,也感恩他們的存在。
鄭德廷(21歲):緣盡了,只能接受!
我的寵物松鼠蕊蕊,在陪伴我兩年多之后離開了我。記得當時我在外地唸書,最近一次回家時,看見蕊蕊已經生病了。然后有一天我打開面子書,看見媽媽上傳兩張照片,照片中蕊蕊安詳地躺在泥坑裡。
我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問:“蕊蕊死掉了?”媽媽輕聲回答:“嗯!”我當下愣住,然后眼淚開始掉落,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那個小傢伙,就覺得很傷感。
蕊蕊死的當天,我還是照常去上課,但是一直無法專心。打開手機,看回蕊蕊的照片,就會一個人哭了起來,當時身旁的同學一定覺得我很奇怪,哈哈!但是,哭過了,心情也慢慢好了。
有時候會想到,或許蕊蕊的離開,對她來說,是種解脫,這樣,她無須再受病魔折磨了。可能我們的緣分就到此罷了,我也只能接受。
她的離去,會讓我珍惜當下,珍惜每一個還能創造出回憶的當下,珍惜還能相處的當下。因為,生命真的很脆弱。
輔導孩子出走陰霾
年幼也識愁滋味 只是不懂如何說出來…
博愛輔導中心輔導部主任翁月燕,淺析兒童面對死亡事件的悲傷歷程,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悲傷反應,並且協助他們真實面對死亡事件……
親人離逝或寵物死亡之時,應當如何告訴小朋友?
“去很遠的地方”、“睡覺了”這些說法都有誤導性,要在適當的時候向小孩解釋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告訴他雖然誰誰不在了,但對他的愛還是沒有改變。幫他認識死亡和接受死亡,特別是在感受方面,如果他能說出心中的害怕、不安,表示他正在走過心裡哀慟的過程。
有些太小的小孩不知道發生什么事情,他只知道很久沒見到某某人或是狗狗不見了,他就會去找。如果小孩一直在詢問,找適合的機會告訴他發生什么事情,簡單解釋死亡就好,因為太小的小孩是不知道和不了解深奧的東西。
兒童面對死亡事件,一般會有怎樣的反應和歷程?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有不同的反應,大人首先要做的是認識及知道小朋友會有什么反應?2歲的兒童無法用言語表達失去的感受,可能會莫名其妙地哭泣、沒有理由的害怕,父母需要給予他們適當的安撫,讓他們感覺自己是被接納的、是安全的。
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他們失去心愛的親人或寵物,會很害怕分離,身體接觸會讓他感到安全,所以父母可以多花時間陪伴他們直到入睡,讓他們有安全感。
3歲到6歲的小孩比較懂得用言語表達,大人需要給予適當的回應,讓他感覺自己說的話是被在意的、被注意的、被重視的。這年齡階層的孩子也可能會有行為反應退縮,比如6歲的小孩會退縮到3歲,甚至退縮到嬰兒般的無理取鬧。
父母要有一定的接納,同理他的感受,讓他知道有人陪著他。也要有適當的放寬,因為孩子還處于低落的過程,必須讓他有適當的情緒出口。如果平時對管教孩子有要求,就把要求放寬、放低,但要保留大原則或界限,不能讓他太放縱或是越界。
比如有些孩子會發脾氣、破壞東西,父母先要同理他們的感受,告訴他“我知道你不開心,很生氣,很想打破東西,但這些東西不是拿來破壞的”,然后給他選擇,比如“你可以打枕頭”,這樣他的情緒可以發洩出來,同時行為糾正過來。
有些孩子則是另外一個反常的狀況,他很壓抑,不哭。鼓勵這些靜態的孩子訴說心裡的感受,並且適當回應他的感受。
孩子可透過游戲整理情緒!
在孩子面對悲傷之時,什么狀況是應當要注意的?
小孩一定會有反複的情緒和心理,父母也要重複地每一次都能夠同理他的感受,陪他再次走過,直到他能接受死亡的事實。走出傷痛的時間長短不一定,要看小孩的年齡,也要看他和亡者的親密度,如果關係越好,需要的時間也越長。
最重要是父母的陪伴,陪伴小朋友接受死亡的事實、陪伴經驗悲傷,父母要有能力陪孩子一起走過,告訴他真相,比如“媽媽上了天堂,她還是一樣愛你”,允許他哭,然后給他安全感,比如“爸爸做早餐給你、陪你做功課”之類的,盡量讓生活作息回復正常,讓孩子找到安定的感覺。
最后就是重新適應亡者不存在的新環境,讓他把情緒投入在未來要做的事情,建立新的關係。12歲至18歲的孩子比較成熟,他們有思考的能力,父母適當回應他們的感受,能夠協助他們整理狀況。
如果孩子一直沉陷在悲傷當中,父母可以請教專業輔導中心的協助。博愛輔導中心目前有遊戲治療和沙箱遊戲治療,遊戲治療是讓小朋友透過適當的玩具和遊戲,表達他們的情感和行為;沙箱遊戲治療則是表達性和投射性的心理治療。
如何從日常生活中落實生命教育?
可以從繪本、故事慢慢引導小朋友了解死亡的概念。另外,觀賞電影或電視劇,若出現有關死亡的劇情或畫面,也可以趁此機會用小朋友能夠理解的字眼解釋生命和死亡。
生活中可接觸的大自然,也是生命教育的最好機會,如葉子掉落、花朵凋謝、動物死亡。認識生命或死亡宜由遠而近,從“他死”、“你死”到“我死”循序漸進。
同場加映
記者:葉鳳玲想起,心還痛!
年紀越大,身邊越來越多人事物正在離你而去。以前是公公婆婆、伯公伯婆,近年是叔侄堂表,甚至是朋友、同學。不管是順其自然,還是突然降臨,生命都在一點一滴地流逝,當然包括自己。
記得十多年前婆婆逝世之時,我是在毫無預警之下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怎么可能?”當時心裡塞滿一大個問號,不是不接受死亡的事實,只是太突然了,無法相信它的到來。
我小時候和婆婆住在一起,她常常說起的唐山故事,我都忘光了,只記得她說過其父親(外太公)在中國是做炸藥的。因為這工作太特別了,所以印象深刻至今。
婆婆逝世的這十多年,沒有特別想起她。但是,有時候聞到一些味道,突然腦袋浮現她的面容,“啊這是婆婆以前愛吃的”;有時候看到十幾歲的陌生人,突然會想到“若是婆婆當年投胎轉生應當是這般年紀了吧,搞不好我們曾經擦身而過呢”,諸如此類。
不經意想起的人,一旦想起,心裡還會痛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