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珮珍:讓“大、小眾”並存!

兩個月前,居鑾非常熱鬧,有好多好多中秋節活動,有居鑾“i-city”,有居鑾節,內容都不同,就看民眾的選擇,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我只是簡單的將它們歸類為“大眾活動”和“小眾活動”,以區分其不同和背后涵義。

由社鄉團辦的中秋節活動和德教會紫鑾閣打造的“i-city”燈飾展,以及配合一個多月燈展所辦的節目,都可歸為“大眾活動”,因為很容易就吸引廣大民眾參與。

場面總是熱熱鬧鬧,歌舞昇平,甚至有時候是陷入吃喝玩樂的場景中,只求開心就好。

當然,不是全沒可取之處,“i-city”的確帶動了居鑾,更貫徹“一馬精神”,讓排斥華人廟宇的友族同胞,踏足德教會欣賞燈飾,真的值得一讚!

居鑾節就屬于“小眾活動”,參與者不多,但各個節目都經過精心設計,都有其意義,雖然一些呈獻手法“粗製濫造”,但是用心卻可感覺到。

不少人告訴我,參與了居鑾節的巴士遊覽活動,才有機會了解印度街、有機會到居鑾有名的咖啡廠參觀,這不是成功了嗎?

雖然有人說,畫在市區后巷的壁畫較像塗鴉,也缺乏主題,但無可否認的,它們讓后巷活了起來,也給市區舊街增添了些許活力,這就是活動背后帶出的意義。

不想比較“大眾”和“小眾”誰好誰壞,兩者並存,是最完美的,但現實的說,前者永遠容易受人歡迎,后者,真的要多多努力,才能成其美事!

居鑾辦事處主任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