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閱房.孩子只需要簡單快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童閱房.孩子只需要簡單快樂

特約:子若 [email protected]
本期焦點:吳虎興霞(Susanna Goho-Quek)



新加坡祖母級畫家吳虎興霞,用她繽紛的彩書繪製出《歡樂的大戲之夜》,引領大小讀者走進迷人的民間藝術粵劇之中,同時也提醒父母,孩子應該擁有簡單的快樂,單純的幸福!

堅強女性撐起半邊天

粵劇源自南戲,又稱“大戲”、“廣東大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后來流行于東南亞國家,它是一種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元素糅合而成的演出形式。

由于這種表演形式受到當代科技衝擊,被視為夕陽藝術表演行業,以致現代小孩難以接觸大戲演出。在《歡樂的大戲之夜》裡,吳虎興霞通過其戲班成員的真實生活,讓讀者認識這種中國傳統戲劇。



這種唱說藝術源于民間,自然與民間通俗文化緊密結合,所以,書的內容也充分反映后台演員群居的生活。從第一個畫面中,我們看到一群孩子在院子裡,看著在練唱和練武的哥哥。這個孩子眾多的熱鬧場面,在書中出現過不少次,他們一起洗車、一起出發去看戲、一起偷跑到后台等。

根據吳虎興霞透露,作為單親媽媽,其母親不僅要負擔自己家的生計,還得扛起部分親朋戚友的生活。由于戲班班主的身分,她更要照顧外來演員的生活起居,以及那些主動要加入戲班討生活的在地人。

于是,為了方便四處演出,大家都住在同一屋簷下,每個人要求的不多,只要有個窩居小空間就足夠。這種隨遇而安、隨境而居的生活狀態,充滿妥協感,同時,也表現那個時候民間藝術演員的強韌生命力。

所以,我們可以在書中看到吳虎興霞把媽媽畫得一副不苟言笑的“女強人”模樣,這就是物資貧瘠時代下,活出自我的堅強女性,她們撐起多少個家庭的半邊天呀!

足下風光孩童無拘

因為工作關係,我認識了新加坡出生、經年穿梭于大馬和新加坡的畫家吳虎興霞。當她把名片遞過來時,我被名片上那幅“足下風采”的插畫,深深吸引住。

那是屬于孩子的小腳,有的穿著鞋子;有的脫了鞋;有的一隻腳有穿鞋,另一隻腳則沒有穿鞋;有的索性把襪子脫掉了!他們的鞋襪或紅色、或綠色、或黃色、或粉紅色,呈現繽紛多彩的畫面。

在這多彩的足下畫面裡,我看到的是孩子們無拘的性格,從各自的坐姿以及足下風光,大概能猜到每個孩子的性格。那個腳交叉坐著的粉紅色女生,一定是個聽話的孩子吧!

后來,吳虎興霞對我說,這是她製作一本童書的封面插畫,這本童書已在今年出版,書名為《歡樂的大戲之夜》,這是她寫給哥哥Bob,姐姐Lily和Dolly的書,因為書中內容描述的,是他們共同的童年記憶。

于是,我把它捧在手心讀了。這是一本記載著上世紀粵劇家庭的事跡。吳虎興霞的媽媽正是這個戲班的班主,哥哥是戲班的台柱之一,她和姐姐們則是班主的孩子,童年生活雖然清苦,卻也單純而快樂。

雖說是吳虎興霞個人的童年記事,其實,這本書引領讀者進入曾經盛行于馬新兩國的戲班生活點滴。這是需要對生活的熱愛和尊重,才會投入莫大的心力和精力,以繪製出這樣一本趣味日記,毫無疑問,吳虎興霞做到了!

我國著名舞台劇導演甄山水也對這本童書有如此評價:“這本書誕生于吳虎興霞對中國傳統戲曲的滿腔熱忱……我們得到的是她感染力十足、充滿氣魄的生命力。”

粵劇后台多姿多采

在這種群居生活狀態中,最開心的,莫過于各家人的孩子,他們都是一起成長的青梅竹馬。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不需要過早進入大人的艱難生活,他們最大的責任是歡樂成長,這種戲班家庭形式,恰恰給了孩子一個自由呼吸、歡樂成長的空間。

全書由吳虎興霞以第一人稱方式說故事。當我翻閱到第一個跨頁,但見孩子們在綠草上、大樹下嬉戲,“我”聽得出哥哥今天唱了一首新歌,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到,大戲演員也是一群很棒的民間藝術創作者,可說是臥虎藏龍呀!

