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清:馬來西亞和諧的樂章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一篇“世界本來同體共生”的訪問中,對維持宗教和諧的見解,有著巧妙的比喻。大師說:“不同的宗教就像人有眼、耳、鼻、舌等諸根的差異,但眼睛有眼睛的功用,耳朵有耳朵的功用,不同功用的存在是好事。又好比我們一桌的飯菜,色香味都不同,但我們都喜歡所有的菜餚。”
擁有多元種族是馬來西亞最美的風景,國民之間雖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宗教信仰,卻能相處在一個國度,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原本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民族與宗教科系120位學生,由教授帶領到雪蘭莪州仁嘉隆東禪寺,學生們敞開胸懷身歷其境瞭解佛教,參觀東禪寺的建設,還體驗禪修,通過親身了解,學生們對佛教有新的認知,甚至能以平等之心看待宗教。
瞭解可以消除誤解,選擇認識不瞭解的事,遠比批評不瞭解的事更有建設性。
如今我國社會充斥著一群人,對宗教過度偏激,動輒就指責別人冒犯自己的宗教,發表不恰當的言論詆毀別人,這些言論對促進國民團結毫無建樹,只會帶來無謂傷害。
以行動瞭解其他宗教
反觀博特拉大學的友族學生,以行動瞭解其他宗教,也在推動宗教圓融與和諧共處,這才是文明社會的表現。
在經濟領域,世界各國趨向自由貿易、經濟共同體,都已顯示全球化的大趨勢。地球是圓的,所謂的邊界只會越來越模糊,大同世界同體共生,當世界走向一體,僅有30多萬平方公裡面積、3000多萬人口的馬來西亞,更沒有分化的理由。
和諧就像演奏交響曲,演奏樂團中每個角色都很重要,雖然人很多,但可以協調在樂曲中,朝著共同目標奏出動聽的曲子。
只要馬來西亞各族國民之間都能付出愛、善解和包容,將可以演奏出馬來西亞的和諧樂章。
芙蓉辦事處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