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沒找到定位,如何獲肯定!
報導:黃美仙
攝影:張文輝
今年,他再次出書,不過卻是轉向「功能性」著作,《在大時代中定位》,內容探討職場、事業、品牌、個人定位等各方面議題,分享如何在大時代中尋找成功及生存之道。
“這是我第一次出功能書,也會是最后一次。”把話說在前頭,自然就讓記者心生疑問。
“上一本的內容是採用記錄分享,與功能書完全是不同類型,比較容易處理和消化。相比起來,做功能書就難得多;理應要有很多資料和細節來支撐,和做很多研究,而這是我這本書所缺乏的元素。”
陳峰坦言,基于籌備時間不足,也是知識範圍內無法做到細節,不能以數據化來支撐某些想法。“也有讀者回應說看了之后覺得很不錯,令他們有所啟發。這是針對打工族的一本入門書;是將自己如何經營廣告,怎樣品牌定位,將同等概念轉化成一個人身上。如果讀者的大方向是認同我的想法,這本書就可以給他所需的答案……”
建立自己的品牌
近幾年,經常在電台節目上聽見有人稱他為“峰哥”。峰哥前峰哥后,証明了他自己設定的定位已獲肯定?
“第一原因就是年齡大了,給一個‘哥’的稱號;第二原因,就是別人尊重你的成就啦!”他其實還滿自信滿滿的,只不過當面對較為年長者,他還是建議稱他為阿峰或陳先生就好。
陳峰成功在大時代中跳脫出來,也在廣播界建立自己的品牌,成功為本身的廣告業打響招牌。他始終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有“商業品牌定位”。
在市場上,人若能清晰定位,就有價格價值。在他印象中,是重返離開兩年的電台之后,就多了這個稱號。
在還未著新書前,他先后在吉隆坡和檳城巡迴講談有關商業品牌定位,過后再將內容結集成書。內容是將自己的個人如何經營廣告、怎樣做好品牌定位的分享。
當年陳峰是從娛樂圈轉向廣播界發展,至今已二十多年,17年前再跨界往廣告領域發展,在這兩個不同的事業領域中,游刃有余。
“我當初是由娛樂圈開始做起,但在90年代做這行業卻賺不多錢,后來轉向廣播,雖然說是成功,但收入又不見得很理想。其實,我向來強調一個人應該要專注一個身分,這樣的‘個人品牌和價值’定位才會清晰,所以我很慶幸可以同時兼顧兩個身分。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身分,肯定是廣播DJ,如果真的某天,不能讓我同時兼任兩者身分的話,基于現實情況,我會放棄廣播……”
他說:“我很滿足現況;但成功是要維持的,也不是容易的事。開講座和出書不應該被列為工作和在定位裡,只是我的一個分享管道,來加重做品牌形象而已。”
每個人做事情都需要有平台,但有了平台,也並不意味這個就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能否把這個平台利用好,並演出一幕壯大的人生大戲,一方面要視乎能力,另一方面,還要看本身的品格。
懂得利用,等人並不浪費時間!
和陳峰約了11點鐘在城中最熱門的商場見面,由于適逢學校假期,加上是週五,足足在停車場裡轉了50分鐘,才找到泊車位。我,遲到了40分鐘。
“哈哈,很難得給自己時間,可以和同事閒聊;你問她,我何曾有時間和她坐下來聊聊時事和政治的?”坐在一旁的公關人員也一直點頭認同。
“其實,我也很珍惜一些‘突如其來’的空檔時間,讓我可以享受片刻的空閒。但前提的是隨后沒有要事啦!”
