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的虛與實.教學相長

Posted by 陳慧文(隔周刊出)

A比B大,A跑得比B快……我用英文講完了中文的“比”字句,伊朗學生阿里看著我,幾秒后他提出一個問題:“所以,中文最基本的句子形式是什么?”

“最基本的形式是主語+謂語+賓語。”我答。

“所以這個‘比’字句……這個句子的動詞是擺在句子前面……”他看著白板開始思考。

“嗯,這個‘比’是特殊句型,之前你缺席的那天,我們學了‘把’字句,也是特殊句型。從第三級開始,會有很多特殊句型出現。”

這學期我剛接手中文第三級,人數不多,近十人,絕大多數是已會說中文的華裔,只有三位是零起點的學生,阿里是其中一位。

對于現代漢語語法,我向來思考得比較少,求學期間也只是應試,並沒有問題意識。可是來到理科大學教書后,我對語法思考得越來越多,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使用的《新實用漢語》在語法教學的設計上很有系統,好多語法都是母語體系較少強調的,但對非母語學習者來說,卻很重要。

我向學生解釋時,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說得不到位,也不清楚學生到底有沒有聽懂,第三級的語法更是零碎、複雜,我越解釋越心虛。

結果中文第三級的語法課,常變成問答形式,我根據課本內容講一遍,阿里邊聽課邊思考,將中文語法和英語及他自己的母語波斯語作比較,然后提出問題,我再補充。

阿里是理大的博士生,研究的領域是翻譯,往往經過一問一答后,我反而更瞭解課本的語法,很多概念都開始清晰起來。

阿裏的故事下回分曉…

也許這就是教學相長,我可是第一次較為深刻地體會到這種感覺,原來可以這樣教課的。同事小蝦米認為,阿里知道我懂得中文的本體知識,只是不擅長用英語表達,所以就引導我說出來。

“人家吃鹽多過你吃米。”小蝦米說。是的,阿里已經四十多,接近五十歲了。

有一天我提到中文名字,他問我他的名字怎么寫,我說可以是“阿利”,如果要根據聲調的話。但一般上在中文世界都寫作“阿里”。于是阿里給我發短訊的時候,會署名“阿里”。

其實,他是隔了一年才繼續選修中文,之前我曾聽其他同事提起他,直至這學期才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他除了讀博、學中文以外,還有自己的生意。他的生意是租車服務,我好奇地問起他,如何開始在檳城做起這樣的生意?原來他一開始大概只有兩輛二手靈鹿,然后慢慢地增加到十輛車。車子沒有固定的停車地點,因為它們總是在使用中,他的辦公室,就是他居住的地方。

他說生意雖小,但也需要花不少時間打理。

阿里算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礙于篇幅,容我這個雞婆老師下次再繼續分享吧。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