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塌25週年.圍牆倒下德國崛起 政經強穩成歐盟龍頭

(德國.柏林9日綜合電)周日(9日)是德國柏林圍牆倒下25周年,德國周五起展開一連3天紀念活動。當年群眾也許想不到,他們一鼓作氣推倒圍牆,會成就德國今時今日成為歐洲的經濟和政治中心。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圍牆倒下1/4世紀后,德國經濟穩步增長,成為歐盟中無可置疑的巨人,獨佔歐元區27%經濟產出,希臘等“歐豬國家”債務危機都要德國出手救助,執行總理默克爾要求的緊縮政策;烏克蘭出現危機,歐洲也是以默克爾出面跟俄羅斯周旋。

戈爾巴喬夫訪查理檢查站

布魯塞爾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總監蘭諾說:“圍牆倒下前,德國可說是在歐洲邊陲,現在無論地理上、經濟上和政治上,德國都是歐洲的中心。它是歐洲的龍頭,我們可見金融危機時歐洲最重要的地方是柏林,不是布魯塞爾。”

當年下令東德當局切勿血腥鎮壓示威者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周五造訪柏林分治時期地標查理檢查站時,說對自己的歷史角色感到自豪。

3天紀念活動以“爭取自由的勇氣”為主題,周五黃昏由亮燈展開,155公里長圍牆的其中一段15公里長遺址,8000個附燈的氦氣球重塑圍牆,並亮起燈光,沿途並設100塊告示板,讓前東德人分享共黨統治時期故事。

總理默克爾周六出席一個紀念音樂會,周日主持柏林圍牆紀念館的大型展覽開幕禮,以及御林廣場的紀念儀式,晚上跟多名當年東歐政要和預計超過200萬民眾,在勃蘭登堡門慶祝,屆時大放煙花和在貝多芬《歡樂頌》合唱演奏聲中,將8000個發光氦氣球升空。

逾半青年懶理分裂歷史

東西德分裂是德國史上其中一項頭號大事,但當地逾半青年對這段國家歷史不感興趣,認為跟現時沒什么關係,又指德國人應該著眼未來。

《德新社》報導,德國調查機構Infratest dimap早前訪問1015人,發現54%德西地區受訪者沒有興趣進一步認識兩德分裂的歷史,51%德東民眾都持同樣看法,只有不足40%人表示有興趣。

大部份受訪者年齡為14至29歲的青年,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時仍未出生。難怪多達60%人認為東德屬過去,德國人應將注意力放在未來。約45%直言學習東德歷史對現時沒有甚么幫助,態度功利。

不過,81%受訪者認為學校及政治教育已深入教導兩德分裂課題,其中13%東部民眾聲稱精通東德歷史,比率遠高于西部民眾的7%。

默克爾:渴望自由是導因

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六在柏林出席一項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德音樂會時表示,25年前一股對自由的渴望讓柏林圍牆倒塌,還說這道冷戰屏障在未費一兵一彈之下瓦解是“奇蹟”。

默克爾在演說中表示:“這一天證明,人們對自由的渴望是不可能永遠被壓抑下來的。”她還說,德國會永遠感謝當年走上街頭、抗議共產集權的東德民眾。

默克爾說,1989年期間,愈來愈多東德民眾不再害怕當局的鎮壓,義無反顧走上街頭。多虧他們的勇氣,圍牆得以大開。

柏林圍牆倒塌時,默克爾還是共產東德一名35歲科學家,她周六稍早告訴德國電視台,她忘不了圍牆敞開前數天、數星期,空氣所瀰漫的緊張氣氛。

她說,當時她正從三溫暖出來回家,看到一群人往西行,便加入他們,“事件能和平發展,真是奇蹟。”“氣氛緊繃數星期,我住的街道外10月7日開始出現戰車。”

柏林圍牆倒塌始末

德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敗后,全國及首都柏林由英、美、法與蘇聯4國分佔,1949年分離成蘇聯控制的東德,與英、美、法控制的西德。東德1961年起興建全長155公里的“反法西斯防衛牆”,派兵巡守,阻絕逃往西柏林的民眾,即柏林圍牆。

1989年大量東德難民經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逃往西方,東德人也開始長達數周的抗議要求改革,東德政府迫于壓力,于11月9日放鬆赴西柏林的旅遊限制。

當晚逾2萬東柏林人蜂擁至圍牆,跳上牆跳舞或在牆上鑿洞、拆除,東德守衛任民眾自由穿越圍牆,是為“柏林圍牆倒塌”。自圍牆建立到倒塌,至少239人因試圖越過圍牆而送命。

遺牆遍全球爭自由象徵

德國人當初推倒柏林圍牆時,一股腦地要將這專制象徵敲爛、從記憶中抹走,到市政府10多年后醒覺要保留圍牆作歷史文物,圍牆遺蹟已所餘無幾。有前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和東德末代領導人昂納克擁吻塗鴉的一段1.3公里圍牆,是現存最長一段。

現時不少遺牆分佈世界各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加州列根總統圖書館、荷李活、歐洲人權法院、首爾以至東加等地豎立,作為爭取自由象徵。

德國人對這段歷史的厭惡,亦令很多東德時期文物外流。洛杉磯文德博物館藏品中,連其他東歐文物,就有四個儲存庫之多,包括昂納克的私人文件、東德間諜用品、秘密警察竊聽錄音帶等。德國人近年才想起搞東德主題旅遊,有人要求將昂納克在柏林附近森林的防核地堡轉成博物館。

德東經濟大躍進誕奇蹟小鎮

德國統一后,首位總理科爾承諾過會為經濟滯后的東部帶來“繁盛景象”。圍牆倒下25年,德東跟德西的經濟差距收窄了多少?

半杯水是半空還是半滿,不同角度有不同解讀,德東經濟亦一樣。雖然以失業率而言,德東的9.7%仍較德西的5.9%為高,但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計,德東人是德西人的2/3,跟1991年的1/3相比是大躍進。

統一后德東積極實行工業化,現時每年人均工業收入3400歐元(約1萬4368令吉),超越英法,松訥貝格鎮(Sonneberg)是成功例子。這個昔日玩具重鎮,高峰期生產全球1/5玩具,德國統一后當地大搞基建、興建五個工業村,吸引約100家企業湧來設廠,令經濟產量增加逾4倍、失業率由1997年的近13%,跌至德東地區最低的3.5%。松訥貝格實現經濟奇蹟,難怪市長對前景充滿信心,認為科爾口中的“繁榮景象”近在咫尺。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