作為“半個”公眾人物,陳峰自言並不愛接受媒體訪問,除此之外,4年多前重返電台的他,也向公司表明不做任何訪問節目。
“我是屬于不會讓人很願意和自己暢談的人,也不會深入挖掘別人的事。從商之后,自己的性格和思維都有很大的轉變,不會再坐下來與人閒聊藝人的事,連娛樂事也極少去留意。”
如今,他成功建立智慧與穩重的形象,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他目前的狀態是:珍惜和利用所樹立好的形象,為自己搭建最佳的平台。
多給10秒鐘,可能改變結局
從陳峰的節目中,你不難發現他是一個很願意聆聽、很懂得開解聽眾的主持人。“其實,聽多了,最大獲益的人是自己。”
節目做久了,連本身的情緒智商也變好多了,至少已達可控制水平。“每次聽完別人的事,都在自我提醒,別犯他人犯下的錯。綜合多年心得,我可以給全世界一個忠告:做事情千萬別沖動,多給10秒鐘,可能就會改變結局。我會有這份忍耐,都是從節目中練出來的。”
他一再感謝節目“大城心事”帶給他的成長。“我所做的事,人人都可以做到,只在乎你是否願意去做。大部分人與伴侶相處,並沒有投入心思去了解對方,再來就是把焦點放在賭氣、一直回憶他做不對的事,不會去想為何會吵架,或者說是根本不願去想。”
他發現現實社會中,很多人都忽略“策劃”的重要。“不一定要擬稿,但腦子一定要有概念。你會為事業做一份計劃書,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達到預設的目標,但你卻不會設下目標,讓你太太感動90分。”
許多人從來都不會擬下計劃書,如何讓妻子、孩子、媽媽可以和諧相處,沒有沖突。即使是多么精明的商人,也不見得會去規劃家庭和孩子部分,但卻可以很好的規劃,處理事業人生。
“聽眾會聽我的‘大城心事’,是因為他每天可以很理性去處理他的事業,但未必很理性地處理他的感情世界。”就算說不出安慰的話,提供一雙聆聽的耳朵,亦能給予對方最好的幫助!
有興趣,不代表有能力
陳峰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表,星期一至星期五,清早5點半起床,送孩子上學、上節目;9點返回公司,晚上當班上節目,又或者預錄廣播劇。星期六、週日兩天盡可能留在家中陪伴家人。
每星期有兩三天時間錄製廣播劇,從晚上7點到10點多。“空余時間不多,為什么要花時間參與這方面演出?”
“就像有人選擇打羽球、有人愛唱K;我愛廣播劇,是因為這是我覺得有能力處理得很好的事。雖然廣播劇事業利益不大,收入很低,但我們一伙人都很享受做這事情。我們的廣播劇組成立至今已40多年,第一期學員依然和我們同在,大家都是抱著最大興趣參與這方面的演出。
很多人都說,能以興趣為工作看似是最幸福的事。但對于陳峰來說,興趣和工作,絕對是兩碼子的事。
“當孩子準備要進大學選課,就不應該和孩子說:你興趣什么就讀什么。若以前我媽問我的興趣是什么?我會說是有興趣唱歌,但這跟有能力當歌手是兩回事。有些人愛相約一伙人在茶店暢談政治,是否說就可以當政治家呢?”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興趣,不代表能力;有興趣,並不意味有能力脫穎而出。孩子喜歡看戲、玩網上遊戲,那是喜好和興趣,不是他的能力。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說過:尋找你能力能夠應付的事情,才可以步步高升,對事業有貢獻。”
要認清自己、尋找才華的過程並不簡單;人一定要有方向和概念,才是邁向成功的要道!
編者編心:追求理想,擁抱夢想
陳峰升級當“峰哥”,思想益發成熟,非常實際。從這次訪談及其著作中可見端倪。《在大時代中定位》書中第170頁,即三言兩語說穿“夢想工作”與“理想工作”的不同:
“理想工作,找一份你有能應付的工作,有人贊賞你、認同你,你能夠從這份職業中得好酬勞、好評價,在種情況下,你一定會喜歡那份工作,斷而感覺快樂。”
還有文中提到的: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興趣,不代表能力;有興趣,並不意味有能力脫穎而出。”
非常直接,單刀直入切入現實問題!
一般年輕人閱歷淺,會將夢想與理想混在一起,把興趣看成能力……
但有時過于現實,又顯得功利。奈何人生本是如此!陳峰是過來人,在兩者之間,又找到一個平衡點,很實際地投入商場,但拚搏事業之余,仍忠于自己的愛好。他主持電台節目,最主要還是為了興趣。分好首要及次要秩序,再衡量自己的能力及時間,有時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至于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到了成熟年齡,則該放下。明確志向,方能前進,沉溺其中,只會浪費青春!這如他主持節目的風格,有聽眾問:如何面對一段極不適宜(暴力、出軌、欺騙)的婚姻?他勸道:離吧!
事實擺在眼前,明明“不適宜”的人、事或姻緣,何苦還“拖泥帶水”,白白糟蹋光陰!
《大時代中定位》一書雖然言簡,但確有一番道理,不僅適用在職場上,尚可擴大至情感上,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唯編者覺得做人是應該實際一點,但也不能只為追求理想而活,偶爾也可以擁抱夢想一下。你想當歌手,但你的歌喉不過“麻麻”吧了!但你可以考慮挖掘自己是否另有做曲填詞的能力,或在工作之外、閒余之際,在寂靜的夜裡,對著月亮,也可以抱著吉他輕輕唱起你心中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