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品味寻宝图.历史的味道 | 中国报 China Press

知食品味寻宝图.历史的味道

◆关于林金城



【知食分子●人文空间】总监、品牌创意顾问、美食专栏作家、电视美食节目顾问、诗人。

这几年来,“金莲记”的分店陆续开出茨厂街,开出吉隆坡,甚至开出大马,就凭著这道拥有八十多年历史的福建面,向世界各地的食客诉说茨厂街的故事……

几十年来,位于吉隆坡茨厂街与思士街交界的“金莲记福建面”,对许多老吉隆坡而言,在某程度上是抹不去的味觉记忆,是市井风味的在地象征。有关“金莲记”的创始传奇,我在《知食份子寻味地图》(2009年出版)已浓墨介绍,在此就不多加详述。

从一盘黑黝黝、热腾腾,冒着白烟的福建面,我们仿彿可以穿梭时空,看到早年茨厂街的趣味缩影。或是从两三层楼高的窗口,垂下用绳子系著的籐篮,在面摊伙计端著香喷喷的福建面,在街上小心奔走之间,勾起一幕幕只有在怀旧电影才出现的小市民宵夜画面;又或附近巷子里的烟花姑娘,带着恩客到面摊宵夜,识趣的头手总会默记,待下次姑娘们自己来打包时,肯定多放一些;又或面摊开到深夜,碰到配料用完(当时冰箱不普及,不敢准备太多生料),伙计只好硬著头皮,拿个罐头去问顾客可否切片代替?随便的顾客将就,“老饕”则大声回应:鲍鱼怎么能吃啊?……



这一切都随着时代退场离去,茨厂街也不再是当年华人社区的茨厂街。这几年来,“金莲记”的分店陆续开出茨厂街,开出吉隆坡,甚至开出大马,就凭著这道拥有八十多年历史的福建面,向世界各地的食客诉说茨厂街的故事。

我不禁在想,当茨厂街已变成要用“唐人街”来唤起别人去“想像”这里曾经是个华人社区时,我们还有多少历史资源可待开发?比如说茨厂街的名字就好,明明官方称它Jalan Petaling,为何我们的华族先辈,却偏要把它叫成茨厂街?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早年吉隆坡的开埠功臣叶亚来,曾在附近开设一间茨(木薯)粉工厂的原故。然而,一百三十多年前的“茨厂”,又到底盖在何处?相信谁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另一个面食传奇:茨粉根

根据王植原在《叶德来传》(1958年出版)一书中所提供的线索,推测“茨厂”就位于指天街(Jalan Tun Tan Cheng Lock)背后与“成记茶楼”后巷之间,也就是“金莲记”旧铺对面的大楼后座,与“唐城饮食中心”之间的榴梿巷里。当然,如今走进巷子,现场已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不见“古蹟”告示牌,只有一写着Tandas Awam(公厕)的醒目告示,显得额外刺眼。

有次与“金莲记”的第三代传人李庆进闲聊,无意间提起对“茨厂”的感慨。一旁的老板娘灵机一动微笑起来:我们不如炒“茨粉根”啦!这道福建小吃就是用茨粉(木薯粉)做的。起先还以为她是说著玩的,怎知几个月后还真的推出,以手工茨粉根为底,配上肉碎、虾米和冬菇片,炒成福建面般的油亮色,口感十足,油渣扑鼻。只可惜没全力推广,只在旧铺对面的三层楼新店,作尝试性推出。

所谓茨粉根(又写成茨粉羹或茨粉筋),在福建泉州叫作炒木薯粉,在厦门同安则称为番薯粉粿。传到本地后,多流传在巴生及雪隆一带的福建社群。前者以茨粉加热水搓成粉团,辗平后切成条状,然后放入沸水烫熟,再捞起丢进冰水过冷河,沥干即可用来热炒;而同安人则用大米熬粥,拌入番薯粉或木薯粉,搅到不见饭粒后再加水调稀,或煎成大片薄饼,或炊成浅盘糕粿,切条后即可当作面条来炒食。

这回,看来老李是要玩真的了。他打算将“茨粉根”放到几十年老铺的炭火上,说要炒出福建面之外,另一个属于茨厂街的面食传奇。同时,也推出以自制扣肉取代罐头扣肉,少点油腻,多点贴心的扣肉米粉。当然,还包括他引以为傲,浇上色酒,以自打面条煮成的加值版XO卤面。

是的,至少我们下次走在茨厂街上,就多了一阵阵通向历史的味道。

金莲记福建面

创始年:1927年代
地址:49, Jalan Petaling, Kuala Lumpur.(新店),92, Jalan Hang Lekir, Kuala Lumpur.(老铺)
营业时间:新店:11:00~23:00(隔周三休息),老铺:17:00~04:30(隔周三休息)
电话:03-20324984(李庆进)
GPS:N 03.14434’E 101.69756(新店),N 03.14434’E 101.69768(老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