戲班家裡的孩子,永遠是哥哥新戲演出的第一批觀眾,為了爭取機會到演出地點一睹哥哥真實的演出風采,“我”和玩伴都要懂事乖巧。對他們而言,看戲是他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個個都會自動沖洗干淨,然后,換上美麗的衣服,等待出發。

到了演出目的地,“我”和玩伴開始蠢蠢欲動,不安分守己了。原來,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后台。趁著婆婆和媽媽都走開了,“我”和玩伴們在哥哥帶領下,溜進后台去。

在接下來的畫面,讀者可以看到粵劇后台的場景,這裡擺滿林林種種的戲服與道具,演員們則忙著作最后準備,面對滿室色彩鮮艷華麗的戲服,以及演員們臉上的濃脂厚粉,孩子們特別感興趣。

此時,“我”和玩伴開始穿梭在更衣間,不僅為自己的臉塗上彩妝,還四週翻箱倒篋找出適合自己的戲服,更有同伴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大大、厚厚的靴鞋,往自己的小腳套上。

大家裝扮完成后,“我”和玩伴即場耍弄起來,把后台當自己的舞台,舞弄得不亦樂乎。快樂是如此簡單也珍貴,那些戲服和道具,就是他們最好的玩具,那個無觀眾的后台,正是培養孩子創意思維的啟航平台。

妳以前也這樣對我們

這個假期,她決定要把蛙式學會,忽然想到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馨馨,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體育學校,現在已經大二了,說不定可以幫得上忙。

還記得,馨馨六年級的時候,遇到不順心的事,很容易就發脾氣。一開始,她不知道怎么樣跟這個孩子相處,接觸之后,才知道孩子的爸媽比較疼愛弟弟,小傢伙過得有一點辛苦。于是,她跟自己說:“我要對馨馨特別好。”每天固定撥出十幾分鐘,單獨地陪伴;聊天、談心、說故事。

小學畢業后的這幾年,馨馨跟她持續地保持聯繫;生日到了傳個短訊,偶爾見面談談家裡的事。

聽說她要學游泳,馨馨就興致勃勃地當起她的專屬教練。

下水之前,她先說:“我游得不好。”等她游完一趟,馨馨就讚美她說:“妳腳夾得很好啊!”但她說:“很不順,手和腳不知道怎么配合;手之后,要多久,才動腳?”

“那妳跟著我游一次,看能不能找到感覺。”

贊美增加信心

她又游了一遍,才站定,就聽到:“很不錯啊!妳剛剛呼吸30次,現在只有20次。”講完之后,再問:“感覺怎么樣?”

“身體一直浮不起來。”

“哦!那要放鬆。”接著,又補了一句:“妳游啦!妳游的時候,我沒有一直都看著妳。”

出發之前,她又聽到:“加油!妳一定可以的!沒問題!”

每一趟回來,她都會被讚美,例如:“不錯耶!妳又少了兩個呼吸。”“越來越放鬆了!”“有一種節奏和韻律哦!”

就這樣,來回游了不到兩個小時,居然可以輕輕鬆鬆地換氣了。

在回家的路上,她很感激地說:“妳怎么那么厲害?不管我怎么游,妳都有辦法讚美我,讓我很有信心,學得很愉快。”

馨馨甜甜地說:“妳以前也都這樣對我們啊!”

生活應有單純幸福

哥哥在戲台上的每一次華麗轉身,都成了“我”和玩伴羨慕和學習的對象,他帶給他們開心,也帶給他們驕傲。當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之際,人們才知道昔日種種,才是真實的生活內涵,于是,我們開始懂得珍惜。

回家以后,婆婆為“我”和玩伴唱一首童謠,“噯姑乖,嫁后待,后街有也野賣……”這是媽媽曾經為我唱的一首催眠曲,我有多久沒有聽到了?我曾經為孩子唱過嗎?各位父母,你是否也曾為孩子唱起入眠曲?

吳虎興霞的《歡樂的大戲之夜》,讓人走進迷人的粵劇世界,同時也提醒我們,孩子應該擁有簡單的快樂,以及生活中應有的單純幸福!

【小小背景】  

吳虎興霞在新加坡出生,今年72歲,是一名祖母級畫家。曾在英國修讀時裝設計師課程,之后,向檳城出世的野生動物畫家周俊學習畫畫,並在45歲舉辦第一場繪畫個人展。

自此之后,她繪製了三本圖書和一本兒童詩歌插畫。她在創作上追求創新,觸感藝術是她為視覺障礙者製作的藝術形式;她的“impART”課程給青年難民學習繪畫藝術及教學,讓這些青少年多一項繪畫及教學技能。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