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 印印腳:莎士比亞三部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印象派 印印腳:莎士比亞三部曲

近期在我國上映的寶萊塢電影,都是大製作,《Bang Bang!》由希特力羅山(Hrithik Roshan)及卡特莉娜卡芙(Katrina Kaif)擔正,《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則是沙魯汗(Shah Rukh Khan)、狄琵卡芭杜恭(Deepika Padukone)等人掛帥,A級製作配搭一線紅星,大收旺台自是理所當然。它們面對的問題是成本太高,能不能收回成本,同時也賺錢,正是電影市場分析家密切關注的。



有一部演出的藝人還不到天王巨星的地位,製作成本也不算太高的片子《Haider》,在這兩部大片映照下,根本沒機會在我國公映,但從它的評論及受邀在國際影展放映,它其實是這3部片子中最應該看的。

《Haider》的導演是維沙巴瓦茲(Vishal Bhardwaj),是一位有視野與理想的導演,他對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極有興趣,2003年拍了《Maqbool》,改編自《馬克白》(Macbeth);2006年完成《Omkara》,靈感來自《奧賽羅》(Othello);今年2014年則是《Haider》,是《哈姆雷特》(Hamlet)的現代版。這3部電影,就成了維沙巴瓦茲的“莎士比亞三部曲”。以約10年時間改編莎士比亞的作品,一部接一部搬上銀幕,而且成績相當可觀,令人對導演的堅持非常佩服。

當然,維沙巴瓦茲也不是10年間只拍3部電影,他也有拍其他片子,例如2009年的《惡棍無賴》(Kaminey),在印度也是叫好叫座。這部片,倒是有機會在我國公映,確是還不錯的片子。



《Haider》在剛剛過去的羅馬國際電影節拿了“觀眾票選獎”,雖不算大獎,卻是印度電影首度贏得類似獎項。

不過,不要以為這位導演熱衷於改編古典劇作,就認定他拍的都是藝術性高的電影,至少以上提到的4部,都是以黑幫或政治動盪為背景,追殺鎗戰此起彼落,沒有冷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