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 華人神明也從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心見聞‧ 華人神明也從軍?

報導:譚絡瑜
圖:受訪者提供



本地旅遊作家卓衍豪熱衷于攝影及旅行,著有《發現大馬》、《發現大馬2》等書,以照片和文字,引領大家一同發現家鄉的美。他走過許多國家,卻認為最美麗的景點就是家鄉,馬來西亞。

出版了《發現大馬》一書后,卓衍豪今年又出版了《發現大馬2》,里面有更多全馬各地美麗風景介紹,以及在城鎮、路途上收集的故事。走踏了各地之后,他深深感嘆馬來西亞之美,也發現原來自己比想像中更愛這片土地。而除了他,還有很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愛著我們的國家。

他在《發現大馬2》書中所寫的一章《Terrapuri 本那麗的遺世宮殿》,就是一個愛國的真實故事。Alex(李雲平)是登嘉樓土生華人(Peranakan),用了20年時間去挖掘凋零的文化習俗。他把從各處收集而來,承襲了登嘉樓皇朝設計元素,超過200歲的傳統馬來高腳屋,重新在登嘉樓本那麗(Penarik)的Kg.Mangkuk組裝,建成Terrapuri酒店。他除了保留珍貴的登嘉樓建築文化,也把每一所老房子的故事,通過口述歷史方式記載下來,等于把一個家族的歷史保留下來。

到軍營拜“黃老先師”!



令卓衍豪感動的是,有人付出心血,不惜傾家盪產去做跨越種族、穿越時代的古跡保護工程。“每個人都拍胸口說自己是Anak Malaysia”的時候,Alex教會我--當Anak Terengganu也很重要。”

書中另一章《軍營里的華人廟》,也是大馬各族和睦共處的最佳示範。這座位于馬六甲雙溪烏當(Sg.Udang)的德林達軍營(Kem Terendak)內,建有一座黃老先師廟,擁有逾50年歷史。公眾可以在軍營大門口換證件,以到廟里拜拜或參觀,而看守的士兵都會以禮相待。這座廟香火鼎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陸軍節、國慶日、武裝部隊軍人節、黃老先師神誕,都會迎來眾多信徒,以及軍營里極少數的華人軍官專程前來膜拜。

包容讓國家變得美麗!

吉蘭丹被很多華人誤解,但在卓衍豪眼里,卻是全馬最包容的地方,這兒有全馬甚至東南亞最大的臥佛、坐佛。他在吉蘭丹遇到很多感動的人與事,比如在泰國佛廟里用馬來文,跟听著泰國電台的和尚交談,感覺非常奇妙。

一天傍晚,他在哥打峇魯最大的Wakaf Che Yeh夜巿買糕點,恰逢清真寺祈禱時間,他一抬頭發現整個夜巿的人包括小販都不見了,仿如落入異次元空間,沒有人擔心東西會被偷,就這樣離開去祈禱。這個經歷對他而言是震撼教育,讓他看見了吉蘭丹人的純真。

“包容藏在很多很美的地方,我們必須回頭看。”他覺得我們的國家現在有很多負能量,所以希望通過寫書分享正能量,讓大家看到我們的國家充滿愛和包容。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迷思,以為別人會怎樣怎樣,因為被誤導而造成誤解,必須自己親身經歷一一打破,才會發現原來這個國家的包容性,比我們想像中還大。若這個國家的人民都是如此包容,對外,她必定是一個旅遊大國,其多元文化、飲食、風景完全不輸于泰國、越南、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

“這個國家本來就是一個很融和的國家,我們應該不容許讓任何想要分化我們的人得逞。”拋開政治立場,不被FB上所謂的第一手消息影響,自己用雙腳走這片土地,才能重新認識真正的馬來西亞。“只要你願意放下身段去走,去親近當地人,一定會發生美好的事情,遇到美好的人。”

開門,敞開關懷心

卓衍豪在大馬各地旅途上看到的“包容”,不僅是種族之間。他在邦咯島上華人聚集的吉靈丸,看到當地不同食店都不會介意客人從別的店點食物,這種包容對手的良性競爭,在華人社會里面很少見,也是在我們國家發展過程中喪失的東西。

他寫第一本《發現大馬》,希望讓別人更認識馬來西亞,寫第二本的時候,越寫越感恩。“這個國家給予我的東西超過我想像,這片土地有許多值得感恩的東西。”

他認為,人們變得有防備之心,是一個城巿化的過程。當人們住在公寓里面,連鄰居都不認識,更莫說去接觸不同種族的人。“當你走出城巿,才發現其實根本不需要防備,因為當地人都沒有覺得你是壞人,是你自己以為別人是壞人。更可笑的是,我們甚至變得擔心別人以為我們是壞人。”

當我們對別人有了防備,就會關起門,不敢打開,再也沒有機會去認識對方。所有事情可以開始主動去做,所有事情回到本來該有的面。

關門有連鎖效應,只要有一個人關門,其他人就會很自然地關門;主動去敲門,也會有連鎖效應,門會一扇一扇打開。但門關了后要打開,就需要更多的力氣。寫《發現大馬》是敲門的動作,每一次去走看大馬,也是一個敲門的動作。

《你比想像中更愛國》講座會

主講人:卓衍豪
日期與時間:11月22日(星期六)4pm
地點:綠野仙縱國際書展副舞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